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作者:半壺老酒半支煙

吳敬中知不知道餘則成的真實身份?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有了答案。吳敬中是厭倦了戰争還是太喜歡金錢?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至于吳敬中是雪山還是深海,估計再有一二十年也不會有準确答案。

很多人之是以對吳敬中的身份和心态以及所作所為感興趣,是因為曆史上确實有這麼一号人物:保密局天津站少将站長吳景中——為了友善起見,咱們還是稱其為吳敬中。

吳敬中是一個精明而且資深的進階特工,他在曆史中的真實經曆,會解開很多電視劇留下的懸疑,比如李涯和餘則成之間那場最激烈的博弈,就顯示出了吳敬中的高明,如果我們把影視形象和曆史原型結合起來看,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李涯和餘則成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他們的終極目标都是一緻的:“我們幹這一行,不是為了升官發财立功受獎,而是能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

李涯沒有跟餘則成殊途同歸,這是一種遺憾,而這種遺憾,吳敬中感觸最深,他跟餘則成李涯表示“不想再打下去”的那番話,似乎可以這樣了解:“我們有外援和充足的資源,他們有精英人才,這兩種資源要是能形成合力該有多好?”

吳敬中比餘則成李涯站得高看得遠,他知道“這場戰争再打個一年半載就結束(輸掉)了”,是以他隻撈錢不抓人,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其一,少造殺孽,即使被抓也不會被深究;其二,手裡有了美元金條,到海外當個寓公也不錯——有很多進階将領走的就是這條路。

吳敬中已經做好急流勇退的準備,但是餘則成光明就在前頭,當然會奮勇前行,而李涯則是退無可退,就隻能撞了南牆也不回頭。于是保密局天津站中校副站長餘則成和行動隊中校隊長李涯就産生了激烈的碰撞——餘則成阻止李涯晉升上校的事情可以淡忘,但是他們兩人之間的沖突卻是不可調和,而且這種沖突的結果,就隻能是你死我活。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雙方都沒有退路,近乎絕望的李涯展開了主動進攻,并且占據了絕對優勢:他拿到了翠平跟許寶鳳的對話錄音帶,在那本錄音帶裡,翠平的身份已經百分之百暴露。

自認為穩操勝券的李涯把官司打到了站長吳敬中那裡,這是他犯的最緻命的錯誤:如果餘則成不能自圓其說,那麼站長吳敬中乃至站長夫人梅姐,也都逃不脫幹系——解救“女戰士許寶鳳”的時候,梅姐也參與了,而且是她不動聲色地“指錯了路”,把追兵誤導進了歧途。

餘則成知道翠平失風,馬上采取了補救措施,但是這補救措施,隻能瞞住行動專業的李涯,卻騙不過搞了數十年情報和電訊技術的吳敬中——在真實的曆史中,吳敬中不但是個情報高手,而且是正經科班出身的技術專家。

曆史上的吳敬中,那可是個背景深不可測的人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吳敬中和老蔣的兒子,也就是太子建豐是同班同學,而且王明、博古、張聞天和我們熟知的鄧公,也都曾就讀于中山大學——有這些超級同學在,吳敬中在哪裡都能左右逢源順風順水。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吳敬中搞了一輩子情報和技術,餘則成和李涯提供的錄音帶,他一眼就能聽出真僞。

在當年的特工系統,有兩大技術合作所,其中一個是聲名赫赫的“中美所”,另一個就是十分神秘的“中蘇所”,吳敬中從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就進了“中蘇所”當科長,接觸的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特工技術。

餘則成拿出《遠東情報站》一書來教訓李涯,估計吳敬中在一旁看了會發笑:這本書有啥好看的?我當年在“中蘇所”,知道的秘密你們想象不到。

吳敬中是專業技術人才,是以戴笠辦軍統特訓班的時候,吳敬中一直是進階教官,其級别可能不沈醉還高一些:當年在軍統臨澧特訓班,沈醉和金傑民教行動術和格鬥術,而吳敬中則是一大隊二中隊政治指導員,專門講授情報學和特種技術。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在臨澧特訓班,沈醉是沒有帶班任務的教官,吳敬中還管着一個中隊,如果按現在普通學校的職位對照,那麼戴笠就是特工學校的校長,沈醉是專業課教師,吳敬中則是教師兼班主任。

李涯和沈醉拿出來有拼接痕迹的錄音帶,吳敬中這個專家級特工,從其中人物的說話語氣、聲音背景中,就能聽出真僞,甚至都不用送到南京的專業機構去鑒别,吳敬中自己就能下最後的結論。

按照特工戰線的規矩,不管這兩本錄音帶孰真孰僞,該走的鑒定甄别程式,是一定要走的,但是吳敬中不對錄音帶的真僞置評,卻冷冷地下令:“秘密逮捕謝若林。”

吳敬中下這道指令的時候,估計心裡也在暗笑:“不管真假,你們要是能抓住謝若林,那才叫見鬼了呢!”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李涯果然撲了一個空,而吳敬中也順坡下驢,給錄音帶事件匆匆畫上了一個句号——李涯無比憤懑,餘則成和吳敬中心照不宣:這場攸關生死的博弈,李涯輸得一塌糊塗,全身而退的餘則成出了幾身冷汗,隻有吳敬中老神在在,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結合吳敬中的真實履曆,我們不難發現他将這件事抹平的真正原因:大廈将傾,獨木難支,就是抓住了峨眉峰又能如何?那麼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丢了,那麼多戰功卓著的整編軍丢了,我們還在這搜情報、抓内奸、查幫派,試圖保住大天津堡壘,不滑稽嗎?”

費力不讨好的滑稽事情,吳敬中是堅決不會做的,是以我們看來看去,最後居然覺得吳敬中才是保密局天津站最睿智也最成功的一個:他不給鄭介民免死,毛人鳳也奈何他不得,在天津城破之前,兩袖金風地坐上飛機逍遙而去,隻留下李涯埋骨荒郊,墳頭荒草萋萋而無人問津。

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早知道真相?

《潛伏》是諜戰劇,也是曆史劇,更是官場劇、職場劇:任何一個機關都有李涯餘則成,當然也有不少吳敬中,多幾個李涯和餘則成沒關系,而吳敬中多了,那個集團基本就要完蛋了——吳敬中的出現,并不是為了挖牆腳,而是凱申物流的荒唐,造就了吳敬中一類的人物:他已經看透了一切,自然對一切都很釋然。

我們不能說吳敬中做得對,也不能說他可恨,他就是那個時代、那個行業的精明人,謝若林李涯之流,根本無法與其相提并論。

無論是在史料中還是電視劇裡,吳敬中的結局都相當不錯,但是這裡面一直有幾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以至于我們不得不從史料中找答案:李涯和餘則成的錄音帶之争,吳敬中是否早就知道真相?如果吳敬中不刻意縱容,餘則成的真實身份暴露,吳敬中能否全身而退?當保密局天津站将校死得就剩下吳敬中和餘則成的時候,有國際特工經驗的吳敬中,還看不出誰是深海、誰是峨眉峰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