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詞課堂」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之八:浪淘沙

作者:小樓聽雨詩軒
「詩詞課堂」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之八:浪淘沙
「詩詞課堂」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之八:浪淘沙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勳,号忍寒,晚年以字行。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焘、唐圭璋并稱,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主編過《詞學季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 。

浪淘沙

近體詩格律簡介

【浪淘沙、賣花聲、浪淘沙慢】

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并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後片首句各少一字。複就本宮調演為長調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兩仄韻,定用入聲韻(唐宋人詞,凡同一曲調,原用平聲韻者,如改仄韻,例用入聲,原用入聲韻者,亦常改作平韻)。《清真集》入“商調”,韻位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韻,第二、三段各五仄韻,并葉入聲韻。

【格一(七言絕句式)】

例詞:1:劉禹錫《浪淘沙(汴水東流虎眼文)》2: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3:劉禹錫《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霧開)》4:皇甫松《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5:皇甫松《浪淘沙(蠻歌豆蔻北人愁)》

例詞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目前例詞:劉禹錫《浪淘沙(汴水東流虎眼文)》

【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與七絕平起式全同。

【格二(雙調小令)】

例詞:1:李煜《浪淘沙(往事隻堪哀)》2: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3: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4:張舜民《賣花聲(木葉下君山)》5:張炎《浪淘沙(玉立水雲鄉)》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

中平中仄仄平平。

秋風庭院藓侵階。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一行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靜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目前例詞:李煜《浪淘沙(往事隻堪哀)》

【格三(商調慢曲)】

例詞:1: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慢曲。詞中領格字,除“嗟”字用平聲領四言二句外,馀如“正”、“念”、“向”三字皆得用去聲。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曉陰重,霜凋岸草,霧隐城堞。

平仄平平仄仄。

南陌脂車待發,

平平仄仄仄仄。

東門欲飲乍阕。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正拂面垂楊堪攬結,

仄平仄、仄仄平仄。

掩紅淚、玉手親折。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時信音絕。

平仄。

情切,

仄平仄仄平仄。

望中地遠天闊。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嗟萬事難忘,唯是輕别。

仄平仄仄。

翠尊未竭,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

平仄平平平平仄。

羅帶光銷紋衾疊,

平平仄、仄平仄仄。

連環解、舊香頓歇。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怨歌永、瓊壺敲盡缺。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馀滿地梨花雪。

目前例詞: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注】此種慢曲,必須選用入聲韻部。所有拗句與領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聲,方能符合曲體。

【其它例詞】

柳永:《浪淘沙》小令别格,首句四字。

有個人人,飛燕精神。

急锵環佩上華裀。

促拍盡随紅袖舉,風柳腰身。

簌簌輕裙,妙盡尖新。

曲終獨立斂香塵。

應是西施嬌困也,眉黛雙颦。

格律說明

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楷體字排印。詞牌符号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頓号“、”:表示逗。

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另,平仄轉換、平仄錯葉格以不同顔色區分韻部。

下劃線:領格字。

『』: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