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作者:文學私秘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美國電影《鴿子号》1974年拍竣,1975年作為内參片引入中國,江青對這個電影十分看重,專門剖析這個電影的思想内涵與技術手法。尤其是對電影裡的塑造人物、刻畫環境、折射心态的一系列長處,加以了肯定。

這與江青推崇小說《亂世佳人》一樣,都有着她的内心裡的一種隐秘的心思在起着微妙的作用。

我們從資料上來看,《鴿子号》并沒有在國内公開放映。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江青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也很欣賞,但這部電影後來在1977年還是在全國公映了,相比之下,《鴿子号》顯然沒有找到全國放映的由頭,因為這畢竟是一部純粹的風光愛情片,從表象上看起來,遠沒有什麼思想内涵。

實際上,我們低估了《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力。

《鴿子号》裡有一個激情澎湃的段落,那就是男主人公拉賓在海上遇險之後,一度時期被認為淹死了。他的女友傷痛欲絕,拒絕承認這一殘酷的事實。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直到她得到消息,說港口出現了一艘男友駕駛的帆船,可想而知,她的逆轉的心情是如何激動萬分。

她來到了碼頭上,看着向她靠近的男友,迫不及待的心情,使她跳入水中,遊向了帆船,與男友相擁在一起。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現在看來,這種激情澎湃的場景是否符合真實場景,值得懷疑,但對于電影來說,無疑是具有相當的蠱惑力與感染力的。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因為電影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造像”功能,把生活中的一種意境,借助于銀幕的虛象營造,而達到對觀衆的直擊心靈的影響作用。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這樣的表現愛情沸騰的羅曼蒂克設計,很快在中國電影裡鹦鹉學舌了起來。

在1980年拍攝的電影《廬山戀》中,也出現了類似的鏡頭。

隻不過,這個鏡頭,把跳入海水改成了跳入湖水。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廬山戀》中,當男女主角再次相遇的時候,電影鏡頭裡出現了兩個人一種狂奔的遙相呼應的合成鏡頭,然後,一對情侶跳入湖中,遊向對方,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這一水中相擁的鏡頭,也在《鴿子号》中出現。

隻不過,中國人的情感向來是含蓄内斂的,表達感情有着自己的于無場處聽驚雷的習慣性手法,很難想象,現實生活中一對夢牽魂繞的情侶,會如同美國青年那樣溢于言表地訴之于肢體行動。是以,《廬山戀》中的這種疊床架屋的水中相擁鏡頭,受到了觀衆的批評。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這也可以看出,美國電影裡風行的那一套,拿到中國銀幕上,很容易會有水土不服的現象出現。

在《鴿子号》裡還深藏着一個微妙的主題,也正是七十年代中國政壇上飄蕩的一個主旋。

這個主題,就是如何進行下一代的精神塑造的時代命題。

據史料記載,1967年,毛澤東曾向黨内進階幹部推薦閱讀《戰國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後》。這篇文章,其實反映了一個如何培養與塑造下一代的問題。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而這個主題,在《鴿子号》裡實際上是以一種隐性的伏線的形式,穿插在影片中。

《鴿子号》日後在中國還是引起了一番争論,但争論的焦點,是《鴿子号》究竟是不是一部散文化的電影。

曾經導演過《沙鷗》等電影的推崇新的電影語言的中國導演張暖忻曾經判斷《鴿子号》是一部散文電影,電影沒有情節,完全是一種散文式的結構。這種結構,後來張暖忻在拍片過程中也曾經身體力行地加以實踐與應用過。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然後,另一部分學者,卻并不同意張暖忻的意見,他們認為《鴿子号》裡潛伏着非常明顯的戲劇沖突,那就是與自然的沖突,愛情的沖突,還有父子的沖突。

實際上,《鴿子号》裡的父子沖突,正是折射出青年人如何擔當自己的使命職責的問題。而這個情節鍊條,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可以說是一個人所皆知的有着特殊的背景原因的急迫的時代主題。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鴿子号》受到江青的青睐,固然是有着電影本身技術上的成熟性,但是電影裡的潛在的主題,合拍進了時代的隐性焦灼,才是這部電影使人覺得觸動内心軟肋的地方。

在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男主角拉賓受到父親的鼓勵,駕駛帆船環遊世界,一路上,他也曾經退卻過,一度時期差一點半途而廢,根本的沖突膠着點,是他與父親的理想發生了尖銳的沖突。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而促動拉賓萌生出頹廢的急流勇退選擇的,恰恰是電影裡看起來很美好的愛情。

愛情是美好的,但同時也會削弱人的意志。有一度時期,拉賓想放棄巡航世界的理想,企圖與自己所愛的人,安居樂業,享受二人世界的美好天地。拉賓甚至回到了岸上,去打工掙錢,維持他的愛情浪漫。他對女友說:“你要比環球之行更重要。”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女友也支援拉賓背叛父親安排的航線,說:“他(父親)給你買了這條船,規定了你的航線”。

可以說拉賓身上承載的是父輩的理想,但是他想追求安逸的生活與感情的滿足,而不願意按照父親确定的奮鬥線路,踏上與天鬥、與海鬥的征程。

這構成了整個電影裡的拉賓的情感波動線。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這時拉賓的父親出現了,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進行了一番“傳統教育”,鼓勵兒子到大風大浪中去鍛煉。父輩安排的道路,是一個青年人必須經曆的人生。他對兒子如此表白他的動機:“你回來的時候,你會成為一個獨立生活的人,如果我不愛你,我是不會讓你去的。……你現在能證明你能獨自生活了。”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最終拉賓克服了頹廢情緒,而完成了他的航行計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定要為我自己完成它(航行)。”

航行的意義,對于青年一代人來說,電影表達的喻意是,年輕的一代可以獨立生活,有着自己應對人生的能力與能量。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有意思的是,1976年,上海電影制片廠重新翻拍了舊版《年青的一代》,探讨的也是青年人如何實作自己價值的問題。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我們再對照一下毛澤東倡導閱讀的《觸龍說趙太後》中的主要精神,可以明白,那個時期的中國電影裡,始終強調着,青年人要走自己的路,具備獨自面對世界的能力。

可以說,這與《鴿子号》的隐性主題遙相合拍。

從這個意義上講,《鴿子号》在七十年代中期出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并不是一種空穴來風,而是有着它的特殊的密碼應對。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我們今天看來,《鴿子号》裡的男主人公勇于冒險的開拓精神、走向世界的開放精神、力求矯飾的務實精神(如讨厭記者對他的刻意人為安排與造假)、承續上輩傳統的自立精神、事業情感共存的自律精神,都在釋放着一個改革開放時代大放異彩的基本質素,說《鴿子号》帶有某種“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隐性資訊,未免過分擡高了這部電影,但是《鴿子号》進入七十年代中國的影視領域,不得不承認,它的背後有着更多的價值考量上的因素與緣由。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鴿子号》這部電影,一直久聞其名,但從沒有見到它的真身,最近網上看到了這部電影的資源,配音沿用的是當年上譯廠的原聲,但是,電影影像,并不是原來的國内公映的版本,因為電影裡有部分鏡頭,并沒有配音,可見,當時國内公映時這一部分被删減了,是以沒有配音音軌。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這部電影男主人公由喬榛配音,正是這部電影配音譯制的1975年,喬榛正式進入上譯廠,可見,這部電影對喬榛的配音演藝生涯,還是挺重要的。影片裡的女主角由劉廣甯配音,她的帶着一點嗲音的配音風格,把影片裡的美國女孩的風情萬種、妙出天然的氣場塑造得還是相當精彩而純粹的,甚至連原片的制作人,都承認這部電影的配音堪稱佳作。

江青誇贊的美國電影《鴿子号》,對中國電影的潛在影響超過想象

相關連結:

《鴿子号》在中國的命運嬗變:從江青熱捧到黃色電影再到勵志電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