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因為狄仁傑位高權重,又經常擁有便宜行事之權,于是觀衆們便将狄仁傑戲稱為“常務副皇帝”。
而曆史上的狄仁傑,雖說沒有電視劇裡演繹的那麼誇張,但也絕對是權掌中樞、萬人敬仰的大人物。畢竟同鳳閣鸾台平章事,再加内史一職,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影響國家和朝廷的政策了。
能夠成為宰相,狄仁傑的個人能力無疑是十分優秀的。但也必須要知道,在封建時期,能夠讀得起書,步入仕途又能較為順利的,多多少少都需要家族勢力的幫襯。從這也能看出,狄仁傑能有後來那麼高的成就,他的家族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狄仁傑的父親,名叫狄知遜。因為家境優越,是以從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也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起點就是從六品下的東宮内直郎,負責掌管太子東宮的符玺、傘扇、幾案、服飾等事情。
在太子東宮待了幾年,狄知遜就被調到鄭州擔任司馬參軍,同時還兼任鄭王府兵曹參軍。後來又曆任梁州都督府錄事參軍、越州剡縣縣令、華州鄭縣縣令,最終官至夔州都督府長史。
唐朝的行政區劃,分為道、州、縣。道就相當于現在的省,州就相當于現在的市。而州長史一職,就相當于現在的常務副市長,副廳級幹部了。
自己的父親是副市長,這對狄仁傑後來的人生道路,絕對是起到非常大作用的。
除此之外,狄知遜還有四個哥哥。因為年代過于久遠,導緻很多曆史資料的缺失,是以就隻能查詢到狄知遜兩個哥哥的曆史記載。
狄知遜的哥哥狄知本,最終官至營州司馬,論職能相當于現在的市軍分區司令員,大校軍銜。狄知遜的另一個哥哥狄知儉,也擔任過江陰縣令,放到現在那也是縣長級别,屬于正處級幹部。
雖說狄知遜還有兩個哥哥的情況如今無法查詢到,但他倆的成就也肯定是遠超絕大多數人。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再加上狄仁傑聰明睿智,後來他能成為宰相那也不足為奇。
再來說說狄知遜的父親,也就是狄仁傑的爺爺狄孝緒。
早在隋朝的時候,狄孝緒就已經是新豐縣長了。再到唐朝的時候,狄孝緒又擔任過行軍總管、大将軍、尚書左丞、使持節汴州諸軍事、使持節澧州諸軍事、澧州刺史、金紫光祿大夫,還擁有爵位臨颍男。
行軍總管,是戰争時期某一路軍隊的統帥,麾下怎麼說也有個數萬人。
使持節汴州諸軍事,使持節澧州諸軍事,這就意味着汴州、澧州這兩個地方的軍政大權全部在狄孝緒的手上,什麼軍事、吏治、司法等大小事務,全部都是由狄孝緒說了算,也隻有皇帝十分信任的人才能擁有這項權力。
尚書左丞,負責尚書省的各項政務,隻有遇到大事情才需要告知尚書仆射。同時尚書左丞還分管着吏部、戶部、禮部,甚至還負責監察禦史台。這幾個官職要是放到現在,那絕對是副國級幹部。
金紫光祿大夫,這是文散官,屬于正三品。要知道即便是狄仁傑,後來也不過是銀青光祿大夫。
除此之外,狄孝緒還擁有爵位。雖說隻是個男爵,但也讓他邁入貴族的序列了。
從狄孝緒所擔任的這些官職上看,他的成就絲毫不低于狄仁傑。也正是狄孝緒打下了這麼好的基礎,狄知遜乃至狄仁傑,也才能有後來的成就。
如果再往上追溯,那又可以看到許多勳貴。狄孝緒的父親狄進,擔任過北齊的建州司馬。狄進的父親狄湛擔任過西魏的将軍,也擔任過東魏的永安鎮将,還擔任過北齊的安西将軍、泾州刺史,同時還被授予了子爵。
狄仁傑是真的家世顯赫,世代為官。
憑借着先祖打下來的基業,再加上自己也确實能力十分優秀,狄仁傑步入仕途後,最終官至内史,成為宰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說是宰相,但狄仁傑也隻是正三品。在這之上,還有許多二品、一品的官職。
那麼狄仁傑為什麼隻是個三品官員呢?這就需要說到唐朝的官員品級制度了。
在唐朝,官職最高的便是正一品,如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在這些官職中,天策上将那想都别想,畢竟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擔任過的官職。
至于三師和三公,那都是榮譽性的官職,都屬于虛職,沒有什麼實權。同樣的,從一品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這也是虛職。換句話來說,朝廷還需要狄仁傑去辦事呢,如果真的讓狄仁傑來擔任這些虛職,那狄仁傑留下來的工作誰去負責?
也是以,這些正一品和從一品的官職,狄仁傑就無法擔任了。
正二品官職呢,有尚書令、大行台尚書令這兩個。但很不巧,李世民也擔任過這兩個官職,是以其他人也就不要想了。
從二品官職中有尚書左右仆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府牧、河南府牧、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這些官職,要麼是虛職,要麼就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而狄仁傑向來是手握實權,再加上他是京官,自然而然地就跟從二品無緣了。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狄仁傑就隻能官居三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