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山葉正紅》導演巴特爾: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

作者:星星飛翔

由巴特爾執導的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該劇以香山為切口,講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毛主席帶領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入駐香山“進京趕考”,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搭建起新中國四梁八柱的故事。播出至今,《香山葉正紅》收視率高居全國榜首,不少觀衆點贊:“偉人有溫度,平民有格局,讓觀衆深入了解了建國前的這段曆史”。

《香山葉正紅》導演巴特爾: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

《香山葉正紅》海報

談到《香山葉正紅》,導演巴特爾表示這部劇展現了轉折時期,開天辟地的中國“巨變”,“永遠走在趕考路上”是這部劇想要傳遞的主題。在虛實之間創作主旋律作品,他認為真實、創新、生活化是關鍵。

一年後期,三百多個人物

問:《香山葉正紅》在創作上,有哪些難點?

答:這部劇拍了近四個月,後期做了一整年。創作難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這部劇要嚴格表現真實的曆史,但一些參考資料已經很難查閱到,為此,我們咨詢了數十位專家,在史實方面給予專業把控。另外,這部劇的人物非常多,全劇表現的是中國曆史上變化最大的八個月,包括真實人物和虛構人物在内,有近300個人物。

問:拍攝的這幾個月裡,有沒有一些讓您難忘的事?

答:太多了。比如唐國強老師拍戲非常認真,他的劇本上都是密密麻麻标注着修改意見和值得注意的地方。毛澤東這個角色,他演了那麼多次,是以他對這些曆史,包括些台詞,比我還熟悉。另外,唐國強老師寫的毛體書法,不用替手,他可以真寫、真拍,一個演員能将角色研究、還原到這種程度,令人非常敬佩。

《香山葉正紅》導演巴特爾: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

問:《香山葉正紅》的劇名很有意思,寓意很獨特,能談談這個劇名的由來嗎?

答:這部劇名叫《香山葉正紅》,實際上我們劇中的時間段從3月份到10月份,香山葉子從綠色到了棕色,還沒到紅色的時候。但是它是一種比喻、一種象征,就是香山的葉正在紅、開始紅,也象征着這個紅彤彤的新世界誕生。

偉人塑造,生活化、常态化

問:這部劇展現了中共中央在香山的這段曆史,是當下對新中國一個嶄新的思考。這個時期毛澤東的人物定位,是怎樣的?相較于之前的诠釋,唐國強這次飾演的毛澤東,有哪些不同?

答:唐國強老師看了這個劇本以後,說這個戲寫得比較生動,比較接地氣。是以這部劇裡,他塑造毛主席時,在生活動作上,起居行走的神态上,包括語言表現上都盡量生活化、常态化。比如劇裡的毛主席有時候可能席地而坐。當旁邊有欄杆時,他可能靠在欄杆上,有時候也會坐在桌子上,這樣就很生活,沒有正襟危坐的拘謹感。

《香山葉正紅》導演巴特爾: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

《香山葉正紅》劇照

問:周恩來的扮演者許文廣,宋慶齡的扮演者楊童舒,他們以前可能很少扮演這種特型角色。作為導演,您怎麼看他們這次的表現?

答:對扮演周恩來的許文廣,相對來說我操心比較多,關注得也比較多。他這次為了演好周恩來下了一番苦功夫。為了從體态形象上更加接近角色,他硬是減重了15公斤。拍攝間隙,他主動向唐國強、王伍福等其他經驗豐富的特型演員求教如何塑造偉人,非常努力。對于楊童舒,我認為她把宋慶齡的氣質展現出來了,雖然她的外型比當年的宋慶齡要瘦很多,但是從近景端莊的狀态、氣質上,從她對節奏的把握和表現的準确度上,我覺得她做得很成功。

蓬勃精神,傳遞給當代觀衆

問:《香山葉正紅》想要傳遞給觀衆的是什麼?

答:這段曆史是新中國誕生的曆史,它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曆史階段。看《香山葉正紅》這部劇,老觀衆可以回顧那段曆史,年輕觀衆可以認識這段曆史,知道新中國的誕生多麼不容易。我們這部劇的主題思想很明确,就是看中國共産黨“進京趕考”。這個“趕考”,考的是各個方面,包括中國共産黨南下解放一座城市,要學習如何管理建設一座城市,這都是趕考的項目。無産階級在建設新世界的同時,也是改造自己的一個過程。是以我們這部劇的主題歌歌詞寫得很好:“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一直到現在,中國共産黨仍然在趕考,仍然在給人民不斷答卷。同時,我們也想通過這部作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段曆史,把那時候偉人的革命精神和那時候年輕人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傳遞給現在的觀衆,讓奮鬥進取的理想光芒照亮我們的人生路。

問:近年來主旋律作品不斷湧現,引起很大社會反響,作為導演,您覺得如何才能讓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主旋律作品?

答:主旋律作品的創作要從生活出發、從真實出發,選擇的角度很重要。同樣是一個曆史真事,你從哪個角度來表現,用什麼形式來表現,這是吸引觀衆的一個重要課題。重大革命曆史題材作品也要不斷創新,積極擁抱年輕人,走向大衆。《香山葉正紅》是一個創作探索,後續作品我會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像喜歡《覺醒年代》一樣,喜歡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

文/孫佳音

來源/新民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