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女帝為什麼不能結婚?

作者:我家的小醜樹啊

日本曆史上一共有八位女帝,其中除推古、持統、皇極、元明四位女帝是在結婚之後(也就是嫁給了她們的兄弟或堂親)才即位,剩下四位女帝均終生未嫁,害的孝謙天皇還要和藤原仲麻呂搞地下戀情,還被人指責為淫亂什麼的。想一想這也是人的正常需求啊!明正天皇更可憐,她那時已進入德川幕府時期,禮法甚嚴,作為三代将軍德川家光的外甥女,更不可以偷情辱沒家風,她退位時正值雙十年華,卻不得不以“上皇”之名終老深宮,想必心裡也是很冤的吧。還有古代的内親王們成年之後隻有兩條路:一是成為齋宮齋院,終生不嫁;二是嫁與皇族。若是嫁與臣下就被看成丢人現眼的事。古代日本的階級觀念就這麼強?

日本女帝為什麼不能結婚?

形成某種政治模式,那麼肯定有人在操弄,有人在當犧牲品,有犧牲才能獲得某些名譽。統治者自己不犧牲,如果讓别人犧牲,名譽就要被别人奪走,統治的基石也就松動,這就是政治可怕之處。統治集團内部女性某些方面無法與男性抗衡,于是就可能成為被犧牲的對象了。日本傳統存在齋王制度,一般也是由皇室女子充任,齋王的宗教要求就是終身不得嫁人。女天皇和齋王大多數情況下是分離的,一旦合并到一個女性身上,難免表面榮華而悲劇一生。皇室女人若是結了婚,必須放棄皇室身份,除非嫁的也是皇族。放棄皇室身份,就意味着放棄了皇室一切物質和精神上的好處。算來算去,幹脆不結婚得了。

日本女帝為什麼不能結婚?

假如現在的愛子公主能繼承皇位,不知道有沒有結婚的權利?或者還要像古代那樣,放棄皇位和皇族身份,像她的姑姑清子一樣,江山愛情不能兩全?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現在的日本皇室也必須遵守法律,當世的人倫道德。想必會和英國皇室一樣吧。其實我覺得問題不是為什麼不嫁,而是誰敢娶的問題。女帝即使退了位也不會再被按内親王看待了,誰敢娶原先的主上?話說愛子恐怕不會繼承皇位了,據傳秋筱宮沒生下皇子之前日本居然有主張修改法律允許皇族采取一夫多妻來生皇子延續香火,也不願修改憲法允許女子繼位的。女王外嫁在英國之是以行得通是因為歐洲有很多王室,王室之間地位平等,但這種情況在日本是不存在。伊麗莎白二世出身溫莎王室,但她嫁給菲利普親王(原來是希臘和丹麥王子)之後,她的後代都屬于格呂克斯堡王室。恐怕日本人不會接受這種改朝換代的。也有可能是怕男系會因為女天皇生下繼承人而失去繼承權。皇女嫁給臣下并不是“丢人現眼”,而是因為這樣将導緻生下不是純正皇室血統、也就是純正的“天照大神”血統的後代。

到二戰結束前,日本的皇女下嫁的例子都非常少,最出名的大概是和宮?皇室近親結婚主要是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古埃及也是這樣,甚至有很多親兄妹、姐弟結婚生子的。另外,也有用皇女的血統來“加強”旁支入繼的正統性的例子。女帝下嫁,除了血統難以保持純正之外,丈夫也有可能幹預政事吧,傳統觀念上以男為主,就算是女帝,也會對丈夫産生依賴和信任,做出不利于國家發展的決定。皇太子貌似也不想女兒當女帝來着,文仁家為了皇位那是一個積極啊,生了三個女兒終于來了兒子,不過這也是一時解決了繼承問題,誰知道悠仁能不能平安長大,還熬到伯父和爸爸挂掉,天皇家和武士家都有類似的問題。嫡子是要繼承家業的,而庶子一般會過繼給别家,如果不過繼的話,那大多就得出家了。要不然就得給弄個分家出來,如果不是處于上升期的話,分脈過多是有可能削弱本家的勢力。而女子呢?要不就是嫁出去,要不嫁的話就送門迹尼寺當尼姑。對于天皇家來說嫁出去似乎很困難,是以就當尼姑的比較多了。

日本女帝為什麼不能結婚?

不但是天皇家,将軍家其實也有類似的煩惱。很多将軍家的女性也是去當尼姑的。有進階身份的貴族婦女不願下嫁是她們有思想包袱,怕有辱身份。在父系社會,女帝是特殊的存在,下嫁會有損皇室的“尊嚴”,如果女天皇可以下嫁,那麼男天皇是否就可以入贅了?問題關鍵還是是否允許有“皇夫”的存在。答案是不可以,因為女帝的孩子也有繼承權,這樣就損害了原來皇室男性後代的繼承權利。雖然如此,私底下的“情夫”還是有的,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貴圈本來就很亂,私生子多得是。值得注意的是私生子是見不得光的,更不要說繼承權,就算身份曝光,古代的律法也是不承認其繼承權的。女帝的存在,本身就是最高權力過度時期比較長,以求穩定的結果。特殊情況是男性繼承人斷絕時,女婿入贅,作為半子繼承王位,這是直接跳過女帝,皇女之夫繼承王位。其實整個東亞社會的古今曆史中,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女婿入贅的例子很常見,當然,女婿是要從女方姓的。日本古代的例子,就是傳說中的繼體天皇,以及,奈良時代的光仁天皇。繼體天皇年代久遠,有沒有還不一定,光仁天皇确是《續日本紀》明确記載的。

和日本皇女難以下嫁正相反的是我國明代的公主們,什麼是“下嫁”在她們身上展現得最明顯。因為苛刻的規定,驸馬一不能從文武百官的子弟中去選,二是詩禮之家、世家大族的子弟為了家族和個人的前途,根本不願意取公主,是以,驸馬隻能是社會底層的男子。民間的暴發戶隻要塞錢給主辦宦官都可以作為驸馬的備選,誰能做驸馬,就看誰錢塞得多,和他們本身的“素質”一點關系也沒有。當然,畢竟貴為公主,實際上是公主“娶”了驸馬,因為種種“尊卑”條例,公主和驸馬通常很難開花結果,驸馬其實是公主名義上的丈夫,隻有出嫁,公主才有自己獨立的公主府和朝廷另外的俸祿,要是公主無子又先驸馬去世,公主的一切财産都會被朝廷收回,驸馬淨身出戶。從頭至尾,公主的尊貴都隻有她自己尊貴,不受驸馬的任何影響,在公主府,公主是唯一的女主人。這和日本古代的皇女出嫁的情況截然相反,皇女們就是再尊貴,還是受制于夫家,丈夫通常還有其他側室,試問世上有幾個值得皇女們這麼委屈自己的男人?但是皇女們不出嫁又總有人惦記着,故而,成為齋王或是直接出家都不失為好的選擇,還能保有一部分财産過自己的日子,不用看人的臉色。

日本女帝為什麼不能結婚?

即使到了現在,日本皇室的女性還在很大程度上被規定延續着以前的舊俗,比如外嫁之後脫離皇籍,雅子妃連自己的手機和信用卡都不能有,出門旅遊必須層層上報,公衆場合隻能保持微笑,講話發言時長不能超過皇太子,佳子公主夏天穿一次背心吊帶出門就被皇室指責…如果古代女帝不能結婚,我覺得倒也不奇怪 -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