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作者:鳳凰衛視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20年前“一錘定音”

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43個成員

20年間

中國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

20年後

中國率先準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

世界最大自貿區即将啟航

20年風雨

中國經濟到底經曆了怎樣的發展曆程?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又在哪裡?

本期《大新聞大曆史》為您講述

中國入世20年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入世以來,中國深化改革開放,不僅成功完成早在入世之初做出的承諾,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很多其他領域做出的超額貢獻。商務部釋出的資料顯示,入世以來,中國利用外資從2001年的468.8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43.74億美元。過去20年間,世界貨物貿易總額差不多将近翻了一番,其中中國貨物出口增長了7倍多,中國貨物進口總額也增長近6倍。中國是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是拉動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新冠疫情沖擊全球。前些天,世貿組織宣布,由于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傳播,是以無限期推遲WTO第12屆部長級會議。部長級會議是WTO最高決策機構,通常每兩年舉行一次。“奧密克戎”一來,部長級會議告吹。要知道,這已經是第12屆部長級會議因為疫情第二次延期了。本來,會議應該在2020年6月舉行。由于遇到新冠疫情,會議不得不推遲了一年半。現在不得不再次推遲。WTO、世界貿易組織,它的職能就是調解各國的貿易紛争。WTO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1948年由23個國家簽署成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中國還是原始締約國之一。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還在歐亞大陸、非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上熊熊燃燒的時候,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在考慮重建戰後世界經濟貿易秩序的問題。1948年4月21日,彼時的蔣介石政府簽署關貿總協定,臨時适用協定書,與23個國家成為了GATT創始成員,并從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為關貿總協定締約方。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此後不久,新中國成立,由于台灣無法履行總協定規定的義務,世界上半數以上的國家疏遠台灣,并且台灣當時尚無大量工業品出口,與其被驅趕,倒不如主動退出。1950年3月6日,台灣當局由其聯合國常駐代表,以中華民國的名義照會聯合國秘書長,私自單方面申請退出關貿總協定。1971年11月16日,第27屆締約國大會,根據聯合國大會決定,取消台灣的締約國大會的觀察員資格。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著名的2758号決議,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在其他國際組織的席位很快被恢複了,然而中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的席位仍然空缺着,作為主權國家處在關貿總協定之外,是一個令人尴尬的現實。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1982年11月,中國政府代表團首次以觀察員身份列席了GATT第38屆締約國大會,随後經貿部、外交部、海關總署聯合組成了一個GATT考察組,前往正在實作改革計劃經濟的匈牙利、南斯拉夫以及與中國同屬開發中國家的巴基斯坦考察。考察的結論令人振奮,複關利大于弊。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1986年7月10日,中國常駐代表團成員錢嘉東把濃縮成340個英文單詞的照會遞交給了關貿總協定,從此中國複關程式正式啟動。這一天是中國15年入世曆程的起點。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入世之路

1997年克林頓政府開始重新定位世界政治格局。将中國視為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美的入世談判由此加快了步伐。

1999年2月派财政部副部長薩默斯率團來到北京,與中國開始正式談判。

1999年4月8日,朱镕基訪美,推動中美談判進入高潮,中國準備加入WTO做出最大的讓步。

1999年4月10日,中美簽署中美農業合作協定,并就中國加入WTO發表聯合聲明,美方承諾堅定的支援中國加入WTO。

1999年11月15日,中美雙方在北京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協定,取得了雙赢的成果。

2001年11月10日,世貿組織第4次部長級會議在多哈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石廣生莊嚴的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檔案。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上司人會議以視訊方式舉行,會後東盟十國和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共十五個亞太國家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有分析認為,如果RCEP與中日韓自貿區進展順利的話,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時間,全球經濟将會進入一個“亞太時代”或者“亞洲時代”,亞太地區将成為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亞洲會越來越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産鍊、供應鍊、消費鍊疊加的區域。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目前,中國與RCEP成員貿易總額約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RCEP一體化大市場的形成,将優化中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資布局。而且,業界也在期待,RCEP能夠會減少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使得美國在經濟和戰略上對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受到限制。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近年來,中國進口産品主要分為三類:中間品、資本品和消費品,其中,中間品是指原材料、燃料等。東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從東盟十國進口的商品中,生産所需的原材料占到大部分,從澳洲進口商品中,鐵礦石和羊毛等能源和原材料類也占了很大部分,RCEP簽訂後,貨物貿易零關稅産品數 整體上超過90%。進口原材料價格的降低,将很大程度降低中國企業的生産成本,同時有助于擴大中國的出口市場空間。RCEP對于中國而言,在滿足國内進口消費需要的同時,還能強化亞太區域内的産業鍊、供應鍊,為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撐。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簽署RCEP,誰壓力最大?拜登壓力最大!

拜登曾表示,如果美國不制定行為規則,中國就會制定。的确,拒絕經濟全球化、撕毀巴黎協定、退出WTO,你看看美國都幹了些什麼?中國在積極前進,美國卻在倒退。拜登希望重返亞太,他認為,雖然TPP不是一個完美的協定,但它是各國團結應對中國的好辦法。然而,在“美國優先”單邊主義的荼毒之下,拜登面臨很大的國内政治阻力。德國媒體評論說,RCEP的簽署“教訓了主張保護主義的特朗普,最大的輸家是美國”。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退出TPP并置身RCEP之外,意味着、當亞洲制定自己的貿易規則時,歐盟和美國這兩個傳統貿易超級區域,都沒有任何發言權。

如今正逐漸變成“局外人”的美國,要想加強與地區的經濟聯系,重新加入CPTPP是一個絕佳途徑。但拜登還不太可能将重返CPTPP作為優先任務,因為他必須優先應對疫情。

焦頭爛額的拜登政府現在還顧不上CPTPP,而中國已經公開表态,希望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如果中國加入了CPTPP,那麼,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圈,RCEP和CPTPP,都将有中國,卻沒有美國。美國,自己把自己排除在了亞太地區之外。

這真是,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12月5日 晚19:15

大新聞大曆史 為您講述

從WTO到RCEP,中國産業政策的未來在哪裡?

編輯:paulin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