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做“音樂國潮”?專訪資深音樂人張亞東:不融合就不會有發展

作者:天目新聞

竹笛和尺八,念白+戲腔,民歌與電音碰撞……由酷狗音樂、優酷聯合出品的國潮音樂競演真人秀《中國潮音》最近挺火,被不少網友譽為重新定義了“音樂國潮”。開播至今,該節目不但貢獻了《新梅花三弄》《漫步人生路》《九兒+轎》等有新意的表演,也讓唢呐、琵琶等民族樂器再次火出圈,甚至有不少網友在節目的彈幕上刷起了古詩詞。

當國潮逐漸占據人們生活方式中的C位,什麼才是“音樂國潮”?怎樣做“音樂國潮”?近日,記者微信采訪了《中國潮音》的“樂府令”(類似導師)、資深音樂人張亞東。對于音樂,張亞東的态度是專業以及包容的:“潮來潮去,音樂也就是那12顆音符。不融合也就不會有發展,經典可以建立在對經典的毀壞中。”

怎樣做“音樂國潮”?專訪資深音樂人張亞東:不融合就不會有發展

“樂府令”張亞東和張靓穎 節目組供圖

張亞東按照約定的采訪時間準時在優酷的微信群中露面,記者的提問早就蜂擁而至。他一看這陣仗,“慌”了,再加上要趕飛機,怕有些問題語音回答得不夠準确。到了機場,張亞東又仔仔細細寫了一份文字回答過來,足見這位音樂人對《中國潮音》和音樂本身的尊重。

最近《中國潮音》中最出圈的舞台,莫過于由唐伯虎Annie 和裁縫鋪樂團合作改編的舞台《新梅花三弄》。這一版不僅保留了原版的意境,還加入了念白與戲腔,使得層次更加豐富。作為一個在北京長大的外國人,唐伯虎的中文咬字非常清楚,又有一種别樣的風味,充滿故事感的聲線也讓人很有共情感。

而這也是張亞東幾期節目錄制下來,印象最深的一個舞台:“對于過去熱愛這首歌的歌迷來說,可能怎麼改人家都不會滿意,因為大多數時候,過去就意味着理想、美好。于我來說,這就是一首新歌。之前肯定是聽過,但并沒有太深印象,是以好歌就是好歌,和回憶無關。”、

怎樣做“音樂國潮”?專訪資深音樂人張亞東:不融合就不會有發展

唐伯虎(右一)和裁縫鋪樂團合作的《新梅花三弄) 節目組供圖

有網友将《中國潮音》解讀為“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中心,用現代語境去重塑經典作品,以此演繹出新的國潮音樂”,張亞東認為網友解讀得比他好。其實,他個人的闡述也富有詩意:“我喜愛的古曲,很注重情緒,強調精神重于形式,志在高山,遠離喧嚣。這和當下的金曲創作思路完全不同。而從古代留存下來的音樂論述也極少,想要領會古樂的精髓,是很難的事情。隻能借助數量不多的故事、傳說來感受,比如‘高山流水’。想讓一種音樂伴随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要先去除奇珍異寶式的神秘,國風國樂不能隻是象征性的存在,不能隻是假如和獵奇。能和當下連接配接起來,也就具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我希望音樂中的未來也包含着某種回歸。”

怎樣做“音樂國潮”?專訪資深音樂人張亞東:不融合就不會有發展

張亞東在《中國潮音》上 節目組供圖

而很多民族樂器在《中國潮音》上綻放光彩,則讓張亞東興奮,比如石容山用唢呐演奏(爵士樂)Donna Lee就讓他動容,立即轉發朋友圈“安利”。前幾天他在朋友圈看到郭雅志老研發出了古筝轉調琴碼的消息,他又激動地馬上轉發點贊。“我喜歡石容山是因為看到他用唢呐演奏爵士樂的視訊,當時我不知道他的唢呐是改良過的,類似加了一個改變音高的鍵,簡直不可思議。”張亞東坦言,節目中讓他欣賞的音樂人有很多,“比如樂玲珑對音樂的獨特诠釋和高超的器樂水準,讓她們的每個表演都賞心悅目,還有尺八神的音色、一絲絲葉的古筝、裁縫鋪的編曲,幾乎所有人都有戳動我的點。”

作為知名資深音樂人,張亞東參加過不少音樂綜藝,但《中國潮音》是他“每次錄制都特别想要來的”。41組選手的多元碰撞和融合,讓節目對“潮”和“新意”,有了更包容性的诠釋。而這些不斷嘗試在國樂器上發明創新、增加樂器色彩寬度和表現力的音樂人,也着實令人敬佩。

“這也是我喜歡《中國潮音》的地方,能夠給樂器、音樂一點透氣的機會,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有時候真的煩人。”張亞東說。

怎樣做“音樂國潮”?專訪資深音樂人張亞東:不融合就不會有發展

《九兒+轎》舞台 節目組供圖

當然,一檔節目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網友覺得這些歌曲很燃很國風,也有網友覺得改編得不如經典老歌好聽,或者過于陽春白雪、不夠大衆。對此,張亞東回答得很從容:“我不知道誰會喜歡,誰不喜歡,也不想解釋什麼,總之我盡力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對于中國的“潮音”,他覺得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去尋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