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作者:電影榨汁

電影《黑天鵝》就像芭蕾舞演員的足尖,外表光鮮亮麗,背後卻争議不斷。

關于《黑天鵝》的第一層争議,與電影中主角和替身的沖突如出一轍。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衆所周知,芭蕾舞演員台上光鮮,台下的訓練極其艱苦漫長。

他們大都從幼年開始練習,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最終成為職業演員。

娜塔莉在《黑天鵝》中有大量的芭蕾舞蹈動作,還有超高難度的連續“揮鞭轉”。

雖然她小時候也學過芭蕾舞,影片開拍前還自掏腰包訓練了很久,敬業和努力都無可挑剔。

但這些訓練更多是對形體的塑造,想在一年多時間達到專業舞者的水準,根本不可能。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娜塔莉·波特曼練習芭蕾舞

向媒體爆料的人正是《黑天鵝》中娜塔莉的替身演員莎拉·萊恩。

莎拉·萊恩是美國芭蕾舞劇院(ABT)的獨舞演員,4歲開始練舞,一路披荊斬棘,獲獎無數,才跻身于美國最頂尖的芭蕾舞劇團的主角。

電影《黑天鵝》上映7年後,她還晉升為這個劇院的首席舞者。

因為技術過硬,而且相貌也和娜塔莉有幾分相似,是以她被選中成為電影《黑天鵝》中娜塔莉的主要“舞替”。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知名芭蕾舞演員莎拉·萊恩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莎拉·萊恩替身照

本來在電影拍攝中使用替身這種現象很常見,例如武打動作、特技、裸戲等等都需要替身。

而替身演員也都很清楚自己工具人的身份,很少有人跳出來和明星争功。

那麼為什麼唯獨《黑天鵝》的替身要出來指責這部電影呢?

如果排除故意炒作的因素,最大原因就在于娜塔莉憑借《黑天鵝》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獎影後。

《黑天鵝》裡的舞蹈戲對當年最佳女主角的其他幾位候選人都有碾壓式的優勢。媒體宣傳和觀衆也都認為片中的芭蕾舞動作都是娜塔莉親自完成的,這是她獲得那一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重要因素。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娜塔莉憑借《黑天鵝》獲得第83屆奧斯卡影後

無論是制片公司、導演,還是電影的編舞(後來娜塔莉的丈夫)以及娜塔莉本人,都宣稱電影中絕大部分舞蹈動作是自己親自完成的,并對替身演員莎拉·萊恩隻字不提或低調處理。

娜塔莉在奧斯卡獲獎感言中感謝了很多人,但唯獨沒有感謝她的舞替莎拉·萊恩。

電影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燈的從業人員還和莎拉提前打招呼,讓她在奧斯卡頒獎禮結束之前不要接受任何采訪。

這樣一位芭蕾舞界的名角,在電影演職員表裡僅留下一個“特技演員”的頭銜。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另外在奧斯卡頒獎禮前幾天,一支關于《黑天鵝》女主“換頭”特效的視訊突然被封殺。

各種關于替身的消息被封鎖,原因很明顯,其實就是片方為了沖擊奧斯卡獎,是以不容許任何對電影的質疑。

對此率先提出異議的是美國《舞蹈雜志》的主編溫迪·佩隆,她寫了一篇質疑《黑天鵝》舞蹈的部落格文章。

随後替身舞者莎拉也接受了包括《舞蹈雜志》在内的多家媒體采訪,揭秘自己作為娜塔莉替身的拍攝過程。

莎拉·萊恩說全片隻有5%的舞蹈動作是娜塔莉本人演的。

這個爆料對電影來說極為緻命,相當于影片最大的噱頭和獲得奧斯卡獎的原因都是假的。

根據莎拉·萊恩的說法,拍攝《黑天鵝》時她做了全部的舞蹈動作,并和娜塔莉交替拍攝。

拍攝娜塔莉的鏡頭隻有上半身和臉部特寫,拍莎拉的部分是遠景和全身鏡頭,以及腿足動作。

這樣做本來并沒有什麼不妥,隻是片方極力掩蓋莎拉的貢獻,引起了她和舞蹈專業領域人士的不滿。

對這件事的回應,片方一方肯定都站在明星這邊。

娜塔莉本人隻回應說自己完成了電影中的全部動作,并感謝莎拉·萊恩的工作,并拒絕用代理人的方式撰寫文章回應。

劇組中還有一位重要的芭蕾舞專業人士,就是飾演王子的男演員本傑明·米派德。

他同時也是本片的編舞,之前任紐約市芭蕾舞團的獨舞演員和多家舞蹈機構的編舞、舞指。

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在拍攝《黑天鵝》期間成為了娜塔莉的男朋友,後來又和娜塔莉結婚并生了兩個孩子。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黑天鵝》主演、編舞,娜塔莉後來的丈夫本傑明·米派德(左)

如果把兩人的關系與電影制作上映的時間結合起來看,娜塔莉和本傑明是在2012年8月正式舉辦婚禮,而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阿列夫出生在2011年。

奧斯卡獎頒獎禮一般是在每年的2月底舉辦,2011年2月底娜塔莉挺着大約6個月大的孕肚領取了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在北美公映的時間是2010年12月,兩人的戀情相當于貫穿整個拍戲期間,娜塔莉在電影上映前懷了孕,而且是未婚先孕、奉子成婚。

此前娜塔莉也和圈内的許多明星傳過绯聞,但他們都沒有成為娜塔莉的歸宿。最終在拍攝《黑天鵝》過程中和自己的工作搭檔産生了真情,并一直維持婚姻關系至今。

由此可見,娜塔莉對這部電影用情之切,以及投入之深。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娜塔莉和丈夫本傑明

雖然本傑明也是專業舞者,但他和娜塔莉有一層更親密的關系,肯定也站在她這邊,更不可能幫着莎拉·萊恩說話。

他在接受《洛杉矶時報》采訪時回應說,莎拉·萊恩隻做了步法和揮鞭轉,還有一個對角線移動,其他85%的舞蹈動作都是娜塔莉親自完成的。

而且片場還傳出娜塔莉和本傑明聯合起來打壓莎拉的八卦。

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則擺出資料,他讓剪輯師數過,全片共有139個舞蹈鏡頭,其中有111個都是娜塔莉本人,而隻有28個是莎拉·萊恩,也就是相當于80%的舞蹈鏡頭都是娜塔莉本人。

導演阿倫諾夫斯基承認片中有兩處比較長的舞蹈動作确實用到了換臉特效,但這也隻占全片舞蹈戲份的10%而已。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黑天鵝》換頭特效

總結來說,片方和替身莎拉·萊恩産生争議,源于二者的專業角度不同。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視聽魔術,把主演的臉和替身的動作肢體組接起來,形成最終我們看到的完整的舞蹈動作。

而作為專業舞者來說,在拍攝過程中完成了全部的舞蹈動作,貢獻了自己的專業性,但最終功勞卻被片方全部抹殺,全記在明星頭上,心裡肯定會産生極大的不平衡。

除了替身質疑,關于《黑天鵝》的第二層争論則集中在,這部電影到底算不算抄襲了今敏的神作《未麻的部屋》。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今敏導演處女作《未麻的部屋》

導演阿倫諾夫斯基在談到創作《黑天鵝》的靈感來源時,說這個想法首先源自小時候他姐姐每天在學校練習芭蕾舞。

早在《黑天鵝》上映前10年,也就是阿倫諾夫斯基的成名神作《夢之安魂曲》上映那年,他就構思了一個關于芭蕾舞演員和替身的故事,但這個劇本一直沒有成熟。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黑天鵝》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随後他又拍了《珍愛泉源》和《摔角王》兩部電影,同時也一直在醞釀“黑天鵝”這個故事。

阿倫諾夫斯基把《黑天鵝》看作是《摔角王》的姊妹篇,因為這兩個故事都講了一種表演職業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孤獨。

阿倫諾夫斯基還說《黑天鵝》的劇本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說《替身》,以及波蘭斯基的電影《怪房客》和《冷血驚魂》的影響。

小說《替身》講了一個聖彼得堡的低級官吏雅科夫,一直掙紮着想出人頭地。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一開始雅科夫和這個替身以朋友身份相處,還不錯。

但這個替身比他本人更油滑、更善于社交,而且也更有魅力,并且逐漸接管了雅科夫的生活,最終導緻雅科夫看到無數個自己,精神失常而被關進精神病院。

從這篇小說的故事梗概來看,《黑天鵝》的确像是改編了《替身》,隻是把主角從一個不得志的小官吏換成了一位渴望成功的芭蕾舞演員。

但很多電影專家和影迷在看完《黑天鵝》後發覺,這部電影卻與鬼才動畫大師今敏的處女作《未麻的部屋》高度相似。

這兩部電影都講了一位女演員被壓力逼瘋的故事,而逐漸幻想出一個替身。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不僅概念類似,從橋段設計,到分鏡,再到一些細節也都驚人地相似。

例如未麻英文名是Mima,而《黑天鵝》中娜塔莉飾演的主角叫Nina,名字隻是減去一個n。

《未麻的部屋》中的戲中戲叫《雙重束縛》(Double Bind),《黑天鵝》的戲中戲是《天鵝湖》,講的也是替身的困境。

《黑天鵝》中的女主要突破自己放不開的性格,而未麻面對的也是轉型演員後的大尺度戲。

還有女主精神恍惚,在地鐵反光裡看到自己的替身幻象,以及一堆畫像動起來笑的鏡頭。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黑天鵝》和《未麻的部屋》相似鏡頭很多

這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

但就像諾蘭不承認《盜夢空間》酒店走廊那場戲借鑒了今敏,面對如此多的相似之處,阿倫諾夫斯基竟然也稱沒有受到《未麻的部屋》的影響。

其實他早就看過《未麻的部屋》,而且他還和今敏還見過一面。

在成名作《夢之安魂曲》中,阿倫諾夫斯基就對《未麻的部屋》裡的一個鏡頭進行了複刻式緻敬。

經典電影《黑天鵝》背後的争議

兩人在相見時商談的其中一項内容,就是阿倫想買下《未麻的部屋》的改編權,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這項交易并沒有完成。

也就是說,無論是《夢之安魂曲》裡的那一個鏡頭也好,還是《黑天鵝》的整體相似度,其實都沒有正式得到《未麻的部屋》的版權。

今敏在2010年英年早逝,《黑天鵝》在創作上這種種争議也成為影史的一個懸案。

不知道在你心目中《黑天鵝》到底算不算一部經典之作?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