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方言|盧貴清:繃面子

文/盧貴清

諺語裡有很多方言,比如“人前繃面子,屋裡喝漿子”。“繃面子”就是四川方言,指本來不具備某種條件或能力,通過想方設法、東拉西扯來硬撐,讓人覺得有能耐,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意思。

鄧巴耳兒就是這樣的人。他十五六歲就出去跑江湖。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外打拼,結識了不少朋友。田地承包到戶第二年,20歲的他回家來了。他長期混迹江湖,貪玩好耍慣了,不安心種莊稼,與狐朋狗友東跑西竄。今天去你家吃,明天到他家喝。鄧巴耳兒對爹媽說:“我朋友來耍,你們要紮起喲!必須弄幾個葷菜才像樣子!”

要曉得,當時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大家經濟收入還不多,生活物資相當缺乏。家裡來了客人,端上桌子的飲食,全是雜糧、細糧、蔬菜做出來的。因為缺錢,很少有家庭去購買雞、魚、肉之類的葷菜來招待親戚鄉鄰,或者在鄉場街道上的餐館裡請三朋四友吃肉喝酒。自己家喂養的雞、鴨,主人家都盼望着它們下蛋賣錢、稱鹽打油呢,一般不會殺了待客。鄧巴耳兒的爹娘為了給兒子撐臉面,每次接待他的朋友,除了胡豆花生豆腐雞蛋面條,都要弄幾個葷菜,葷葷素素滿滿一大桌。葷菜哪裡來?不是借錢去鄉場上割肉買燒臘,就是忍痛把産蛋期的雞或鴨殺一兩隻。鄧巴耳兒的爺爺、老石匠鄧大漢兒實在看不慣了,在孫子帶狐朋狗友回家吃喝的時候,當場訓斥兒子兒媳:“你們好像有萬把銀子的家底,吃不完、用不盡,隔三差五就要弄一桌酒肉宴席,招待哪門子客人!其實呢?巴耳兒,你爹媽、你兄弟姊妹長期是粗茶淡飯,一年四季隻有過年過節才嗛點肉食。你回來兩三個月了,沒有看見嗎?裝瞎喲!你們這是‘外面繃面子,屋裡喝漿子’,有啥子意思?!如果以後還是這樣,就先把你家修房子欠下的石工、石料付給我!莫怪我不講情面!”從這以後,鄧巴耳兒就沒有帶兄弟夥回來吃飯了。

【征稿啟事】

華西都市報“寬窄”副刊四川方言龍門陣《蓋碗茶》版面推出以來,得到省内外四川方言作者的大力支援。為讓《蓋碗茶》更加活色生香,方言故事層出不窮,我們向“有故事”的方言作者長期征稿。有好的方言故事,有趣的方言傳說,都可以給我們投稿。字數不超過1200字。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