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公衆号:聽潮觀書
舊荒誕的遺址新喜劇的未來
寓言諷刺幻想玩笑
荒誕黑色喜劇現實科幻
真正的諷刺是生死無謂的諷刺
諷刺小說,就是抽幹沼澤地的藝術
《收藏家》
耐心看完,你一定有更多收獲
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作者:譚越森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簡介:《收藏家》是譚越森短篇小說集,這部作品以其一貫的冒險精神,展現了遼闊的叛逆和展示綜合文體的能力。他的小說是世俗的,也是反詩性的:《雪一樣不存在的城市》是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反烏托邦小說;《壞種老頭》以俏皮的語言、玩笑的戲谑,記錄了一個特定時空的悲慘往事;《少年》則通過辛辣的諷刺,摧毀了精神的烏托邦和虛假的詩意的居處。
在普遍流行苦咖啡文學的時下,《收藏家》提供了另一種文學視域,一種新的可能性。無論是文本的開拓性,還是小說風格的多樣化,從戲谑到諷刺,從嚴峻到荒誕,從現實世界到軟科幻,他的語言幽默、幽冷、幽暗,猶如在穿越層層迷陣中尋找真實的審美向度。
内容試讀
收藏家:
我站在荒漠,朝着黃沙堆撒了一泡尿。滋起沙土冒了一小陣蒸汽,遼闊的地平線晃動着,扭動着,生氣勃勃,我分明感受到自己的尿氣裡有種畜生的味道,這讓我十分振奮。不遠處,一座座汽車壘起來的龐大公墓群隐隐約約地現身,當我每走一步,就能得到一座公墓群的輪廊,更加讓我興奮不已。這裡是全球集中的污人居住地。高智民稱居住在這裡的人為污人,當然也包括我在内,一個異端分子,被驅逐者,現在正在投靠污人,也談不上是投靠,因為我很明白,我與他們并無不同之處,本來就是一回事兒的人。我在到達之前,已經做好了決裂之選,生死無憑,隻能聽天由命罷。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吊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我一無所有,除了懷裡揣了本破書——《莊子》外,雙手空空,一個人走了這麼多天,渾身發臭。我聞到前方一股惡心腐臭,仿佛與我身上的氣味暗暗押韻。那氣味還夾雜着一些莫名的像是工業塑膠燃燒的氣味,嗆人鼻息。
“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天色渾濁不堪,像股陳尿,泛着污黃色,我念着莊子這句話,是因為就要見到老張了。
一輛載着七八個人的綠色吉普車馳了過來。從車上跳下一個身材中等的中年男人,胡子拉碴,穿着土黃色的迷彩服。他一見到我,露出滿嘴黑牙。不錯,他就是老張,我們污人反抗軍首領。我沒有想到,他能來親自迎接我這個流浪漢,心裡十分激動。
——一切都是他們逼的,把我們趕到死人地。沒有能源,沒有網絡,什麼都沒有,除了死人,那些廢爛汽車上的屍骨,我們和他們的親人皆葬于此。老張說道。
——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對抗他們的暴政。那些高智民,随意改變基因進而變得強大又冷血的一群畜生。
——他們胸膛裡裝的一定不是人心,一定不是的。如果是,他們為何不把我們當成人看?哪怕當一點點的人看也好。
我一邊聽着老張說話,一邊看着車窗外。那些一堆接着一堆的汽車墓群,鏽迹斑駁,品牌不同,車身顔色各異,一個接着一個折疊或焊接而壘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造型怪誕,或中規中矩。那些以前載過很早的人,馳騁過這個獨立星球任何一個地方的車輛,如今全然沉寂,全都變成了廢品,變成了一個個骨灰盒,裝着死人屍骸(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幾個或一個、混雜一起的、拼湊在一起的人體骨骼)的棺材,結構恢宏的體系。墓群有高三十米或五十米,也有高過百米的。我看不到盡頭,這幅龐大的景象,簡直無與倫比。但我能感受到那裡面的死靈像活物,有種說不出來的恐怖氣息,就像進了死神的領地。絕望或者别的,或者沒有别的。
——他們胸膛裡裝的一定不是人心,一定不是的。如果是,他們為何不把我們當成人看?哪怕當一點點的人看也好。老張重複着這句話。我看到他的臉色如同排便困難時憋出的痛苦可憐相,而目光散亂,又像個孩子。
車的速度緩慢下來,墓群越來越密集。有街道了,許多人站在街旁在看着我們。看來,我們這輛車可能是公墓裡為數不多的能行駛的車輛——我沒有看到其他能動的。汽車繞來繞去,像在黑沉沉的大都市中穿梭過。偶爾能看到燈光,但很少,還有零散的小火堆,以及玩耍的小孩子們。車接近他們時,他們大喊:“老張,老張來了。”公墓中的建築物大部分場域是黑魆魆的,高大的黑,以及屍臭味。到處散發着陣陣濃郁的屍臭,像是排洩物。人死了,也許就是一種排洩。
更為龐大的建築群,應該是汽車墓群聳立眼前。我擡頭望上去,一堆漆黑入雲。一百米高?兩百米高?老張看着我歪着脖子,笑眯眯地說,在我們汽車公墓裡,這是的,足有五百米高,沒人數得過來是由多少輛汽車壘起來的。“是不是?”老張問他左邊的一個“戰士”,那個戰士連忙點點頭,回複道:“我小時候就在這裡數,一直數,數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超一号到底是由多少輛車壘起來的。”
作者簡介
書籍作者/ 譚越森
譚越森,男,七十年代出生。他的小說介于貝克特與卡夫卡之間,小說先鋒特征被喻為“舊荒誕的遺址與新喜劇的未來”。
||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資訊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我将及時處理以保障雙方權益。
觀看往期精彩請點選下方藍字:
如何面對孤獨?也許這兩個啞巴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示
卡森·麥卡勒斯:文藝教母,震撼世界文壇的半世紀孤獨
20世紀中文小說經典:無法歸鄉的年輕人,這是一首理想主義者的靈魂哀歌
陳映真:台灣的“左眼”,他的理想主義獻給了中國
目前自己在做公衆号,整理國内外的精品書籍和作家資料與各種書店
關注微信公衆号:
每天更新推薦書籍書店和相關作家的資料
希望大家給個關注和點贊以及評論分享
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