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是光緒十八年,也是21歲光緒帝親政的第四年。
天下太平。這是慈禧太後說的。雖然全國危機四伏,但至少北京城的烽火,已經遠去了三十年。
北京太平,慈禧就太平,天下就太平。
慈禧甚至還下懿旨,說皇帝孝順,要給我準備兩年後也就是甲午年的六十大壽了,當然,雖然現在天下安樂,還是要一切從簡。
慈禧沒想到,北京太平不了多久,兩年後的大壽要被甲午戰争攪局,八年後八國聯軍的鐵蹄将踏碎這裡最後的甯靜。
這組拍攝于1892年的照片,真實展示了北京最後的甯靜,當然這市容市貌看起來并不那麼美好。

大清門
大清門,大清的國門,紫禁城的第一道門,閑人免進,但卻有幾人歪坐地上,像乞丐一樣,很不雅觀。
正陽門樓
正陽門,也叫大前門,門樓底下一座觀音廟,一座關帝廟,穿過這道城門,就是當時北京最繁華的商圈了,八年後,被義和團一把火燒個幹淨。
城牆上
北京的城牆,也是年久失修,從上面看,也是雜草叢生,破爛的程度,不亞于清朝永不修繕的長城。不過庚子國難中,清軍還是依靠這破爛的城牆,給八國聯軍以猛烈的反擊。隻是後來,被英國印度軍率先從破了洞的水門偷摸了進去。
海岱門大街
海岱門又叫哈德門、崇文門,是才子進京趕考必經之門,也是給皇帝運酒的門。大街上泥濘不堪,泥潭遍布,沒有排水溝,垃圾亂扔,當時北京的道路都這樣,是以八國聯軍進京後,說北京是全世界最髒亂差的城市。
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使館區,雖經二三十年發展,洋樓并不多。大學士徐桐就住這裡,很讨厭看到洋人,出門都要閉眼睛,說:“山鬼伎倆有限,老僧不見不聞。”庚子事變中力挺義和團,北京失陷後懸梁自盡。
美國公使
清朝規定,在京官員不準坐八擡大轎,三品以上的可以坐四人擡,出京後可以八人擡。是以,外國公使坐的四人擡轎子,給的禮遇也是很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