中企思智庫 2021-12-06 07:25

昨天,在中企思第二會議中心,中企思專家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和學者教授、企業家、藝術家、金融工作者以及青年代表近20人,為迎接北京冬奧會召開,一起研讨俄羅斯、蒙古國以及未來合作前景,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熱烈,收獲滿滿。研讨結束後中企思藝術團為大家現場表演平劇等文藝節目。
中國前駐蒙古國總領事李向陽,全面介紹了俄羅斯、蒙古國的曆史和今天,讓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是現場負責記錄的,昨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俄羅斯的國徽,李總領事介紹說,俄羅斯國徽是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
國徽上的雙頭金鷹有兩個頭,雄視東西兩邊,代表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一個看東方,一個看西方;三頂王冠象征着國家是統一的俄羅斯聯邦;金球和權杖象征國家的統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在中心的小盾牌上,勇士聖.喬治(俄羅斯的主保聖人)跨上白馬,用長矛殺死了惡龍,象征俄羅斯民族不忘曆史,繼往開來,勇于同一切困難、敵人做鬥争的精神。
李總領事還介紹了國徽的來曆,他說,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着西方,另一頭望着東方,象征着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
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于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着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
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借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将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娅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統一的國家。
1479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玺上,1882年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将雙頭金鷹國徽的形式固定下來,直至1917年被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廢除。
李總領事還講了許多俄羅斯、蒙古國的故事,很多都是我第一次聽說,真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研讨結束後,中企思藝術團在團長紀東明帶領下,藝術家們表演了平劇、黃梅戲和薩克斯獨奏等。
兩位平劇表演藝術家紀東明和武廣江,分别演唱《四郎探母》和《打虎上山》
王鵬演奏薩克斯《美麗的神話》和《你的眼神》
本文作者:翟軒志,中企思秘書處。吉他彈唱《光輝歲月》
審校:沈佩佩
美編: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