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而立很好了解,便是過了三十歲,便已經成家立業,即便還沒有成家立業,也會在生活中變得成熟起來,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
那麼四十不惑呐?是否到了四十歲就對人生沒有了疑惑呐,眼瞅着自己馬上就要四十了,但依舊對人生有着很多的疑惑。
我甚至曾經大膽的猜想過,是否隻要到了四十歲那個節點,一切人生中的疑惑就會瞬間解開,不再疑惑,也不再彷徨無措。

就如同黎明到來,朝陽升起的那一刻,當光芒灑下大地的時候,一切的黑暗都會被瞬間的驅逐,從此不再有漆黑中的畏懼和彷徨,所有的一切都會在陽光中變得透徹而明亮。
後來我才終于明白,人生又怎麼可能做到真正的毫無疑惑呐,四十歲不會,八十歲也不會,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第一次,這一路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和解惑的過程。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解惑的過程,用學習來解決人生中遇到的疑惑。
是以啊,所謂四十不惑,并不是對這人生沒有疑惑了,也不是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清晰和明白了,而是對于這個世界無論了解的還是不了解的,都有了自己的認知和感悟。
人過四十,疑惑依舊在,隻是學會坦然和從容,對于人生中遇到的疑惑,不再盲目的去問為什麼,而是明白了,有的事情本身就是那樣,說不出為什麼,也沒有為什麼。
年輕的時候也許會抱怨世事的無常,也許會憤然命運的不公,到了四十歲,便漸漸的沒有了曾經的戾氣和憤慨,也許依舊對生活會有不滿,卻不會再歇斯底裡的和命運咆哮了。
終究有一天會明白,這人生的軌迹都是内心期許的蔓延,隻是有的不盡人意,有的可以得償所願,有好便有壞,沒有誰會被命運針對,也不會有人被歲月永久的溫柔相待。
四十不惑,是不再懷疑自己了,在歲月的浮沉中,沉澱到内心深處的,是對自己清晰的認知,不再因為别人的否定而懷疑自己,也不會因為别人無心的贊美便忘乎是以。
而是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經曆的是怎樣的人生,和别人并沒有多大的關系,生活可能會交融在一起,但軌迹卻永遠在自己的心中。
四十歲便會明白,人生的路是屬于自己的,不再會因别人的言語和指責而覺得忐忑不安。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向别人證明什麼,洗盡鉛華後,沉澱在内心中最值得在乎的,是這一生牽挂的真情,過好自己的生活,其他種種,皆為雲煙夢幻。
四十不惑,開始不再對這個世界太過苛刻,開始逐漸接受這個世間的善意和溫柔,不再抱怨,也不再懵懂,而是更多地去審視自己的内心,世間種種,皆為心之所依。
想要過的幸福,就多努力,如果累了,也不要太過牽強,在時光中簡單休憩,調整好了,才能更好地前行。
人生的得與失,不再會讓内心有太多的起伏,無論這生活是自己期望的,還是并非想象中那麼的美好,也都逐漸明白,世間縱有萬般潇灑的生活,隻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才算得上真正的人間煙火,無論好壞,坦然接受,并從内心深深的熱愛。
【文:悠谷情感漫談】
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删,我是悠谷,喜歡用文字和大家一起交流生活和人生中的感悟,如果喜歡請點贊、關注、轉發哦,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