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險科技平台水滴、慧擇前三季度首年保費大幅增長,強監管下股價均跌去約九成

記者 | 呂文琦 編輯 |

美股上市的保險科技平台水滴(WDH)和慧擇(HUIZ)相繼公布三季度資料。

水滴今年前三季度淨營業收入7.793億元,同比下滑9.7%;經營虧損為5.13億元,與上一季度相比減少37.1%;淨虧損為4.77億元,與上一季度相比減少27.3%。

慧擇今年前三季度營收12.69億元,同比增長52.46%;第三季度營收3.1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虧損1.28億元,同比止盈轉虧,去年同期淨利為546.9萬元。

前三季度,水滴旗下的水滴保平台累計實作首年保費收入144.64億元,同比增長37.5%,已超2020年全年。慧擇第三季度實作首年保費達5.1億元,同比增長42.7%,疊加上半年業績,慧擇今年三季度累積首年保費17.01億元,同比增長52.9%。

從首年保費成績來看,水滴與慧擇在保險業監管與壽險改革雙重壓力的大環境下,還是錄得較大增長。

保險業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作原保險保費收入3.65萬億,同比下降1.29%;而去年同期則同比增長8.44%。從人身險經營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作原保費收入2.77萬億元,同比下降0.13%,2020年同期同比增長7.37%。

盡管如此,水滴與慧擇的股價自年中以來都出現大幅下跌。截止發稿時,水滴股價為1.4美元,較發行價12美元下跌88%;慧擇股價為1.38美元,較二月份的年内盤中高點13.85美元,已跌去90%。

去年以來,網際網路保險正迎來一波接一波的監管規範。僅今年下半年,銀保監會就多次發文打擊網際網路保險亂象。

8月11日,銀保監會向保險機構等下發《關于開展網際網路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此次專項整治,主要針對網際網路保險産品管理、銷售管理、理賠管理、資訊安全等亂象頻發領域,重點整治銷售誤導、強制搭售、費用虛高、違規經營和使用者資訊洩露等突出問題。

10月20日,銀保監會釋出《關于防範保險誘導銷售的風險提示》,再次劍指長期以來投訴率居高不下的“誘導投保”問題。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險經紀也因為存在“首月/首期0元”“首月/首期3元”銷售保險産品的情況,被銀保監會處以100萬元罰款。

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業又迎來強震,銀保監會出台《關于進一步規範保險機構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大量未符合監管要求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尤其是分紅型保險在年底面臨下架,可線上銷售的保險産品數量大幅縮水。

在股價波動與接連而來的監管壓力下,分析師們依舊看好網際網路保險平台未來的表現。

彭博保險分析師Steven Lam指出,從長期來看,國内對網際網路保險産品的監管對網際網路保險頭部平台十分有利。對消費者更好的保護也有利于行業持續發展,可以鼓勵服務品質上的創新而非惡性競争。

各大券商也對水滴給予“買入”評級。美銀分析指出,公司長期看好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健康險市場的增長前景,水滴将從保險經紀人、線上平台和傳統保險公司獲得更多市場佔有率,未來12個月目标價為8.75美元。

高盛認為,水滴持續擴大和其他醫療服務者的合作,推動長期險保費增長,客戶忠誠度将進一步提升,未來12個月目标價為9.5美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