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應不會導緻類似于2020年3月的全球金融大動蕩。”12月1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讨會(第39期)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王晉斌代表課題組釋出報告時表示。
王晉斌解釋,一是居民和企業資産負債表品質比2019年、2020年好,雖然美國政府債務大幅增長,但違約的機率應該沒有;二是貨币政策轉向不代表流動性不充裕。與2020年3月之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相比,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是充裕的,流動性充裕就不可能有大的危機;三是高通脹存在不确定性。近期出現了通脹預期下降的情況,主要是由于運輸、供應鍊等方面出現改善,但是由于新病毒變種對供應鍊可能造成沖擊,未來通脹還是有一定不确定性;四是疫情的不确定性沖擊決定了美聯儲不會采取超出市場預期的緊縮辦法。TAPER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流動性與利率分離管理的特征,決定了國際金融市場應該不會受到流動性收緊和利率上揚的同時劇烈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上揚大機率将呈現出波動中的節制性上揚。
“今年全年美債收益率很難超過今年3月份的高點,美元指數走強并不具備中期基礎。如果美元指數不大漲,美元不持續走強,對外圍市場造成的影響相對要小很多。”王晉斌補充道。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教授說,進入明年會發現風險加大的情形,這種加大有很多在過去是沒有見到的,這既包括疫情沖擊,也包括在疫情沖擊下貨币政策整個的變形形成貨币政策、财政政策同進同退的局面,同時包括新的疫情的影響,特别是目前新的病毒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仍然是不确定因素,是以,明年是充滿風險的市場。總的來說,經濟明年會進入一種常态,增速會平緩,通脹水準會高啟,貨币政策轉向是大機率事件,轉向中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教授表示,美聯儲貨币政策是在調整階段中,但跟常态相比,美國貨币政策仍然處在比較寬松的階段,并且結合其他一些因素考量,美國經濟明年仍将溫和增長,美國貨币政策還是不會處在強力扭轉的過程中。是以,預期全年看,美國資本市場還是處于這種溫和上升的通道,從全年來看不是一個下行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雷達說,我認為有一些問題可能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經濟格局變動環境中是需要考慮的。第一,美國貨币供給量。擴表、量寬也好,從2008年開始已經做了好幾輪,世界經濟增長格局性變動還是出現了一些,最重要的是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經濟增速差距的缺口現在大大縮小,未來會不會出現發達國家又重新回到高增長,開發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出現進一步調整,是值得考慮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美聯儲貨币政策變化對開發中國家所産生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小觑的,這是一個變動。第二個非常大的變動是疫情。是以,從這兩個因素考慮,這次美聯儲的貨币政策方向性變化,盡管大家在判斷它可不可能發生這種變化,但一旦發生這種影響其意義是深遠的。而對亞洲闆塊的影響,結合疫情這次影響最大的,在世界經濟增長沒有出現全面複蘇的情況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上漲了。在這樣一種滞脹背景下,美聯儲貨币政策方向的調整和逆轉,可能會給世界經濟帶來經濟增長進一步的下滑,這種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亞洲闆塊層面影響有可能比在歐洲闆塊影響要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