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家宋徽宗被虜北狩路上該是什麼心情,一首詞作,可見一斑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入汴梁,虜獲徽欽二宗及大量宗室和後宮人員,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宋徽宗趙佶不能說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但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家,書法上以“瘦金體”名錘青史,畫作上亦有十幾副畫作流傳于世,還在園林設計,茶藝上深有造詣,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最具藝術才情的皇帝。

藝術家宋徽宗被虜北狩路上該是什麼心情,一首詞作,可見一斑

得知金軍南下,宋徽宗深思熟慮之後禅位給太子趙恒,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後欽宗深入金軍大帳談判被扣押,金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北宋王朝權貴一鍋給端了,宋徽宗于是就和幾十萬奴隸押往東北,北行路上徽宗是一步三回頭,心情是崩潰的,回首往事如煙,唏噓不已,未來不可期啊,恰逢路上見到杏花綻放,于是寫下了下面這首詞作: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北宋 · 趙佶

裁剪冰绡,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 新樣靓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藝術家宋徽宗被虜北狩路上該是什麼心情,一首詞作,可見一斑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 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這首詞上阙寫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先是把杏花美景濃墨重筆描繪一番,借喻徽宗昔日美好藝術生活,上阙景剛寫完就感歎杏花雖美,但無情的風雨将它摧殘,就如同我絢爛的人生戛然而止了,内心愁苦啊,我那宮城在一斜晚霞中已經落寞成什麼樣了啊?

下阕直抒胸臆,我這離恨滿滿,杏花樹上那一對濃情蜜意的燕子能懂啥,去路遙遠,天寒地凍,滿布荊棘,誰知這幫野蠻的金人要把我弄到什麼鬼地方,我看除了做夢,再也回不去了,可是最近連夢都麼了。

全詞通過寫杏花的凋零,借以哀傷自己悲苦無告、橫遭摧殘的命運,後來徽宗仍在北境活8年之久,慘遭羞辱,抑郁而終!

藝術家宋徽宗被虜北狩路上該是什麼心情,一首詞作,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