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這是故事之蘇武牧羊

作者:對飲成江湖

我國小時候是八十年代,除了上學以外沒有什麼娛樂項目。我們家唯一比别人多的就是書。我有記憶時候父親已經癱瘓在床。他脾氣暴躁,我跟哥哥不敢親近他。我從認識字開始,就自己抱着書慢慢啃。《紅樓夢》從一頁紙認識幾十個字到一點點全部看明白,差不多到國小畢業。那時候會查字典了,一般字難不住我。想來也有意思,那麼大的一部書,我當成童話故事竟然看完了。家裡的小書箱帶給我的樂趣一直持續到現在。

除了書以外,父親偶爾心情好,也會拉二胡。其實他一生也是可憐。三十多歲就突遭大難,性格不扭曲才是奇怪。他會很多東西,書法也好。寫的詩裱起來挂在牆上也很有意境。二胡也是他強項,我跟着學會好幾首曲子。簡單的好像是《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名字記不住,曲子歡快活潑極了。還有《我們走在大路上》這樣的革命歌曲。複雜一點的《賽馬》我現在還能記得一些旋律。再有就是《蘇武牧羊》。這個歌古樸蒼勁,歌詞我現在完全能背下來,曲調也一直會哼唱。每次唱起來就像嶽飛的《滿江紅》慷慨激昂,油然而生一種愛國情懷。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曆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在塞上時聽笳聲,入耳痛心酸。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發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帏。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終教匈奴心驚膽碎,拱服漢德威。

經過這麼多年,這歌聲印在腦海,簡單的旋律,也帶着父親拉二胡時候的神采飛揚模樣,感覺也有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很多的情感夾雜其中。某一瞬間覺得父親也跟蘇武一樣,蘇武十九年煉獄一樣生活,我父親癱瘓在床二十九年,直到去世永遠在痛苦中糾結。感同身受是他的體會。

歲月流轉,父親去世十四年了。今天唱起《蘇武牧羊》,我突然懂他了。

如果這是故事之蘇武牧羊
如果這是故事之蘇武牧羊
如果這是故事之蘇武牧羊
如果這是故事之蘇武牧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