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和大s離婚的消息,最近傳的滿天飛。
消息一出,并不意外,一段不平衡不平等的感情,坍塌隻是時間問題。

以前有段時間,常看微網誌,經常能刷到汪小菲的動态。
他的動态裡基本除了工作就是家庭,
關注他的人也能從中窺見他是一位對工作對員工負責的好上司,
私下,也是三觀很正對家庭負責愛妻子愛孩子的好爸爸。
這樣一個愛家顧家的男子竟然會給他的孩子打上離異家庭的烙印。
汪小菲的選擇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幸福三重奏》大s和汪小菲的宣傳照。
參加《幸福三重奏》的明星夫婦已有兩對夫婦辦理離婚。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離婚究竟由誰提出,但既然離婚已成事實,說明兩個人在這段關系中都已經不舒服到了極緻。
《幸福三重奏》裡,汪小菲和大s的相處狀态,讓我很難相信這是已經相識10年的一對夫妻。
女方被網友诟病做作、嬌氣
男方無限度忍讓
場面略顯尴尬
我從中沒有看見流動的愛和他們發自内心的互相關懷,我看見的是一段不平等的略顯病态的關系。
離婚事件中,雙方必定有受傷的部分,也有成長的部分
父母在做出決定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感受。
離婚事件,最受傷的就是孩子。
近幾年較為流行的家庭倫理電影《狗十三》
反映的就是當今離異家庭子女的普遍心理和生活現狀。
電影講述了李玩(主人公)十二歲,剛上國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
母親在她幼時離家,
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
父親焦慮着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争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
李玩與小狗的感情日益加深,
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
李玩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甯。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将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走失的那隻。
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
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
對電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尋觀影資源
我小時候常常有這種感受,雖然大人們對小孩子很包容,但是他們心裡壓根不在乎。
比如,他們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時,一個小孩子脫了鞋在他們的腿上踩過去,一個一個人,一雙一雙腿,雖然他們都不會計較一個小不點在自己腿上跨或踩過去,通常他們會發出一句感歎:“啊,這小孩好可愛”,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們心裡在乎的始終是他們自己的談話,最後通常是孩子的親人匆忙把孩子抱走,佯裝生氣的責罰一下孩子,然後向客人們道歉。
或許離異家庭的孩子也是這樣
人人覺得你可愛、可憐,但沒有人真正關心你的處境和内心感受。
甚至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那麼小,什麼也不懂。
我想說,其實你的孩子什麼都明白,隻是你不信。
我們作為有一些行事能力的大人,是有義務去關心身邊離異家庭的兒童的。
無數統計資料、媒體熱點都在告訴我們,
中國的離婚率有多麼高,
打開微網誌,每年都有幾對知名明星夫婦離婚。
從前我在學校擔任班主任
我們班就有離異家庭的孩子
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一些同學朋友、親戚、鄰居中,總有一些離異家庭的身影。
該如何對待離異家庭的孩子?
如今我們去網絡上一搜,書籍裡一翻,肯定有大把完美的回答,
但我最看重的還是用心。
再多絢麗的技巧,都比不上一顆赤子之心。
人不是機器,兒童也不是道具
用心對待,一切都有答案。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着毋庸置疑的關鍵作用,希望你們能善待自己的孩子。
《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中對離異和重組家庭的7條家庭教育指導,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家長要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不要在兒童面前流露對離異配偶的不滿,不能簡單粗暴或者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兒童;
第二,多與兒童交流溝通,給兒童當家作主的機會,鼓勵兒童參與社會活動;
第三,定期讓非監護方與兒童見面,不斷強化兒童心目中父(母)親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别資源給兒童适當的影響,幫助其性别角色充分發展。
第五,重組家庭的夫婦多關心、幫助和親近兒童,幫助減輕兒童的心理壓力,幫助兒童正視現實;
第六,互敬、互愛、互信,為兒童樹立積極的榜樣;
第七,重組家庭的夫婦要對雙方子女一視同仁,加強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創設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圍。
大s和汪小菲的離婚事件中,
最無辜的就是他們的孩子。
讓我們轉發這篇文章,呼籲更多人關注離異家庭和離異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