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作者:上觀新聞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試運作兩個多月來,吸引了衆多市民的關注,晉升為新的“網紅打卡地”。一邊是蘇州河濱水景觀,一邊是上海第一個全面開放的曆史風貌校園,開放後的管理面臨多種考驗。作為屬地管理方,華陽路街道多措并舉,為市民遊覽這條美麗的步道“保駕護航”。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為最美公共開放空間騰挪空間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在2019年已經實作濱河道貫通,最開始,步道僅為一條1.8米左右寬的帶狀步道,兩人結伴而行,步道便稍顯擁擠。

今年5月,華陽路街道違法建築治理工作小組開始和華東政法大學對接,為了給濱河步道騰挪空間,街道要配合華東政法大學長甯校區一起,在保障師生正常教學和生活的前提下,拆除一些沿河建築。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通過在資料庫查詢,我們查到了8處需要拆除的公益類違章建築,并和校方負責人對點位進行了現場确認。”華陽路街道拆違辦主任劉陽說道,“這些建築包括學生公共浴室、配電室、木工房、倉庫等。”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對于公益類違章建築,一般我們可以做暫緩拆除處理,這次為了讓出空間給市民共享,學校方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劉陽說道。

8月份,建築全部拆除完畢,這為後續工程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原本分隔校園與河濱步道的圍欄也全部被拆除,優化提升後的濱河公共空間最窄處約4.5米、最寬處約98米(桃李園),面積達約2.1萬平方米,較原有空間增加1.86萬平方米,“一帶十景”等景點的打造更是讓這條步道變身為市民們的“後花園”。

為市民盡興遊覽保駕護航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不長,隻有930米,但是一側是蘇州河,一側是百年校園,要讓市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管理方要做的工作可不少。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為此,在9月底,試運作之前,校方、屬地方以及長甯區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成立了蘇州河濱河步道華政段聯合指揮部。什麼時候人流最多?需要配備多少人力?如遇突發事件,該采取什麼應急措施?這些成為大家最關心以及讨論最多的話題。

“剛接到任務的時候,最擔心的還是大客流。我們所有人最大的期盼就是讓市民們在盡情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保障現場秩序和安全,讓他們開開心心地來,高高興興地走。”華陽路街道城運中心主任戴一卿表示。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為此,在步道試運作之初,華陽路街道和區建管委一起以7人一班、每日兩班的形式,安排了安保人員負責門崗的秩序維護和步道巡邏工作,從9月23日至今,共出動安保698人次,有效保障了步道安全有序。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試運作後一周就是國慶假期,網紅步道面臨大客流壓力。基于此,蘇州河濱河步道華政段聯合指揮部在提前制定應急預案的時候,就提出在節假日進入步道遊覽需要預約的方案。華陽路街道主動承擔了這項工作,并很快開發出了預約小程式,應對可能出現的大客流。據介紹,國慶七天,通過預約進入步道的市民有35545人,最高日接待量5960人,整體接待工作平穩有序,步道應對大客流經受住了考驗。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除了小程式,華陽路街道和區城運中心一起運用在蘇州河華政段步道的科技力量并不少。記者在區城運中心以及華陽路街道城運中心的“一網統管”大螢幕上看到,這裡為蘇州河華政段步道特地打造了一個子產品。通過AI智能視覺算法,城運中心的從業人員可以全天候實時監測該路段的客流量;通過人群熱力圖,能夠直覺呈現步道人流情況,一旦超過預警值,就會啟動分流疏導。

現在,步道已經進入常态化管理,華陽路街道期望通過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監管,為市民們營造一個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空間環境,提高市民的體驗度、感受度和滿意度。

周邊居民成為“護河志願者”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緊鄰華陽路街道華五、華院、華二等居民區,一方面,家門口的美景極大地提升了居民們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居民們也期望能夠參與到步道的保護治理當中。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實際上,早在2019年8月,華政步道首次開放時,華陽路街道就組織了居民志願者,在步道通行的早、晚高峰進行環境和秩序維護。是以這一次,居民區黨組織組建志願者隊伍時格外順利。

“今年國慶節蘇州河健身步道正式對外開放,蘇河步道貫通我們華院小區。作為在蘇州河畔住了幾十年的老居民,見證了蘇州河從原先的‘髒亂臭’,到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點,每天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人參觀、鍛煉,我很驕傲,也想為蘇河做點什麼。”華陽路街道居民任培雅主動加入到步道志願者的隊伍中,為守護蘇河貢獻一份力量。有不少居民和任培雅有相同想法。華五、華院、華二周邊居民區積極響應,發動居民志願者協助保安查驗健康碼與行程碼,幫助市民掃描二維碼、填寫資訊,為大家提供引導和咨詢服務。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每一天,志願者們穿上平安志願者的馬甲,負責勸阻在步道上騎車、遛狗、坐防汛牆拍照和無人機航拍的行為,為守護好這片公共空間,日複一日地在奉獻着。

“我很榮幸能成為一名步道志願者,守護好我們的‘鄰居’——蘇河步道,在繁華的都市中向大衆展現出曲徑通幽處的自然景觀。”任培雅說道。

蘇州河華政段步道開放的背後故事……

部分圖檔來源于華陽路街道

文字/圖檔:李媛媛

編輯:王夢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