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志願者協會從業人員張怡芝。
12月3日中午,内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正式抵達香港,開始交流活動。
而在這次内地奧運健兒訪港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團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做好車輛引導、車輛駕駛,完成會場安排,提供活動服務……伴随在奧運健兒身邊的,是一支身穿淺綠色工作服的工作隊伍。
在每一個活動會場中提供實時幫助,向每一位運動員傳遞“歡迎”“加油”的口号,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護,令訪港團成員直言“感動”——他們是普通的香港市民,一群來自香港志願者協會的從業人員。
近百人團隊:
香港熱心市民過關斬将競争才得到志願者名額
“我們就是這次内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的‘先遣部隊’!”張怡芝拿出自己的工作牌,“東京奧運會内地奧運健兒訪港 義務從業人員”。
這次的志願隊伍到底有多少人呢?張怡芝粗略一算,至少也有20多個人,如果再算上酒店的服務志願者,就是一個将近100人的大團隊。而這樣一支數量大、經驗足的志願者團隊,就來自香港本土,由熱心的香港市民組成,志願提供代表團訪港服務。
“我是其中的一個。我們主要是護送運動員去到每個會場,在去之前,我們就會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張怡芝向南都記者介紹,這次來報名參加志願工作,其實也是“過五關斬六将”競争到的名額。“首先一定要有流利的國語,其次還需要有一定的志願者工作經驗,是以我很積極地來參加了。”
特别情緣:
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志願者之一
談及志願經曆,張怡芝向記者分享了一段自己與奧運間的“特别情緣”。
“其實我是2008年北京奧運的志願者之一”。 張怡芝介紹,當時是香港民政署有一個志願者招募活動,她就跟着30多位香港志願者去到了北京,在射擊館做奧運志願者。
“好興奮啊!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數量最多的就是我們啊。哎呀,整個過程我們都好興奮的。”
張怡芝記得,整個團隊的志願者,其實都來自香港不同的工作崗位。“大家都是在職人員,也有其他工作的。”北京奧運的香港志願者隊伍裡,有醫師、律師、會計師等等,“都是很專業的崗位,是以我好開心能和他們一起交流志願經驗。”
最鐘愛運動員:
希望下一屆巴黎奧運會,還能見到馬龍
“當然啦!見到金牌運動員我最興奮的!”說起自己最鐘愛的運動員,張怡芝笑着說,“我好喜歡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運動員,這次好開心能見到馬龍、王懿律、黃東萍他們,好開心!好興奮,因為我之前就在電視上看到過他們的比賽。”
這次作為志願者團隊,張怡芝能夠見到自己喜愛的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好服務志願工作,她覺得很滿足。“每一次跟他們接觸,給他們打氣,我都好開心啊!好想有機會能跟他們說一聲,歡迎你們!但我都不太敢打擾到他們,真的好開心。”
“如果有機會和馬龍說句話,我很想告訴他:馬龍,繼續努力,我希望下一屆巴黎奧運會,我們還能見到你!”張怡芝對着鏡頭開心地笑了。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董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