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拍攝演員
我并沒有多少“哦,他們太難拍了”的故事,在我看來他們都很友好。我在洛杉矶一個“好萊塢式家庭”長大, 是以對我來說見到明星并不是稀罕的事兒。拍攝名人是我的日常工作,他們來了,我拍攝,就這樣。比起關注他們,我會更關注我的工作,比如技法和相機等。拍攝誰可能會有一點影響,但是不會帶來很大壓力。相反,覺得有壓力的是那些身處紐約某幢大樓 30 層的編輯們,因為他們沒辦法親臨拍攝現場,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控的。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來的時候,他說我隻有15分鐘,那你就不會問他要16 分鐘。但是在那整個15分鐘,他會非常投入,而不會顯示出“我很忙,我隻有15分鐘,我需要走了”這種狀态。拍完這15分鐘,他就會離開。是以如果有人跟我說“我隻有5分鐘”,那我就會說“請把這整個5分鐘都給我,而不是在這5分鐘内一直說你需要很快離開”。我拍過的大部分人都能在拍攝過程中呈現這種專業狀态。妝發也是非常講究的部分,是整個拍攝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有時攝影師為了省錢會說不需要發型師、化妝師,殊不知他們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妝發,演員們坐在化妝椅上的那個瞬間能幫助他們迅速進入狀态。曾有人說,妝發的過程是幫助拍攝對象找回自己的過程,我認為說得非常對。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奧爾森姐妹 (Olsen Twins) 。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02
拍攝藝術家
拍攝藝術家是完全不一樣的過程,會非常有趣。我十分喜歡藝術家,但拍攝他們的時候我會更緊張一些,因為藝術家們性情不同,不管他是否出名,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工作室工作,他們會很沒有安全感。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家,他仍然會對他的作品感到緊張。
而我又常會用一個很大的相機,4X5或者8X10,這些裝置可能看起來有點特别。是以我發現了一個小竅門,那就是當你去他們工作室的時候,你一定要去看他們的作品,并且要能欣賞他們的作品,因為藝術家最在乎的就是他們的作品。這個看作品的瞬間就像是拍攝演員時化妝的瞬間,必須要有。最開始在拍攝過程中我會給藝術家們指令說怎麼拍,也會更在意構圖這些技巧性的東西。但後來我發現自己不再這樣做了,我甯願觀衆看到藝術家,而不是看到我在做的那些技巧性嘗試。當你使用 35mm 的相機時,你會常常切換角度,俯拍仰拍;但當我用一個很大的 8X10相機的時候,我就會直接把相機放在他們面前,其餘能做的事情就有限了。我發現現在自己更追求簡單。
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創作。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觀展。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 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我認為幫雜志拍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時間敏感。被拍攝的人隻有一段時間給你,然後他們就會失去耐心。不管你的拍攝現場有多有趣,你都要對時間保持敏感。另外,讓你的拍攝時間得到更好利用也有一些竅門,比如尤素福·卡什把他的大畫幅相機塗成白色制造陌生感,因為其他人的相機都是黑色的。拍攝過程中,你還需要一直按快門,讓你的模特感覺到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看起來很迷失。
希拉裡·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攝影:吉姆·麥修(© Jim McHugh)
作者簡介:
吉姆·麥修(Jim McHugh ),洛杉矶攝影師,以拍攝藝術家肖像聞名,拍攝對象包括埃德·拉斯查(Ed Ruscha)、約翰·巴爾代薩裡(John Baldessari)和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等,并且和大衛·霍克尼有幾十年合作關系。作品被洛杉矶郡美術館、當代藝術博物館、倫敦國家肖像館收藏。
*文章選自《中國攝影家》雜志2020年12期,原文标題《吉姆·麥修:拍藝術家的藝術家》,攝影/吉姆·麥修,采訪/陸祎玮
編輯|樊二木
統籌丨陽光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