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接檔《換命真相》的翻拍劇《十月初五的月光》。
不僅有着經典的情懷在圈粉,台慶劇的光環也讓觀衆很是期待。
但卻是名副其實的高開低走。

《十月初五的月光》
《十月初五的月光》首播時有22個點的收視率,一部分原因是沾《換命真相》大結局的光。
但之後逐漸下跌到20點以下。
這點足以說明這部劇有多爛。
确實,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魔改得讓人好無語。
客觀來看,《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故事是有些狗血。
尤其是每位角色的感情都會互相糾纏。
好在劇情點到即止,加上澳門街的背景渲染,每個人所表現出的故事特别有人情味。
而且會避開一些很雷人的設定。
對比兩版,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原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朱莎嬌(薛家燕)、祝展輝(郭鋒)、馬冰心(陳嘉儀)雖然是一種三角關系。
但劇情避開了這條三角線,隻寫馬冰心在妹妹的蠱惑下變得自私蠻橫。
而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不僅沒有避開這種老套的三角戲,反而變本加厲。
一邊寫朱莎華(姚嘉妮)在挑撥祝展輝(海俊傑)和馬冰心(康華)的夫妻不和。
同時又表現朱莎華和祝展輝的暧昧。
雖然朱莎華的老公不忠在先,但現在TVB的編劇都這麼明目張膽地把出軌劇情用作賣點。
朱莎華是第一個魔改得最無語的地方。
本來隻是一個閑人角色,卻硬生生給她寫一條和主線無關的狗血“出軌”戲。
強調一下,是“精神出軌”。
編劇非常高明地用一種暧昧方式來碰瓷三觀問題。
而且在戲份上,姚嘉妮的出鏡率比幾位主角還要高。
除了朱莎華,司徒禮信(羅天宇)是新版另一個改編得很爛的地方。
司徒禮信是富二代,但兒時和弟弟遊泳時沒有照顧好弟弟,導緻弟弟溺水身亡。
母親是以很憎恨他,和父母也就有了隔閡。
原版《十月初五的月光》對于司徒禮信(馬浚偉)的過去隻是簡單帶過。
因為這個設定和主線毫無關系。
主線是文初(張智霖)和嬌姨的讓愛,即祝“君好”。
而新版與原版完全相反,是非常細緻地表現司徒禮信的身世。
從父母的出場,一家三口相處時很陌生。
司徒禮信帶父母到當年合照的大樹,母親卻突然失控地指責司徒禮信。
最後把所有問題歸咎為抑郁症。
可以看到,新版既要把司徒禮信的雷人設定給細緻化。
但故事又非常敷衍,把家庭問題直接推給抑郁症。
而且抑郁症是《On Call 36小時》的設定。
司徒禮信和父母的隔閡幾乎是照抄《On Call 36小時》韓馬利和黃智雯、楊怡的母女故事。
總體來看,雖然要讓20年前的作品響應當下肯定要做些改編。
但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所謂的改編,是把原版竭力避開的雷人設定給一一補上。
增加朱莎華和祝展輝的狗血三角戲。
細緻化司徒禮信的雷人過去。
而這段故事不僅和主線無關,裡面還沒有一個角色是正常的。
其實從這些年TVB出品的作品來看,TVB的編劇、監制的确不如從前。
很多劇本越來越俗套,不是争家産就是小三上位。
職業戲寫不出深度,那就用感情戲來湊數。
反正隻要有話題性,有噱頭就可以。
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挂名要勾起觀衆的美好回憶。
可目前看來,隻是把原版的溫情故事改編成一些狗血感情戲。
文中圖檔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