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始末

作者:兵夏333

公元907年,朱溫通過禅讓的形式奪取了李家的皇位,唐朝滅亡,後梁建立,後梁并沒有全盤接管唐朝的地盤,隻是接管了黃河流域最大的一塊,五代十國正式開始。

公元 923年,李存勖稱帝并消滅後梁,建立後唐。後唐從建立後皇位争奪就一直沒有停止,先是李嗣源(李克用養子)奉命鎮壓邺都兵變,和叛軍一起攻回洛陽,李存勖在混亂中被殺死,李嗣源登上皇位。李嗣源在位的時候,政局還算穩定,甚至還能夠開疆拓土。李嗣源死後,養子李叢珂城頭一哭,擊敗李從厚派來的軍隊,随後擁兵東進,又奪取了李從厚的皇位。李叢珂上位後争奪并未結束,隻是新的開始,下面石敬瑭閃亮出場。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始末

石敬瑭原本是隸屬于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帳下大将,也是李嗣源的女婿。想當初,李嗣源能夠奪得江山主要就是依靠女婿石敬瑭和養子李叢珂。李嗣源在位的時候,信任他們兩個,兩人都能受到重用。李嗣源一死,李叢珂上位,他就開始猜忌石敬瑭,即便是石敬瑭為了取得李叢珂的信任,幫助李叢珂除掉了李從厚這個後患,李叢珂依舊不是很信任他。最後,石敬瑭隻得裝出一副病态,麻痹李叢珂,在妻子李氏的斡旋下,石敬瑭才得以外放,仍舊擔任了後唐河東節度使一職。

石敬瑭擔任河東節度使後,李叢珂由于擔心石敬瑭擁兵自重、難于掌控,多次派人試探石敬瑭。沒辦法,石敬瑭還是反了,畢竟是一山不容二虎!得到石敬瑭占據晉陽進行謀反的奏報後,李叢珂馬上派張敬達率大軍進行圍剿。石敬瑭由于是反叛之初,實力還比較弱小,對付李叢珂有點力不從心,他就找來得力部下劉知遠商議,準備向契丹稱臣,借助契丹的力量來消滅李叢珂,進而登上皇位。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始末

時間緊急,石敬瑭于是派使者從晉陽出發,走小路求救于契丹,讓桑維翰寫了一道表章向契丹耶律德光稱臣,并且請求用對待父親的禮節來侍奉他,約定消滅後唐之後,劃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部下劉知遠勸谏石敬瑭說:“對契丹稱臣就可以,用父親的禮節去對待耶律德光有點太過分了。用豐厚的金銀财寶去賄賂契丹,自然是足以促使耶律德光發兵,不必許諾割讓土地,如果割讓土地的話,恐怕以後契丹要成中國的大患,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石敬瑭不聽,他表示時間緊急,顧得目前,顧不得以後了。于是表章送到了契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看了後非常高興,告訴他的母親述律太後,說最近做了一個類似的夢,這真是天意,于是耶律德光向石敬瑭寫了回信,約定到了仲秋時節,就會發動契丹全國人馬來支援他,請他做好晉陽的守城的工作。

有了耶律德光的意見,石敬瑭心裡也就有底了,于是他全力做好晉陽的防守工作,準備迎接耶律德光的到來。耶律德光果然沒有負約,九月份他帶領五萬大軍前來,在石敬瑭和耶律德光的聯合絞殺下,後唐失敗,李叢珂登上洛陽宣武樓自焚而亡,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曆史上可恥的兒皇帝誕生了。石敬瑭當上皇帝,取得中原後,如約割讓了幽、薊、雲、應等十六個州(燕雲十六州)給予契丹。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始末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對後世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直接導緻中原無險可守,五代十國至北宋、南宋費了很大力氣都沒能收回來,為後來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小插曲:想當皇帝的不止石敬瑭一個,當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許諾的時候,還有人也向契丹許諾了,那就是後唐幽州節度使趙德鈞。趙德鈞本來是受李叢珂的指令去圍攻石敬瑭的,但是趙德鈞對進攻石敬瑭一點都不感興趣,他一邊收編隊伍,壯大自己的實力,一邊派出使者去見耶律德光,他讓耶律德光立自己為中原的皇帝,請求契丹幫助并用現有兵馬向南平定後唐,與契丹約為兄弟之國,至于石敬瑭仍然讓他當河東節度使就行。耶律德光聽了後,擔心趙德鈞切斷自己的後路,對這個建議其實也有點心動。

石敬瑭聽到這個消息,開始坐不住了,感到很害怕,于是迅速派桑維翰去見耶律德光,桑維翰對耶律德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耶律德光沒有采納趙德鈞的意見。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始末

後記:石敬瑭不争氣,他的兒子倒是還蠻争氣。石敬瑭死後,他的養子石重貴即位,石重貴開始抛棄石敬瑭對契丹卑躬屈膝的做法,準備對契丹強硬。但是由于實力不濟,地方軍閥的不支援甚至反戈,石重貴和契丹耶律德光開戰後,很快戰敗被俘送往契丹。

石重貴雖然失敗了,但卻很有骨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