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作者:集影齋

照片版權屬于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注也是引用新華社,略有删減。媒體類平台轉載需經本人同意方可!

編輯不易,若君喜歡打個賞!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新街口街景 1956年 孫振攝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解放軍在珠江路一帶打掃街道 1958年 李子偉攝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楊春敬攝

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3年4月1日為南京市的兒童們成立了一所規模很大的兒童醫院。每天都有數百個兒童來到這裡診病和做健康檢查。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3年 劉琪攝

公私合營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南京廠基本建設工程正在進行。這是鉛工正在檢查完工後的蛇形管子。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 陳之平攝

南京工學院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建立的一所新型的多科性高等工業學校,為國家培養重工業、輕工業和基本建設方面的各種進階技術人才。全校共分7個系,有教師360多人,學生2500多人。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 何克辛攝

南京市體育運動委員會、南京市教育局、青年團南京市委員會、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機關聯合在紫金山靈谷寺附近舉辦軍事野營,有2000個南京市大、中學生輪流參加野營生活。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觀衆在參觀全省綠化模型 1956年 許碧華攝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陳永康(右前第一人)在向觀衆介紹他們合作社水稻的豐産經驗

江蘇省為加強農業先進生産經驗交流,推動全省的農業增産運動,在南京舉辦的農業展覽會1956年2月7日正式展出。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 劉琪攝

南京罐頭食品廠完成了全國罐頭食品業競賽的品質名額,全部出廠産品都達到了一級名額。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 汪文華攝

南京有線電廠正在積極為九個省市教育訓練電訊工業人才,450多名外地來的學員都被安插在工廠主要工廠中的房間裡,既學理論,又學操作方法,并有專人包教,使學員們盡快地掌握技術。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許碧華攝

至1956年1月17日,南京全市私營工商業已全部實行了公私合營,手工業已基本上實作了合作化,郊區農民也轉入到進階社。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 許碧華攝

被準許公私合營的南京29家私營食品廠組成的公私合營南京食品廠,正在加緊生産各種美味的點心、糖果,供應人民春節需要。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南京硃硃巷國小的六年級學生正列隊前往南京郊區近華農業社 1957年 許必華攝

南京市各國小開始定期地帶領兒童到農村進行勞動,以教育兒童們熱愛農業生産,熱愛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開幕式上表演團體操 1957年 劉東鳌攝

1957年全國田徑運動會在南京舉行。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汪文華攝

南京鐵路區職工們在1958年10月27日創造日渡車1403輛紀錄。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 汪文華攝

南京許多醫院的醫生和護士250多人攜帶了巨幅圖表、顯微鏡和藥品,深入居民住宅區宣傳除四害。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每天打掃街道三次,每個月有四個衛生突擊日 1958年 丁峻攝

南京五老村是一個棚戶區,解放前每逢陰雨便臭氣熏天……1952年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五老村得到了全國甲等衛生模範的光榮稱号。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 汪文華攝

南京市郊十月人民公社幼稚園在嚴冬來臨前夕,修整了房舍和添置了防寒取暖裝置。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 丁峻攝

南京郊區江東人民公社的社員們把門前屋後、道路河畔,打掃一清。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南京化工廠黨委重視職工業餘教育,建立了從掃盲班到夜大學的一整套業餘教育組織。職工們除堅持每周八小時的正課學習制度外,還抓緊工作間歇時間進行學習。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南京無線電廠舉辦了一所職工業餘學校,全廠90%以上的勞工入了學,學生上課率平均為80%左右。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63歲的雲錦老藝人張福永(右二)1959年 汪文華攝

到1958年底,生産雲錦的織錦機子發展到562台,織錦勞工近2000名,南京雲錦重制光彩。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 成林攝

南京鋼鐵廠一号高爐在11月20日正式投入生産。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 陳田攝

于1958年年底動工興建的南京熱電站工程進展迅速,職工們正熱烈地展開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

南京市五十年代老照片

南京肉類聯合加工廠大力增産家禽,供應市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