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作者:犀牛娛樂

韓綜又玩出新高度。

《血之遊戲》(或譯為《血戰》),一檔本月剛剛開播、由MBC和南韓最大視訊平台 Wavve 聯合制作、被網友普遍稱之為“真人版《鱿魚遊戲》+《寄生蟲》”的智鬥生存類綜藝,正在令所有韓綜愛好者們瘋狂。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絕了,同時借鑒南韓文化出海兩大成功案例”、“淘汰後去地下室的人打造了一個階層太震撼了”、“好多反轉,韓綜确實一直在創新”…… 豆瓣評論區五星好評頻出,這檔收獲豆瓣評分9.0的新綜藝,再度讓我們領略了什麼叫“韓綜沒有天花闆”。

自今年《鱿魚遊戲》現象級全球爆火後,圍繞該劇的“綜藝版開發競賽”就從未停歇,而不甘心“複刻”《鱿魚遊戲》的《血之遊戲》似乎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期待。

在借鑒《鱿魚遊戲》式“僅1人最終存活”規則之上,節目以充斥着陰謀和背叛的“老騙子智鬥”、借《寄生蟲》上下層空間模拟“階層内卷”、獨立女性反抗男性強者造反轉等多元層面的内容創新,把一檔綜藝拍出了懸疑電影般的進階質感。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從《爸爸去哪兒》時代至今,抛開版權引進節目外,國産綜藝長期陷入“抄襲韓綜”的輿論怪圈,很多自稱原創的節目也常擺脫不掉同類韓綜的影子。反之,《血之遊戲》為代表的新韓綜卻步履不停地帶來創新和驚喜,背後原因何在?

《血之遊戲》之前:

南韓智鬥類綜藝進化史

《血之遊戲》某種程度上是部集大成之作。

它吸納了智鬥類綜藝的元素精華,集結了過往頭部綜藝玩家資源,借鑒了優質懸疑影視作品的制作技法,是韓綜數年來進行多元内容探索和融合革新的勝利果實。

韓綜老觀衆看到海報估計就心領神會了,《血之遊戲》的觀察室MC團正是由過往智鬥類韓綜的“高玩”們組成:李尚敏是《遊戲的法則》第二季冠軍,張東民是《遊戲的法則》第三、四季冠軍以及《社會遊戲》裡玩轉人心的“God東民”,樸智允、崔叡娜兩位女高玩則從“驚悚女校推理真人秀”《女高推理班》裡走出。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你别看國内《明星大偵探》以及最近的劇本殺綜藝拍得火熱,究其本源,都離不開早年間韓綜對智鬥類綜藝各細分賽道的探索。

智鬥類韓綜最早的一個代表是13年首播的《The Genius:遊戲的法則》(簡稱《遊法》),至今仍被諸多韓綜觀衆奉為“業界巅峰”,全系列四季節目的豆瓣評分維持在9.3-9.6,注定是一個難以被超越的“開局即巅峰”系列。

《遊法》一來籠絡了全世界五花八門的智力遊戲、桌遊去構成賽制,二來彙聚了社會各領域高智商精英參賽,幾季節目奉上了一場場頂級心理戰博弈的“燒腦盛宴”。也正因為《遊法》在同類型綜藝裡的罕見口碑,《遊法》玩家們一度能晉升為“綜藝常客”,此次《血之遊戲》的第一波觀衆很多就是奔着《遊法》嘉賓而去。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到了14年,南韓JTBC電視台打造的《犯罪現場》成了懸疑推理綜藝成熟的一個标志,該節目由6名嘉賓在一個密閉空間依次完成任務并找出嫌疑人。聽起來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它在兩年後被國内芒果TV引進,成了後來大名鼎鼎的《明星大偵探》。

同樣是兩年後的16年,南韓tvN電視台推出“《密室大逃脫》的南韓原版”《CODE-秘密房間》,節目内容是把藝人關進密室裡,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得到提示進而獲得打開大門的密碼逃出密室,算是将密逃遊戲“綜藝化”的首度嘗試。

同年,《遊法》的導演鄭中淵發力了一檔野心勃勃的生存類綜藝——《社會遊戲》,将22名出演者置于模拟社會裡開展14日的遊戲對決以争奪1億韓元,很有《老大哥》内味兒;而該節目的第二季更是将實驗大幅更新,在圓形村莊裡探讨“多數人意見決定的社會VS少數人權利引領社會”的利弊,俨然像是一場模拟政治運作的社會實驗。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18年則是密室大逃脫韓綜的爆發年。網飛出品的《犯人就是你》邀來劉在石、李光洙等國民韓綜running man的人氣嘉賓擔當常駐MC,助力密逃綜藝被更多國際觀衆熟知;同年tvN電視台推出“6人大型密室逃脫真人秀”《大逃脫》,到今年已做了四季的該系列是至今熱度最高和最長壽的一檔密逃綜藝。

今年則是智鬥生存類綜藝的又一爆發年。年初鄭中淵PD再造《女高推理班》,以“沉浸式驚悚女子高校”内容掀校園推理熱潮,劇綜結合的影像頗具質感。年中,南韓18年人氣恐怖漫畫《金錢遊戲》的“網綜版”現身YouTube平台,内容尺度之暗黑一度引發網友們的質疑。但事實上,這檔網綜某種意義上也助力了《血之遊戲》的誕生。

《血之遊戲》更新中:

四集已封神,初露爆款相

“在本次遊戲中任何謊言和盜竊都不會被追責”,這是網綜版《金錢遊戲》開篇便打在螢幕上的核心規則之一,而《血之遊戲》的創意正是由這種“無底線生存”模式衍生而來。

《血之遊戲》的企劃便是網綜《金錢遊戲》的企劃者、擁有220萬訂閱者的YouTuber晉龍辰。制作經驗豐富的MBC電視台+YouTube高自由度的網生創作者,似乎共同賦予了《血之遊戲》不同于其它智鬥綜藝的新鮮質感。

首先是營造暗黑懸疑氛圍,給觀衆類同驚悚片的體驗感。一來,所有參賽者被蒙上黑眼罩、被黑衣人帶上車,所有人包括觀察室嘉賓都不清楚遊戲規則,攝影和剪輯反複強化給選手和觀衆帶去的未知恐懼感;二來,當電視機毫無預兆地亮起,神秘人說出“10名玩家最終僅1人能存活并赢走獎金”的設定,誰能不想起被《鱿魚遊戲》支配的恐懼?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再者,刻意強化遊戲不公平性以充分激發玩家的好勝心。不公平不合理才是社會常态!神秘人開場便将“非常不公平和不合理的遊戲”概念和盤托出,“不公平”從一開始配置設定給每位玩家的“初始資金”2000到10000不等就開始凸顯,而後續的“免淘汰權”、“追加投票券”等道具設定皆繼續放大各式各樣的不公。

正是“處處不公”的封閉生存空間,觸發了10名玩家雖合宿、抱團卻随時可能被盟友算計、背叛的戲劇化叙事。在劇本殺遊戲裡有一種“陣營本”,需不斷與不同玩家一對一私聊、拉幫結派以達成遊戲目标,萌新玩家想必都有過被“老騙子玩家”忽悠得團團轉的經曆,而《血之遊戲》一開始的好看就來自這種“老騙子智鬥”層層反轉的多重意外性。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迥異于其它生存類綜藝,節目組多次将決定遊戲勝負的“X反轉因素”賦予了女性玩家李智敏和“女玩家小分隊”,在該節目裡,女玩家不再是傳統智鬥遊戲裡依附男性的點綴,而是實實在在的隐藏大boss,《血之遊戲》可謂抓住了女性主義的流量密碼。

此外,更絕的是,《血之遊戲》的“不公”設定背後還藏着另一層叙事大反轉,這成為節目“四集封神”的核心原因。節目設定了一條淘汰者去地下室折疊披薩盒、等待逆襲的“《寄生蟲》式底層複仇”故事暗線,既帶給觀衆出乎意料的心理驚悚,又把對人性陰暗面的挖掘和對社會階層真相的揭露暗藏其中,讓一檔綜藝超越了純娛樂的功效而滿含社會關懷。

“隻想看地下部分了”、“警察去地下吧,和醫生組成地下複仇者聯盟!”…… 随着《血之遊戲》慢慢更新到第4集,觀衆對于“地下複仇者聯盟”的故事越發感興趣,誰不想看那些被隊友背叛堕入肮髒地下室、聞着樓上的五花肉香氣、内心滿懷仇恨的底層人上樓複仇的爽片戲碼呢?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鱿魚遊戲》式“大逃殺”+《寄生蟲》式“階層恩怨”,韓綜也太會拉諷刺内容和搞觀衆心态了。底層人越是活在陰溝裡,就越想爬上樓去抛棄一切禮義廉恥地拼命活下去,後面幾期底層人上樓後會發生什麼,這是一檔綜藝能播的内容嗎?

《血之遊戲》之後:

生存類綜藝再流行?

《血之遊戲》把韓綜又帶上一個新台階。

近年來業内常常會談論“劇式綜藝”這一概念,但看到《血之遊戲》犀牛君方才明白,所謂好的劇式綜藝,既能拿熱門劇集元素為綜藝遊戲設計所用,又能把綜藝拍出不遜于影視劇的沉浸觀感。

能巧妙融合《鱿魚遊戲》《寄生蟲》兩大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内容,說明韓綜制作者一來有抓民族熱點的意識,懂得本土觀衆愛看什麼的心理,二來有将本土影視内容開發得更具審美普适性的制作能力,持續助力文化出海。這兩點都非常值得國綜同行們學習。

再者,如何借助熱門IP開發出真正有創意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照搬照抄,《血之遊戲》給了我們一記警示。在融合《鱿魚遊戲》和《寄生蟲》元素之上,《血之遊戲》原創了一套每天由一次“金錢挑戰”和一次“淘汰投票”組成的核心遊戲機制,下層與上層互聯的方式也處處能看到原創遊戲的設計小心思,這些才是綜藝制作者們施展才華的所在。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如果把《血之遊戲》看作是“《鱿魚遊戲》綜藝版”的階段性開發成果,這場由《鱿魚遊戲》掀起的生存類綜藝開發風暴還在持續。上個月,Kakao娛樂啟動了《生存男女:分裂的世界》項目,據介紹,節目将記錄與世隔絕環境下男女10天生存競逐的過程;MBC則将推出的将野外生存和“野生愛豆”偶像真人秀結合的《極限出道野生偶像》,被網友戲稱為“《鱿魚遊戲》選秀版”。

同樣是開發《鱿魚遊戲》式綜藝,南韓各具特色的開發方向昭示出韓綜孜孜不倦的原創精神,與之相比,國綜之前爆出的某新綜藝項目《鱿魚的勝利》卻幾乎照搬劇集設定,遭遇網友們群嘲,這點希望國内綜藝同行們吸取教訓。

其實國綜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創新。比如,國内目前在播的生存類綜藝《決勝21天》,節目模式雖陳舊,但“金币博弈戰”不失為做出了一定本土特色;今年芒果TV公布的2022綜藝片單裡出現了一檔“桌遊綜藝”《少年三國志》的身影,據犀牛君所知,國内外以桌遊為主打的綜藝數量還不多,這樣的新嘗試其實還是值得鼓勵的。

《血之遊戲》:韓綜沒有天花闆

這些天《血之遊戲》的收視還在持續走高,加之《鱿魚遊戲》至今的熱度依然不減,這都預示着生存類綜藝今明年很可能被更多人關注,成為最具潛質的内容賽道之一。對于國産生存類綜藝能否擺脫抄襲、摸索出獨特的内容,我們仍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