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進行時:“五項管理”工作的芙蓉表達

作者:芙蓉釋出

手機能不能帶進學校?孩子的睡眠時間如何保障?作業寫不完怎麼辦?……今年以來,教育部陸續出台了中國小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以下簡稱“五項管理”)的政策檔案。芙蓉區各學校發揮特色,各施所長,紮實推進“五項管理”走深走實,真正實作減負提質。

“五項管理”常态化,特色工作亮點滿滿

燕山國小的校園裡,一枚枚普通的七色小卡片被學生們視為珍寶。得到一枚小卡片,學生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不小心丢失一張,會傷心難過一整天。這些小卡片為何有如此魅力?2021年3月,燕山國小開發出具有學校特色的“七色雛燕章”學生德育評價實施方案,自此,校園内掀起了雛燕章評比的熱潮,别開生面的“雛燕争章”活動讓孩子們心潮澎湃。

“七色雛燕章”是燕山國小建立的特色德育智慧評價活動,評價标準涵蓋文明、學習、創新、勞動、體育、公益、藝術七個方面,由學生、家長、教師、行政後勤人員、社群從業人員等來進行相應類别獎項的認定。利用孩子們願意去争章、集章、兌章的心理特點,激勵孩子們全面發展,并形成自我管理的優秀意識。“五項管理”檔案出台之後,燕山國小更是根據學校設定的特色“雛燕争章”活動,将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類管理的相關名額進行校本化實踐和表達,形成了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的要求“五位一體”評價機制。

“雙減”進行時:“五項管理”工作的芙蓉表達

燕山國小的“七色雛燕章”

“雛燕争章對班級管理非常有效,讓老師對學生的表揚具象化。自從有了雛燕争章考核,學生打鬧行為少了,文明禮貌行為多了,上課認真聽講了,作業完成情況好了,根本不需要老師督促。”燕山國小的老師們談起雛燕争章帶來的好處滔滔不絕。

東風國小的教室裡,發生着這樣一場對話。“你在看什麼書啊?”東風國小馮莉老師看見一名捧着書的學生問道。學生回答了馮老師的問題後,馮老師欣慰地點了點頭:“學校除了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教室的圖書角也可供你們随時閱讀。童年是美妙的歲月,閱讀是美妙的種子,隻要堅持每天閱讀,就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作為“長沙市書香校園”之一,東風國小在推進學生閱讀方面一直經驗頗豐,特色鮮明。實行“五項管理”以來,東風國小更是通過組織圖書漂流、導讀與分享、無作業日集體閱讀等活動,以及師生共讀繪本、引入省圖書館流動圖書和作家進校園等途徑,進一步提升了學生閱讀興趣。

在體制管理方面,東風國小為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設定了晨練特色跳繩、豐富的大課間、校運會、足球班級聯賽、三點半體育俱樂部等活動,滿足了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我放下書包變成一個家務小能手,我不再因為作業太多煩惱發愁”,由東風國小師生共創的《快樂如風》“雙減”歌新鮮出爐,接下來,更是将結合學校的自編操成為學生們日常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

“五項管理”不能一蹴而就,芙蓉區各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的培養目标,常态化開展體育、讀書等展演活動,将“五項管理”工作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日常小事”,其實都是“改革大事”。同時做到特色滿滿,亮點頻出,将校園打造成了一個又一個富有人文底蘊、藝術氣息、運動活力和科學創新的精神家園。

積極研讀政策,用心探索模式

“五項管理”檔案出台,回應了社會和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和期待。政策的落地,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等不同主體的有機協同。校長作為耕耘一線的基層教育管理者,認識的高度對推動“五項管理”(“雙減”)落地生根尤其起着重要作用。

長沙市芙蓉區育才東屯國小校長張宏軍發表的文章《淺談“雙減”政策裡的“加減邏輯”》中提到有關加、減的三個邏輯,強調弄清楚“加在哪,減在哪,怎麼加,怎麼減”的問題,展現了對于政策的深刻思考。

對于政策的思考切實展現在了行動中,育才東屯國小在作業管理中始終堅持“減的是書面家庭作業和校外學科類教育訓練,不能盲目一減到底”。“教師可以創新作業設計,讓學生放下書本,親近自然、走進社會,培養更加全面的認知和更加豐富的能力。”這是張校長對學校任課教師們提出的要求。

“雙減”進行時:“五項管理”工作的芙蓉表達

育才東屯國小的學生

據燕山國小校長唐冬梅介紹,學校在深入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義務教育品質評價指南》的基礎上,結合“五項管理”檔案,深入了解政策的價值目标,推出并完善了“燕山國小七色雛燕章評價結果應用機制”。唐校長說道:“雛燕争章德育評價體系打破了傳統的分數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增加了激勵動力及趣味性,隐形結果,突出效果;凸顯理想勵志教育,培養‘育人無牆,處處課堂’的集體人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全面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如何打破推進“五項管理”中的瓶頸卡口?培養家校共育的意識十分重要。東風國小彭豔如校長認為,對于書面家庭作業的布置可以減少,但如果家長的焦慮沒有緩解,以另外的方式給孩子布置作業,規劃學業發展内容,學生的負擔難以減輕。再比如:手機禁令僅限于校園和課堂,學生回家後,如何監管?如果一些家長不配合學校,就無法形成教育合力。

“五項管理”的落地,實際上對家長的責任意識、家校的溝通等方面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是以,東風國小為家長們提供了“東風國小家校共育五重禮”:包括校長媽媽微課堂、快樂如風“雙減歌”、幸福校園“雙減”工作視訊、東風教師一封信和五項管理微宣講。彭校長表示:“我們東風國小在‘五項管理’的每個方面,都要求家長作為共同的教育者參與進來,從理念上同步,在行動上一緻。”

問卷調研明問題,線上線下齊發力

“你們學校初一有15%的學生認為教育訓練機構布置作業”“你們學校三、五年級閱讀量不夠,每天閱讀30分鐘以内的占50%”.....2021年6月,芙蓉區責任督學深入各中國小,經過發放1720份學生問卷、1720份家長問卷,訪談42名校長、78名教師,了解學校在“五項管理”中的現狀,查找中國小校在落實“五項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10月,芙蓉區第二次發放家長網絡問卷和學生現場問卷3400餘份,重點了解“減輕學校作業負擔”工作具體推進情況,發現全區各個學校工作得力,落實“雙減政策”到位,“五項管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從2021年6月開始,芙蓉區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責任督學按月分四次深入全區43所中國小,采取“四不兩直”形式,通過查閱資料、教師座談、調查問卷、實地檢視等方式開展“五項管理”專項督導,就各校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問卷調查、專項督導,是一次對“五項管理”工作的全面摸底與“把脈問診”,也是問題導向、靶向跟蹤的依據。

“雙減”進行時:“五項管理”工作的芙蓉表達

責任督學進行學生問卷

線上上,全區各中國小積極發揮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的溝通紐帶作用,通過推送緻家長一封信、QQ家長群交流、“五項管理”微課堂等方式,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引導作用。

不論是東晖國小推行班級小喇叭,由各班班主任每天晚上9:00在家長群準時提醒家長和孩子做好入睡準備,還是大同第二國小利用智慧校園平台進行作業公示與管理,充分實作作業管理智能化,這些都是芙蓉區各學校通過線上多管道發力營造良好氛圍的積極舉措,更是走“新”亦走“心”的家校關聯。

“五項管理”已經常态化推進,各校已經摸索出很多實用的經驗。芙蓉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芙蓉區将在繼續常态化督導的同時,注重對普遍性經驗的總結與推介,鼓勵因校制宜的個性化措施。通過線上線下聚合發力,對相關政策進行進一步宣傳引導,對重點問題組織專項督導。”

“‘五項管理’工作開展以來,孩子們真正地解放了手腳,能夠充分感受校園生活,現在家庭氛圍更好了,孩子們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提起“五項管理”,家長們紛紛贊不絕口,這也清楚昭示了,“五項管理”的切口雖小,意義卻很深遠,它不僅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更是在真正解決廣大家長的煩心事。

來源:芙蓉區融媒體中心

内容:柴舟

編輯:黃沙(實習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