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作者:全球化智庫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按:在世界範圍内推動基礎設施建,成為近年來多國内政外交關注的核心議題。“一帶一路”倡議有效地推動了區域一體化發展和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近期即将開通的中國-寮國鐵路更是為東南亞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了良好的标杆典範。與此同時,由G7成員國提出的“重建美好未來”倡議,也預示着更多歐美國家将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一帶一路”倡議與“重建美好未來”倡議二者之間是競争還是合作?在地緣政治帶來的緊張氛圍下,互信與合作仍是促進共同繁榮與發展的關鍵要素。

本期CCG Global Dialogue邀請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階國際研究學院(SAIS)外交政策研究所進階研究員戴維·蘭普頓教授(David Lampton)CCG主任王輝耀與其對話探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與中美關系的未來。戴維·蘭普頓教授曾在大選期間擔任奧巴馬的中國政策進階顧問,是當今美國權威的“中國通”之一。

作 者

王輝耀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戴維·蘭普頓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前主席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中美關系不再脆弱,也有更多時間在其中斡旋

王輝耀:感謝戴維加入我們的名家對話系列,一同讨論國際關系領域的新動态。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近期的視訊會晤引發了大家對中美關系新走向的讨論。當然,你的新書《鐵河:鐵路與東南亞的中國力量》也分享了許多你對"一帶一路 "倡議以及G7成員國提出的 "重建美好世界"(B3W)倡議的看法。是以,今天與蘭普頓教授進行的對話将是十分有價值的。

也許在我們開始之前,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對中美關系的最新研究分析或者發現,特别是你如何看待習主席和拜登總統近期的視訊會晤。作為一個國際關系領域的專家你怎樣看待近期各類外交活動中釋放出的關于未來中美關系走向的信号?也許你可以給大家一個簡短的開場白。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鐵河:鐵路與東南亞的中國力量》

戴維·蘭普頓:首先我想說,在某種程度上,中美關系正處于自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華以來最難以預料的時刻。對于這種史無前例的狀況來說,沒有人能自稱專家。這是一個我們從來沒有面對過的情況。是以,借用鄧小平的一句話,我認為中美雙方都在摸着石頭過河。我認為我們正在進行一種循序漸進的嘗試,以了解我們如何能夠在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中處理這種關系。此刻的處境與40年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自然是中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以及其在塑造區域經濟結構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能力,軍事力量的對比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是以,再次理所當然地表示我們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處境。我想習主席和拜登總統已經達成共識,目前我們首要規避的是“災難性的錯誤”。如果說“災難性的錯誤”是一個巨大的危險,那麼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的視訊會晤可以給我們更多信心,因為至少雙方在處理好中美關系這件事上都有強烈的意願。也是以,就下一階段我們該怎樣進行中美關系,我比以往更有信心。

但我想強調的是,中美并沒有解決最主要的問題,也沒有嘗試去解決造成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問題。仔細想想,在過去的40年中,不斷增強的經濟聯系是推動中美關系發展的關鍵因素。但現在,經濟卻成為了一個非常有争議的部分。雖然2020年在特朗普總統上司下美國和中國簽訂了一項經貿協定,但該項協定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履行。目前為止,我們仍然在承受關稅壓力。華盛頓的新政府曾希望放松關稅,但我得說這方面其實沒有什麼根本性進展。

在軍事和安全方面,中美上司人在視訊會晤中也談及了軍備控制等問題。從美方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在不代表我國政府立場的情況下——我們終于能夠有意義地探讨一次軍備控制問題了,即便是在有限的空間裡談論,我認為這是積極的。我對視訊會晤的感受是,雙方的軍事代表開始認真對待彼此之間的對話了。如果事實也如此,我認為是很好的。但從根本上說,中美仍處于軍備競賽中,而中美上司人的視訊會晤并沒有阻止它。軍備問題的讨論在中美社會中都有很大勢頭,因為這涉及到大筆預算、雙方對威脅的看法和定義,并且在技術層面也有自身的邏輯體系。

是以我想說,美中關系的兩大驅動力是經濟和戰略安全問題。就我所見,這兩大關鍵問題在視訊會晤中卻沒有被談論。就中美雙方上司人視訊會晤這件事本身來說,我認為談總比不談好。我也很高興我們正在談論這一話題,這無疑是取得進展的第一步。但坦率地說,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非常多的實質性進展。

王輝耀:我們經常聽到的來自美國的抱怨是,美國支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支援中國進行改革,但中國沒有成為美國陣營的一員,也沒有變得與美國更相似。是以我認為,當拜登總統說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時,我想美國在暗示它開始認識到并承認“何為中國本身”的問題。鑒于中國5000年的曆史發展曆程以及包羅萬象的社會層面,也許兩國是時候該思考建立一個可以促使兩國和平共處的體系架構了,以營造互相尊重、努力共赢的局面。你對此有何看法?你認為拜登總統的政見與上屆政府有所不同嗎?從你的角度出發我們該怎樣重塑這一交往的架構體系?

戴維·蘭普頓:綜合來說,這的确有不少積極的表述,但我不認為這一定會帶來實質性改變。再次思考一下,或許你能更加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我當然不是為美國政府說好話,但民主國家峰會即将在美國召開。這對拜登總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優先事項。他也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說,目前的國際局勢就是威權主義國家和民主國家之間的競争。而中國通常會成為這一問題的重要關切。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哪些亞太國家被邀請或者不會被邀請參加美國民主峰會?來源:外交官

是以,我認為拜登政府強調的意識形态内容更多一些,比他擔任副總統的奧巴馬政府時期更多一些。坦率地說,特朗普在任期間的表态很多,但常常不具備一緻性。我對他說的很多話都不屑一顧。他曾試圖實施禁止9800萬共産黨員進入美國的政策,坦率地說,我甚至不能了解,我們怎麼能夠擷取這麼多人個人身份資訊。是以,我對特朗普總統所說的很多話并不十分當真。但不得不承認,他是總統,他确實有權力杠杆,他也做了一些有實質影響力的事情。

長話短說,我不認為目前聽到的任何友好聲明從根本上改變了中美兩國的關系。但我認為它提供了讨論問題的管道,我希望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說,我不能确定中美關系穩定了,但至少它不是那麼脆弱了,我們也有更多時間在其中斡旋。

但問題是,我們能做什麼來改變對方的政策?我注意到了視訊會晤中雙方關于台灣問題紅線的讨論。但是在雙方的視訊會晤之後,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仍在繼續,雙方的海軍和其他物資運轉也還在繼續。是以,隻是舉例來說,長期來看,我不認為台灣海峽的安全局勢會有大的改變。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中美将在台灣局勢緊張之際舉行軍事高官會晤。來源:南華早報

王輝耀:既然拜登表示他不會尋求改變中國,那麼他為什麼不能給予中國的政治體制更多信任。如果一切“中國的”都是“錯誤的”,那中國怎麼能讓8億人擺脫貧困或者在世界上發展一流基礎設施建設?是以,我認為許多中國人真的很困惑,為什麼美國一直以來都執着于将世界劃分為民主陣營和非民主陣營這種選邊站的方式?

戴維·蘭普頓:拜登總統會對中國協商民主給予肯定嗎?我認為就我預計他要做的事而言,對這個問題簡短的回答是,不,他不會這樣做。然後你會問為什麼。我認為這涉及到我們關系的基本困境。在北京和中國,在華盛頓,在美國,這同樣是事實。那就是我們兩個國家的政治現狀中并沒有使任何一位上司人非常容易做到理性、和解和善于變通。

中國共産黨剛剛召開了十九屆六中全會,我對六中全會的解讀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他想要實作的目标。但在中國政治中,對于美國的政策更加靈活是沒有好處的。如果你展望一下明年即将召開的黨的第二十次代表大會,我想說,對任何中國上司人來說,這将是非常困難的。人們對來自美國的颠覆及其在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活動有很多擔憂。是以我想說,中國對美國的懷疑程度并沒有減少,而且中國國内的政治形勢并沒有鼓勵上司人對美國的靈活和包容。

同樣的道理,在美國至少也是如此。明年我們有國會選舉,這将決定誰控制國會兩院。當然,這就是為什麼拜登現在如此迫切或急于讓他的立法獲得通過的原因,因為他不能确定明年選舉後國會能通過。坦率地說,他要麼用他的資本來通過基礎設施的立法,要麼在美國建立更多的社會公平。他不想把他的資本花在說關于中國的好話上,而這些話會被批評的。當然,當我們過了2022年的國會選舉之後,我們就會進入下一屆總統的競選。先不說特朗普先生是否會成為美國政治的主要力量,也許會成為候選人,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民粹主義和你可能稱之為特朗普主義的精神在美國這裡非常強烈。

是以我想說的是,我們兩國的國内政治環境并不鼓勵任何一位上司人被他們各自的公衆視為弱者。是以,這是我們兩國的國内不靈活性和民族主義、誇張和謠言的結合,然後權力關系和經濟關系正在發生變化。正如一位觀察家在很久以前所說的,這是一個被問題包裹着的謎團。

盡量修複過去的協定,并恢複談判

戴維·蘭普頓:在中國,就像在美國的意義上,有一個關于自力更生的言論。因為當你與一個國家有安全問題時,你不會希望在戰略項目上依賴他們,無論是食品還是高科技機械或其他。

但美國認為中國正在強化國有企業,不是強化所有最先進的企業,是其中一些最先進的。是以,我認為美國的認知是,中國正在增加國家對經濟關鍵方面的控制,特别是在安全領域,是以,美國以這一點為理由,鉗制對中國的某些商品的出口和進口。它正在與台灣方面合作,在美國西南部進行計算機晶片的大投資。

換句話說,我們各自通過創造自己獨立的經濟和技術子系統來應對(雙邊問題)。當一方這樣做時,另一方也會做出反應。在某種程度上,我不認為說誰開始了這一切是很有成效的,我覺得有成效的是,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問題中。那麼,我們共同要做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王輝耀:戴維,我們确實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可能會把這解釋為不信任,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誤解。例如,中國一直是高度集中的國家,有幾千年的中央集權的曆史,大型水利工程,幅員遼闊的大國都需要強有力中央協調。是以,國有企業或巨大的項目總是由國家來處理。這确實有助于8億人脫貧,或者在全國範圍内有這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成功建設,如三峽大壩及港珠澳大橋等。

是以,國有企業在中國發揮着獨特的作用,但不知何故,中國國企在中國之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另外,例如,在農村地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等通信營運商提供的通訊服務費用必須較低,這樣它們才能真正幫助村民脫貧(使用網際網路),是以有很多的了解。我認為很多人還沒有真正了解這一點。

戴維·蘭普頓:我認為就中國的曆史而言,就其農業文明而言,你是對的,它總是需要有大型水利工程,這幾乎必須由政府或非常大的官方發起。你們有一個不同的曆史,不同的地理環境。你們必須處理更多的人口。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好地或至少美國人應該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特殊情況。

但同樣,我認為中國需要承認我們的特殊情況。而我們的特殊情況是小型和中型商業是美國經濟的支柱,即使是我們最大的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政府很少有或沒有直接的所有權。是以,在我們的政治中,私營部門或小企業看着中國,他們說,我們怎麼能與國家資助的公司競争,這些公司有更集中的決策。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來源:經濟日報

是以,雖然可以了解中國的經濟群組織來自哪裡,以及為什麼這樣做,但另一方面,這恰恰是讓我們這些擁有較多私營部門、中小型企業的國家感到恐懼的經濟管理和理念。是以我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在過去40年裡,在中國試圖加入WTO的過程中,以及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過程中,我希望也許我們可以朝着既試圖加入、又再次試圖發展共同的經濟實踐,以減少緊張。

是以我的基本感覺是,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沒有加入亞投行,我們沒有加入CPTPP,和你們建立的RCEP,我們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在我看來,我們必須重新嘗試更多的共同成長。我們必須考慮到你們對集中化和規模化的需求,但我們也需要考慮到我們私營部門的需求。

中國在幫助東南亞,而不是将基礎設施項目強加于他們

王輝耀:現在我想談談不同的事情。我注意到,實際上你上次來見CCG的時候,我記得你正在做一些有關中國一帶一路探索性的調查研究和學術研究。我們當時還介紹了兩位教授和你交流。現在你的研究圖書已經要出來了,你寫了這本《鐵河:鐵路與東南亞的中國力量》,是你與塞莉娜·何(Selina Ho)和郭清水(John Wayne Cooke)合著的。我知道你很有成就感,以前寫過很多書,但你能不能介紹一下最近這本書的重點。它是關于什麼的?

戴維·蘭普頓:我想首先要說的是,這本書是關于中國自己如何建立一個高速鐵路行業。簡而言之,在2000年左右,中國沒有高速鐵路行業或高速鐵路系統。是以,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中國是如何為高速鐵路系統建立技術和基礎設施的,這是個很好的故事。如果我是一個中國人,試圖做出最好的證明,我會說這是一個産業政策和規劃如何發揮作用的例子。

因為你非常迅速地發展技術,然後鋪設基礎設施。我認為在戰時的情況下,除了中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可以做這麼大的事情,這麼快。現在,當然,當你做大而快的事情時,會發生錯誤。但基本上,中國非常迅速地發展了一個你可以稱之為技術導向的行業。在美國,波音公司不僅制造飛機,還開發了冶金、儀器、導航,所有圍繞這些系統的東西。是以,在建設你的高鐵系統時,你為你的經濟的許多其他部分的高科技部分建立了一個驅動機制。是以這個故事的第一部分是你如何建立這個行業。

現在,一旦你有了它,特别是一旦你建立了你自己的系統,你就有了一個行業,這是一個出口行業,就像波音之于美國或空客之于歐洲那樣。是以故事的第二部分是中國如何試圖嘗試——正如我們在節目前讨論的那樣,我相信下個月,從昆明到寮國首都萬象的鐵路線将開通,是以這個面向東南亞的出口系統的第一部分很快就會開放——是以,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關于中國如何與七個東南亞大陸國家(不包括印度尼西亞)進行談判,以建立一個可能将它們與中國南部連接配接并與中國國内系統挂鈎的系統。

現在,在描述你如何做這件事時,我想提出我們在書中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這個關于東南亞互聯互通的想法并不是中國想擴張東南亞的想法。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東南亞人要追溯到殖民時期,即在東南亞的法國人和英國人希望通過鐵路與中國連接配接,以滲透到中國内陸。而中國要做的是建立工業,然後得到資本,現在它正在幫助東南亞建立這個計劃。是以這并不是中國把基礎設施計劃強加給不情願的東南亞人。

事實上,東南亞人在1995年左右就來找前副總理朱镕基,詢問中國是否會幫助資助東南亞的鐵路發展。而朱镕基說,不行,我們這裡沒有錢,沒有技術,也沒有時間。幾年後,中國确實有了錢和技術,而且現在一直在推進。是以這本書的大部分内容是關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進行談判,逐漸建立這個系統。最終它将從昆明出發,我相信可能在20年左右的時間内——這有點不确定,但我相信會有一個高速鐵路的網絡,我認為它可能最終在未來20年左右延伸達新加坡。如果不是新加坡,肯定是吉隆坡。是以這本書就是這個故事。

長話短說,現在讓我們聊聊另外一件事。有些人問,“這是一個中國占領東南亞的戰略嗎?”我認為并非如此。這是一個戰略,使中國成為東亞和東南亞經濟體系的中心。這個戰略正在建立更多聯系,就像我們用橫貫大陸的鐵路把我們的美國大陸連通起來一樣。撇開每個具體項目發展好壞不談,總體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鄰居富了,那麼中國也會變富。而如果鄰國想要緻富,它們也需要與中國相連,與彼此相連。我認為,這是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為亞洲實作經濟現代化和一體化而做出的努力,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創造對所有人都有利的經濟互動是一個明智的想法。當然,貪腐等狀況或許也會與這種偉大的願景相伴生。但我認為,美國在2018年開始意識到這種願景的力量。是以,現在你看到美國正在與澳洲人、日本人、南韓人、歐洲人談論如何合作,以在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方建立基礎設施。我認為在這個領域有一點競争是可以的。但基本狀況是美國正在覺醒,意識到世界大部分地區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更不用說美國自己所存在的基礎設施問題。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泛亞鐵路示意圖

中國受益于一體化和區域互聯互通,美國同樣

王輝耀:大約在2000年,中國沒有多少高速鐵路。要知道,我自己就是在一個鐵路家庭長大的,我的父親曾去非洲修坦贊鐵路。我想這是中國首次嘗試如何發展國際鐵路業務。到目前,世界三分之二的高速鐵路是在中國,中國的高速鐵路線路總數相當于其後10個國家的總和。而美國的軍事預算相當于10個排在其後國家的總和。是以,我認為利用這些基礎設施來實作互聯互通非常好。

現在美國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拜登總統在與習主席會談的同一天,他簽署了一項1.2萬億美元的美國基礎設施法案。在G7峰會上,美國和其他G7成員國提出了“B3W”—“重建更美好的世界”倡議。

今天我們讨論了很多差異、争議、不同的價值觀等等,但你的研究恰恰是在關注連通性,即基礎設施不僅能幫助你的鄰居,也能幫助自己。世界各國都應保持這種心态,互相幫助,共同為未來半個世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世界繁榮而奮鬥,那麼所有國家也都能從中獲利。我們甚至可以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新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或許美國和日本也應該加入這個行列。那麼,您對打造一個全球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想有何看法?“重建美好未來”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應該以某種方式結合起來。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拜登總統和七國集團上司人啟動重建更美好世界 (B3W) 夥伴關系。來源:白宮網站

戴維·蘭普頓:我個人認為美國和其他國家都應該同意世界需要基礎設施這一觀點。在許多情況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都有各自的專長,我們現在應該共同努力建設基礎設施。我認為,東南亞離中國很近,中國現在幾乎是所有東南亞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是以,我認為中國在這一系列基礎設施中發揮主導作用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們談論美洲,例如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我想美國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它離我們的家鄉(美國)更近。當然,歐洲人将在歐洲的一體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以我的觀點是,我認為中國、美國、歐洲都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會形成天然的經濟共同體,是以你會看到中國在亞洲有更多的活動,美國在自己的領域,歐洲也是同樣如此。

但我認為這也回到了我所說的重點,即中國及其國有企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這個行業裡。坦率地說,在中國,政府可以告訴鐵路公司該做什麼,可以提供資助。但在美國,政府不能告訴公司該做什麼,是以國家政策必須對公司展現吸引力。例如,在美國,我們或許可以提供投資保險,亦或是提供某些福利來鼓勵公司。但最終,這種以公共為導向的經濟和更集中的經濟政策之間的差別,将意味着美國不會像中國一樣在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這隻是我的猜測。但我認為美國應該嘗試,如果有機會,我們應該與更多朋友合作、與中國合作,當然也可以和南韓以及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的加拿大合作。法國和意大利也同樣在這一領域有傑出貢獻。是以我的猜測是,從資金數量上來看,美國的參與程度會有所降低。與中國的方式相比,美國的私人化導向會更強。

總的來說,美國将會在世界上采取更多行動。因為坦率地說,中國同樣受益于這種一體化和區域互聯互通。如果美國要實作規模經濟就需要與更大市場形成更緊密的聯系。是以我認為中美兩國正在朝着同一個方向前進。同時,我也認為全球化并沒有消亡。你不必從你的智庫名稱中去掉“全球化”這個詞。這是現實,我認為美國正在重新回到“全球化”這個遊戲中來。

王輝耀:你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景以及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合作?我認為中國不想孤軍奮戰,各國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對此你怎麼看?

戴維·蘭普頓:當然,我十分尊重中國人民。但我的印象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一帶一路”倡議本身也在發展,中國參與了世界上許多地區的不同類型的基礎設施。在一些地區,中國的經營在政治層面上不太穩定,其他地方則要安全得多。中國正在積累經驗教訓以應對不同的政治體系。因為在另一個政治體系中建設基礎設施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因為它們的組織方式不同,中國會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土著群體,他們可能不喜歡正在發生的事情。總的來說,我認為中國在不斷學習也變得更加謹慎了。我認為,随着時間的推移,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放緩,中國國内的需求也很大。

是以我也在密切關注着中國國内的輿論,或許中國人自己也在問,“我們國家的人才、資源和技術向外投入多少,又該留給國内發展多少?多少應該投入内需又或者是軍備?”是以,我試圖告訴西方觀察家,至少按照我的了解,中國對所有這些問題都進行了讨論,中國正在探索更适合本國國情的政策,而不是一味地大力投入财政。我一直認為,中國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一個原因是,能讓除了中國之外的更多國家為基礎設施提供大量融資。坦率地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我認為,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沒有加入這一行列是犯了戰略性錯誤。事實上,當中國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起草章程時,是一位美國律師提供幫助的。

是以我想說的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中國會越來越多地參與進來,但會以一種更謹慎的方式。它将希望将風險分散到自身以外的其他國家,但同時也會受到更多預算限制。我承認,它仍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對整個世界的需求來說它也還是很小的一部分。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營運。圖自雲南釋出

王輝耀:我們的對話已接近尾聲,非常感謝你為此晚上還線上上。從業人員告訴我,有超過25萬人在網上觀看我們的對話。我也收到了一些媒體發來的提問。一個問題來自上海的媒體觀察者網:在中國以外的泛亞鐵路網中,中老鐵路将率先開通,怎樣看待它可能會帶來的示範效應?

戴維·蘭普頓:正如我們提到的,萬象至昆明的鐵路線将于12月開通。我想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這會對寮國産生什麼影響?我想從一個更廣泛的角度講講。首先,寮國鐵路線是東南亞近年來第一條即将建成的鐵路。所有周邊國家,無論是馬來西亞,還是緊靠寮國的泰國和越南,都在緊密關注該項目在寮國的進展動态。一旦完成,我認為這會激勵更多東南亞國家加入。

是以,寮國鐵路線的成功非常關鍵,其他國家都在關注該項目的結果并開始思考:“現在我們是否更傾向于認為遲早都要加入這個體系?”是以我認為寮國線的完工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對泰國來說,因為現在泰國知道将可以通過寮國實作和中國的聯系。泰國希望營運一條從泰國寮國邊境的廊開到曼谷的鐵路。是以下一個大問題是泰國會有什麼反應?換句話說,泰國身邊的越南和緬甸都在衡量他們是否要加入這個體系。可以說,寮國鐵路起到了巨大的示範性作用。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中老鐵路示意圖,圖自大公網

另外,關于寮國,我認為在理論層面還有一些可說的。你可能會問,我的書名為什麼叫“鐵河”。實際上,這是一位寮國的海洋規劃者在采訪中說的一句話。他說,歐洲、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都通過河流發展城市和商業。寮國确實也在湄公河畔,但湄公河的大部分河段并不是适合航行。是以他說寮國無法真正進入大海,是唯一一個沒有出海通道的東南亞國家。是以他說,寮國需要建造自己的“鐵河”,即通過鐵路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彌補自然沒能提供給我們的河運便利。

是以我認為寮國鐵路的建成是非常重要的。這對生活在寮國的大約700萬人帶來巨大影響。坦率地說,建設寮國鐵路可能會賠錢。但就其對決策的影響以及促進整體聯通網絡發展的而言,仍然是至關重要的。

文章選自觀察者網,2021年12月3日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叙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台,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诠釋中國的發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管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 更多……

多位專家點評《我向世界說中國》: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不再失語

⊙ 習近平主席回信寄語CCG發起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

⊙ 讀了習近平主席的回信,他們這樣說

⊙ 已正式申請!看看這家智庫如何持續推動中國加入CPTPP

⊙ 第八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 聚焦全球服務貿易趨勢 展望綠色和數字經濟發展

⊙ “2021西湖對話”在西子湖畔成功舉辦

⊙ 氣候變化、不平等和可持續發展-聯合國駐華系統/全球化智庫座談會的首要議程

⊙ 王輝耀對話馬凱碩:美國代表着現在,亞洲代表着未來

⊙ 在沖突中尋求新的全球共識:CCG《共識還是沖突?——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新書全球釋出會(北京)

⊙ 法語國家及地區駐華大使CCG暢談:如何在多樣性中保持統一性?

⊙ 重磅實錄 | CCG對話卡特中心CEO佩奇·亞曆山大和進階顧問劉亞偉

⊙ 重磅實錄 | CCG對話老布什之子尼爾·布什和方大為:世界上沒有适用于每個國家的單一體制

⊙ CCG理事長對話WTO前總幹事,美國前TPP談判代表:中國、美國和歐盟如何在貿易上達成共識?

⊙ 【重磅實錄】CCG對話約翰·桑頓、芮效儉、亞當·珀森:中美如何打破僵局,推動雙邊關系向好?

⊙ 蘇珊.桑頓、陳啟宗、王輝耀對話:中美關系何處去、全球抗疫與病毒溯源

⊙ 共建韌性全球化——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聚焦開放融通與國際合作

⊙ “中國新叙事”研讨會為加強國際傳播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言

⊙ 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在中國釋出 CCG與世界銀行聯合線上解讀

⊙ 新國際輿論環境下如何實作話語突圍

⊙ 文字+視訊 | 王輝耀對話耶魯大學著名曆史學家韓森:千年全球化起源于中國宋朝

⊙ CCG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全球化受到的威脅來自國内,各國需要把自己國内的事情處理好

⊙ 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機遇與挑戰-CCG舉辦“氣候變化”研讨會

⊙ WTO的未來前景如何?他們這樣說 ——中國入世20周年CCG研讨會成功舉辦

⊙ 智庫力著 | CCG線上釋出并研讨新作《全球化: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 文字實錄+視訊 | 《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對話王輝耀:我相信全球化和我們對這個星球的共同管理

⊙ 哈佛大學“中國通”托尼·賽奇對話王輝耀:中美競争會在某些領域發生,但互惠領域仍會持續發展

⊙ 哈佛大學“軟實力”提出者約瑟夫·奈對話王輝耀:中美之間發生新冷戰的說法,是對曆史的誤讀

⊙ 氣候峰會之際,CCG舉辦會議探讨“氣候變化”這一人類共同挑戰

⊙ 雙語視訊+文字實錄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對話王輝耀

⊙ 《世界是平的》作者對話CCG創始人王輝耀:世界比以往更快、更深、更融合、更開放,更脆弱

⊙ CCG舉辦開放日活動,四十多國大使與使節參加

⊙ CCG釋出《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0~2021)》

⊙ 慕安會第一問!CCG秘書長對話聯合國秘書長

⊙ CCG在2020年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中再上升12位

⊙ 國際形勢風雲變換,近期CCG與各國駐華使節交流記

⊙ 視訊 | 《焦點訪談》——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 CCG報告 | 拜登時代的中國與美國:趨勢與應對

⊙ 全球化智庫CPTPP報告入選CTTI來源智庫年度精品成果

⊙ 送上一本有聲月曆,請您注意查收

⊙ CCG新年賀信 | 告别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開放前行

⊙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

⊙ 六十國代表出席CCG大使圓桌

⊙ 2020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 2020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AGTO)”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上發起成立

⊙ 社會智庫協同網絡發起 加強社會智庫合作 發揮更大作用

⊙ CCG主任王輝耀在雅典民主論壇上接受紐約時報專訪

⊙ CCG主任王輝耀與25國駐華大使談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 中國服貿會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 【完整視訊】紀念聯合國憲章簽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舉行

⊙ 三次亮相,為何這個舞台的辯論和對話如此重要

⊙ CCG30餘場線上研讨集中展示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線上閱讀

⊙CCG十年磨一劍,隻争世界100強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

戴維·蘭普頓、王輝耀:這是亞洲一體化戰略,而非中國接管世界或該地區的陰謀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