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作者:輕彈手指
點選上方“關注”,帶你回顧中國籃壇老一代球員的故事。

因左臉上有塊黑色胎記,熟悉他的人叫他“黑張”。

張錫山,出生于1934年,遼甯省沈陽市人。

1949年進入東北籃球隊。19歲時就進了中央體訓班(即當時的國家隊)。場上擔任組織後衛,作風強硬,特别以防守優秀而著稱,是以被稱為“鐵後衛”。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1959對陣保加利亞突破米爾切夫

2017年姚明上任中國籃協主席,曾組建了兩支國家隊(紅隊、藍隊),其實早在50年代,中國籃球也出現過兩支國家隊,也是紅隊、藍隊。

1952年,中央體訓班籃球班在北京成立,後改稱為中央體育學院籃球班,牟作雲任男籃教練。為了發現選拔更多的籃球人才,籃球班組建了兩個隊,即體訓班紅隊、體訓班藍隊,也叫北京紅隊、北京藍隊。

當時紅隊有楊伯镛、錢澄海、張錫山、劉貴乙等,主要任務是參加1956年墨爾本舉行的第十六屆奧運會。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1956年國家男籃,後排左1為張錫山

藍隊教練是張長祿,隊員有張光烈、何詩荪、王憶誠等,藍隊的任務是為紅隊補充力量和備戰其他國際比賽,紅藍兩隊差距不大,紅隊稍強。

但遺憾的是,由于政治原因,紅隊即中國男籃沒能參加墨爾本奧運會。同年,三大球國家隊臨時解散。賀龍元帥批示,将國家隊下放到北京,即代表北京也代表國家隊。

1957年和1960年,張錫山兩次代表北京隊參加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均獲得了亞軍。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前排左起:王利發、陳文彬、鞠汾康,後排左起:劉貴乙、張錫山、楊伯镛

1959年國家體委決定重建國家隊,楊伯镛、錢澄海、張錫山等重新回歸國家隊。

當時還是分為兩支國家隊,稱為聯一隊、聯二隊。聯一即國家一隊,主要是配合八一隊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隊,隊員有楊伯镛、錢澄海、張錫山、張光祿等。聯二即國家二隊。

1965年,聯一隊備戰社會主義國家友軍籃球賽。31歲的張錫山在聯二隊,主帥陳文彬把張錫山調到了聯一隊,最終獲得了第三名。

在國家隊10餘年,張錫山代表中國男籃,先後出訪了多個國家。在比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祖國争得了榮譽。

張錫山在場上司職後衛,與楊伯镛、錢澄海等人齊名。他與錢澄海一個兇狠一個靈巧,在攻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五六十年代北京男籃全家福

他身體素質非常好,技術十分全面。防守能力突出,兇悍的防守常常會造成對手的失誤;進攻時,傳球靈活多樣、隐蔽性較強,推進速度奇快,雙腳跳步過人尤為出色。

和錢澄海、楊伯镛一起成為50年代中國男籃“小、快、準、靈”技戰術風格的重要實施者。

他不僅是防守好,而且比賽經驗豐富,很善于為隊友創造進球機會。他的傳球方式多樣,聲東擊西,防不勝防。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比賽中張錫山籃下投籃

1954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國男籃在和匈牙利的比賽中,身為替補隊員的張錫山被教練派為先發上場,他打滿整場40分鐘,得到12分,打出了中國籃球的氣勢。

不僅如此,他還有許多綽号。“空中坦克”、“防守霸王”、“彈簧”、“大花槍”。

從這些綽号中,我們能夠看出,張錫山的身體好,突破無人能擋,防守出色,彈跳力好,善于在空中身體對抗,還具有靈活、快速的特點。

在面對國外2米多的中鋒,常常由身高隻有1.88米的張錫山來防守。雖然身高有落差,但他防守兇狠、搶斷迅速,經常讓對手無可奈何、進攻乏術。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張錫山上籃

隊友張光烈給他起的另一個綽号“三黑球員”。

一是指臉黑,左臉上有塊黑色的胎記;二是手黑,斷球迅速,下手穩準狠;三是腳黑,腳下移動快,準确判斷對手路線。

他打球時有一股狠勁兒,能夠震懾對手。他說籃球場就像是戰場,而戰場是不需要懦夫的,斯斯文文、溫文爾雅是打不好籃球的。

回到北京隊。1966年張錫山身份是隊員兼教練。為了保持良好的體能,他依然保持着高強度的訓練。能有這樣的身體素質,跟他的刻苦努力、堅持不斷的訓練有着很大關系,他是最早重視力量和對抗能力的優秀國手。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全國體育比賽暫停,北京隊也被迫停止訓練。大部分隊員被迫轉行,張錫山和幾名隊員并沒有放棄,依然保持着日常訓練。

1970年前後,體育事業開始複蘇,專業隊陸續恢複重建。在北京隊與國家隊、八一隊組成的聯隊比賽中,那時吳忻水已嶄露頭角,十分難防。此時比吳忻水年長10歲的張錫山擔當防守的重任。

在一次防守中,吳忻水腳下一亂,失去平衡摔倒,手臂撐地骨折了。大家又一次見證了張錫山的防守功力。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張錫山面對蘇聯中鋒克魯明上籃

張錫山在北京隊一直打到38歲退役,之後全身心投入到教練工作中。

由于他很小就出來打球,文化水準不高,但是他非常好學。他抄寫陳文彬的訓練計劃,然後總結出自己的執教方式。

在他帶隊期間,帶領北京隊參加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和全運會等國内重大比賽,取得三個冠軍和三個亞軍的好成績。并培養了張衛平、黃捷頻等優秀國手。

1965年二運會,北京隊獲得第一名;

1971年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北京隊獲得第一名;

1972年五項球類運動會,北京隊獲得第二名;

1973年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北京隊獲得第二名;

1975年三運會,北京隊獲得第二名;

1976年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北京隊獲得第一名。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張錫山跳投

1977年,他被派往北京市體委工作。

1978年被派往非洲的布隆迪任援外教練。

1981年回來後在北京市體工大隊籃球班工作。并擔任中國青年男籃主教練。

1984年,輪椅籃球開始傳入我國,北京市殘聯找到張錫山,他沒有一點猶豫地就接過來了。他即嚴格又耐心,對殘障人士運動員們視同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從不懂規則到取得冠軍嘔心瀝血。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1984年第一屆殘障人士運動會,北京隊vs廣州隊

他率領北京市殘障人士輪椅籃球隊,獲得第一、二、三屆全國殘障人士運動會冠軍。

之後他擔任中國輪椅男籃的主教練。在1994年第六屆遠南運動會上,中國隊在決賽中惜敗澳洲隊屈居亞軍,張錫山被評為“十佳”教練員稱号。

1995年,北京隊代表國家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奧運會預選賽。張錫山為開展我國殘障人士輪椅籃球運動作出巨大的貢獻。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1987年在北京市體工大隊任常務副主任、北京籃協副主席。

1997年退休。

1999年新中國建立50周年之際,中國籃協評選出“新中國籃球運動50傑”,張錫山名列其中。這是對他為中國籃球事業貢獻的一個極大肯定。

2009年5月10日,張錫山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5歲。

中國籃壇50年代“鐵後衛”,張衛平恩師,齊名錢澄海、楊伯镛

遺體告别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殡儀館蘭廳舉行,中國籃壇元老張長祿、楊伯镛;中國籃球裁判界元老韓茂富、郭玉佩;北京輪椅籃球隊的隊員們等300多名各界人士,前往八寶山為張錫山送行。由此可見,張錫山在籃球界的地位和受人敬仰程度。

張錫山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國的籃球事業。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将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輕彈手指,回憶中國籃壇老一代球員的籃球曆程。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能得到您的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