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月3日,噩夢回歐洲;德準外長對華翻臉;俄中呼籲搗毀民主燈塔

作者:賀文萍

經過幾個月的對峙,俄美關系已經來到冷戰之後近30年的最低點,在雙方針鋒相對的軍事行動之後,又開始以各種方式延續彼此之間的沖突。美國以及歐盟利用波白邊境的“難民危機”對俄羅斯施壓,而俄羅斯也準備對所剩無幾的美國外交官進行驅逐,雙方已經快要進入臨界點,沖突一觸即發。12月3日,有三件事值得關注。

第一件事,美國對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俄羅斯也發出警告。

在歐安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跟美國外長布林肯舉行了大約40分鐘的會晤,讨論了近期以來的美俄之間的緊張關系。

一天前,布林克就已經放話威脅俄羅斯,聲稱如果俄羅斯不從俄烏邊境地區退兵,将會付出沉重代價。而這一次布林肯又一次“舊事重提”,稱俄羅斯如果不從邊境退兵,美國将會考慮前所未有的制裁。

12月3日,噩夢回歐洲;德準外長對華翻臉;俄中呼籲搗毀民主燈塔

布林肯稱北約可能會采取之前不曾使用的,更嚴厲的措施,将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很多人認為,這個措施就是把已經完工的北溪2号扼殺。

而拉夫羅夫回應道,雙方應該就烏克蘭問題重新開機對話管道,而不能持續對抗。拉夫羅夫的用詞非常嚴重,他警告道歐洲戰略穩定架構正在迅速瓦解,一場軍事對抗噩夢正在回到歐洲。而在此之前普京已經提前劃下了紅線。

看得出來,美俄兩國圍繞烏克蘭局勢互不相讓、沖突一觸即發,但雙方也在小心拿捏,避免擦槍走火。但問題是,夾在中間的烏克蘭也不是省油的燈。總統澤連斯基除了日常叫嚣,向俄羅斯放狠話之外,也開始實打實部署軍事行動。目前烏克蘭正在強化烏東部軍事力量,已經向當地部署烏克蘭全部兵力的一半。

面對澤連斯基的上蹿下跳,烏克蘭群眾不幹了。目前上千群眾聚集在首都基輔舉行抗議,要求總統下課。看起來澤連斯基除了在美俄之間不受待見外,也已經快要自絕于人民了。

12月3日,噩夢回歐洲;德準外長對華翻臉;俄中呼籲搗毀民主燈塔

第二件事,德國新政府的對華态度已經發生大轉變,即将上任的德國新外長貝爾伯克發表涉華言論,聲稱将采取跟前任默克爾完全不同的做法,對中國采取更加強硬的路線。

德國準外長是在接受采訪時發表此番言論的,她除了提及綠黨内部糾紛、新政府妥協以及氣候政策之外,也談到了國際合作,然而她希望采取的更嚴厲的對華政策,将導緻德中關系更加緊張。

當被問及新的德國政府是否更具對抗性時候,貝爾伯克宣稱她所追求的是價值導向外交,也就是對話和強硬的結合的方式,甚至還對默克爾和中國的友好關系進行了暗批。

實際上,在前不久德國新政府組閣完成之時,德國政壇的風向就已經産生了某些變化。在他們的組閣協定中,中國被提及了“十二次”,而且對台海等敏感議題絲毫沒有避諱,甚至還被單獨列出來。

德國新政府将對華關系設定為“既是合作夥伴,又要形成競争”的别扭狀态,而且競争被置于了重要的位置,跟美國所謂的“合作、競争、對抗”三闆斧形成了某種暗合。

12月3日,噩夢回歐洲;德準外長對華翻臉;俄中呼籲搗毀民主燈塔

相對于默克爾的友好态度,新德國政府的對華政策顯然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當時就有人提出,雖然大的方向不會變,但在一些議題上,德國也許會跟上美國的步伐。其中最不讓人放心的就是綠黨的領袖貝爾伯克了,她在競選之時就曾發表涉華強硬言論,相比準總理朔爾茨,準外長的行事風格更讓人擔心。

而這一次,準外長的言論也遭到批駁。不少網民表示,她一直擔任綠黨領袖但在許多領域都缺乏經驗,她的無知會可能給德國帶來災難。

第三件事,在美國民主峰會即将拉開帷幕的時候,俄羅斯外交部突然發表聲明,敦促所有外國夥伴不要追随美國劃“民主分割線”,而是共同回歸到遵守國際法準則,承認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國家主權平等。

在美國肆意挑釁之時,俄羅斯外交部義正辭嚴的呼籲,像是要搗毀所謂民主燈塔的虛僞表象。

近期以來,美國總統借所謂民主峰會的名義行政治操弄之實。用所謂的“民主”劃線,有些國家被邀請參會,而有些國家卻被拒之門外。美國以民主為名随意劃線,将一半國家和地區劃入“民主陣營”,将另一半國家歸入“非民主陣營”,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非常沒有“民主精神”的展現,怎麼劃線都是美國說了算。這是一種将民主工具化、政治化的挂羊頭賣狗肉的行為。

12月3日,噩夢回歐洲;德準外長對華翻臉;俄中呼籲搗毀民主燈塔

美國希望借此幹涉他國内政、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但實際上,美國操弄民主的唯一結果隻能是将整個世界帶向破壞和死亡。他們在中東進行的民主化改造,以及在北非、烏克蘭等國進行的顔色革命,就是非常生動地說明。

而俄羅斯外交部的呼籲,就是要破除這個迷思,告訴全世界美國人倡導的所謂民主隻不過是一種幻象,是對全世界有害無益的,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再迷信美式民主了。而對于俄羅斯的呼籲,中方也表示了贊賞。在中俄以及世界上一大批清醒了的國家的努力之下,相信所謂的民主燈塔很快就會人人喊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