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古代最小的皇後應該就是漢昭帝的皇後上官姑娘無疑了,六歲的時候被立為皇後母儀天下,不過她的命運不怎麼好。雖然貴為皇後,又是輔政大臣大将軍霍光的外甥女,按理說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可命運多舜,上官姑娘十五歲的時候皇帝丈夫就駕崩了,轉眼間自己還是個孩子又變成了皇太後了。何況自己沒有孩子,連丈夫漢昭帝也沒有孩子,哪怕一個孩子也沒有。上官姑娘雖然少年守寡,不過後面的皇帝對她還算尊重,漢宣帝尊她為太皇太後,一直住在長樂宮安享晚年,活到五十二歲,最後跟漢昭帝合葬平陵。

小司馬令姬劇照
與上官姑娘遭遇有點類似的另一位小皇後是在幾百年之後的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她就是北周靜帝宇文闡的皇後司馬令姬。司馬令姬出自河内溫縣,沒錯,她的祖上就是晉朝的開創者司馬氏,南陽王司馬模的後人。他的父親司馬消難也是個人物,司馬消難是東魏權臣高歡的首席謀士司馬子如。由于高歡十分器重司馬子如,就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兒子司馬消難,後來就生下司馬令姬。
司馬消難自從稱為高歡的女婿後好運連連,高歡的兒子高洋在公元550年廢東魏皇帝自立,建立起北齊王朝。司馬消難就這樣成為了皇親國戚、驸馬爺。但好景不長,高洋後來喜怒無常,對宗室不放心,司馬消難被人誣告勾結宗室謀反。司馬消難害怕遭殃,就舉家逃亡北周。逃亡北周的路上雖然曆盡千辛萬苦,但被北周掌權者宇文護派楊忠(楊堅父親)派兵去迎接,司馬消難一家受到宇文護的關照,不僅封他為大将軍,還賜予荥陽公的爵位,可算是苦盡甘來。
司馬令姬就是在父親定居北周之後所生的,也許是自己最小的孩子,是以司馬消難對這個孩子特别喜歡。他給孩子取名"令姬"是對她充滿了期待,也為她将來能夠幸福快樂的過一輩子。
司馬消難就這樣在北周榮華富貴的生活了很多年,直到公元579年(大象元年),年僅21歲的北周宣帝宇文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不顧滿朝文武反對,竟然把皇位傳給七歲的皇太子宇文闡(靜帝)。自己當起了太上皇來,還自封為天元皇帝,他倒是快活逍遙了,可對于國家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宇文赟雖然荒淫無度,但對自己的兒子娶親這事倒是非常上心,經過甚至考慮,他標明司馬消難的女兒,跟自己兒子宇文闡差不多大的司馬令姬為皇後。周宣帝跟司馬消難聯姻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抗衡以楊堅為首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尤其是外戚楊堅本人。
北周宣帝宇文贊劇照
司馬令姬出身高貴,父親是名門望族,母親更是北齊公主,配自己的兒子宇文闡正合适,宇文赟對自己這個小兒媳婦也是一百個滿意。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這樣糊裡糊塗又風風光光的成婚了,一個龍袍加身,一個鳳冠霞帔,舉國同慶,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尤其是司馬令姬成為全天下女子羨慕的對象,司馬消難又轉化身份成為了北周的正牌國丈大人。
但好景不長,北周宣帝宇文赟在當了一年太上皇之後就駕崩了,權利落到大臣随國公楊堅手上了。楊堅對權力欲望僭越很久了,可算找到機會了,掌權之後的楊堅對宇文宗室揮起了屠刀,外戚們也不好過。楊堅是前國丈,司馬消難是現國丈,兩位國丈不對付,主要是司馬消難害怕自己遭殃。于是就暗中聯合手握重兵的尉遲迥密謀除掉權臣楊堅,為自己的女婿宇文闡"清君側"。可結果很無奈,司馬消難和尉遲迥加起來都不是楊堅的對手。
楊堅劇照
尉遲迥被殺,司馬消難跑得快,逃到南陳去了,幾次都能逃出生天,也是有本事。他倒是跑的快安全了,可女兒司馬令姬在皇宮裡面是跑不了的,她可遭了殃了,差點被殺了,幸虧有一人幫忙。此人就是司馬令姬的婆婆,當家皇太後楊麗華。說起楊麗華來絕對讓人肅然起敬,她是一位貞潔烈女,更是一位好母親。楊麗華是楊堅與獨孤皇後的女兒,是楊廣的姐姐,後來嫁給北周宣帝宇文赟,可宇文赟忌憚楊堅權威,時常遷怒楊麗華。楊麗華卻沒有小家子氣,而是十分大肚能容,自己隻生了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在宇文赟駕崩後将靜帝宇文闡視如己出,時刻關心保護他。
北周靜帝宇文闡劇照
自己的父親找不到司馬消難就跑後宮來收拾他女兒司馬令姬,此時的楊堅早已經是權侵朝野的權臣。就算司馬令姬貴為皇後也沒用,她就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險惡,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握在别人手上,這個人還是她的名義上的外國。楊堅要收拾她易如反掌,但皇太後楊麗華絕不允許楊堅對小皇後動粗,她擋在小皇後身前,指着父親說要是敢動皇後就先殺我這個皇太後。楊堅也隻好罷手,但并不代表楊堅就放過她,轉眼就把司馬令姬廢為庶人打入冷宮。司馬令姬也是可憐,七八歲的孩子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才兩年時間又變成階下囚,這太過于戲劇性。男權世界的女人,哪怕是母儀天下有時候也身不由己,尤其是失敗一方。
楊麗華劇照
《北史·卷十四·列傳第二·後妃下》:靜帝司馬皇後名令姬,柱國、荥陽公消難之女也。大象元年二月,宣帝傳位于帝,七月為帝納後為皇後。二年九月,隋文帝以後父奔陳,廢後為庶人。後嫁為隋司州刺史李丹妻,貞觀初猶存。
史書對司馬令姬的記載也就這麼多,可能是因為她不夠突出的原因,但結局還算不錯,後來嫁人了,還健康長壽,活到貞觀時代。她丈夫北周靜帝就沒這麼幸運了,才當了兩年多皇帝就被外公楊堅篡位了,又過了一年突然暴斃。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突然暴斃誰會休息,這是被斬草除根了,可能因為司馬令姬隻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又是被廢為庶人打入冷宮的皇後,對剛建立的隋朝沒有什麼威脅,是以逃過一劫。
雖然後來史書對司馬令姬的記載不多,但結局還算完美,史書隻記載了她的丈夫是隋朝司州刺史李丹,也沒有記載他們有沒有孩子,但司馬令姬活到唐朝李世民登基初期還健在。隋朝司州刺史官職并不小,司州最開始是北魏孝文帝準備遷都洛陽的時期設定的官署,治所在洛陽,隋朝延續了此官署。應該跟漢朝的司律校尉差不多,屬于兩千旦高官,也可能跟後來的直律總督差不多。
李丹在史書上也并沒有記載,但可以做個猜測,李丹很可能出自隴西李氏,這可是最為高貴的門閥士族,要不然也不可能做到隋朝司州刺史。司馬令姬嫁給他也是門當戶對,何況是嫁給李丹為妻的,妻的地位在古代是十分高貴的,尤其是名門望族。以司馬令姬的高貴身份,想必李丹不會虧待她,甚至很恩愛也不一定。
司馬令姬活了多少歲?大象元年,也就是公元579年她嫁給七歲的周靜帝,兩人應該差不多年紀。直到貞觀初期(627年為貞觀元年)依舊健在,從579年到627年之間是四十九年,加上做皇後那年七八歲左右,也就是說到貞觀元年五十六七歲了。書上記載是"貞觀初猶存",應該是在六十歲以上,在古代六十歲就是花甲老人了。
司馬令姬經曆過風風雨雨,甚至血雨腥風,國破家亡,成為亡國棄婦,但她并沒有止步,隻要活着就還有希望。縱觀她的一生雖然算不上可歌可泣,但也在年少時經曆了大起大落,不過好在長大後嫁了個好人家,壽終正寝,這也是不幸中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