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他們各個迷途知返、顧全大局,為全國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在建國後他們又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呢?

衆所周知,随着抗日戰争結束,兩黨之間的戰争正式打響,雖然蔣家王朝實力雄厚,但最終還是走向了窮途末路。而在此期間,除了那些甯頑不靈的老頑固,也有很多知錯就改的進階将領,選擇站到了人民的一邊,可能是出于民族大義,亦或者出于我軍的軍事壓力。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解放戰争

據戰史記載,在解放戰争期間,國民黨中率部下起義的将領多達1043名,其中有自願起義的,也有被迫起義的,但不管怎麼說,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因考慮時間關系,我們今天就先選出了六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将領,具體排名沒有嚴格考證,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第六位-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鄭洞國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鄭洞國的起義之路是非常坎坷的,因為雖然他早就看出了形勢,但始終無法下定決心,以至于最後被屬下逼上絕境,才決心宣布起義。

那麼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他的身上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建國後他又做了哪些貢獻呢?

鄭洞國,湖南石門人,1903年出生,雖然祖上世代為農,但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差,光良田就有三十多畝,房屋更是多達十多間。

7歲的鄭洞國在父親的啟蒙下,開始拜讀論語、四書五經等等,長大後又憑借着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石門中學。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五四運動爆發後,鄭洞國被深深感染,決心棄筆從戎,希望能用武力來振興自己的國家。

1924年,鄭洞國如願以償報名參加了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一期的學員,并在同年加入了國民黨。

等到了1933年,身為旅長的鄭洞國,積極響應國民政府号召,開赴古北口對抗企圖侵華的日軍。連續八天的晝夜激戰,讓鄭洞國的體力達到了極限,但他并沒有放棄,帶着為數不多的戰士,在南天門一線陣地奮力進行抵抗。

抗戰全面爆發後,鄭洞國更是身先士卒,率領隊伍輾轉多地作戰,三八年的徐州戰役,十二門大炮在鄭洞國的指令下,共同向準備渡運河的日軍進行攻擊,縱然小鬼子武器裝備再佳,還是被轟的滿地找藥,狼狽逃竄。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徐州戰役

1945年,42歲的鄭洞國被授予了陸軍中将,并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一枚。但也就在同一年,蔣某人公然撕破了和平協定,鄭洞國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老蔣的一枚旗子。

遼沈戰役爆發前夕,鄭洞國所駐守的長春遭到了我軍的包圍,期間蔣某人是左一通電話,右一通電話,通知他盡快想辦法突圍。最後走投無路的鄭洞國終于下定決心,向沈陽進行突圍。

可他沒想到的是,此時突圍早已為時已晚,手下的兩名軍長已經向我軍打開了大門。

1948年10月21日拂曉,鄭洞國在長春中央銀行大樓宣布起義,自此長達五個月的長春戰役,結束。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長春解放

建國後,鄭洞國先後被任命為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以及全國政協常委,為新中國建設付出了汗馬功勞。也因他沒有在軍區任職,是以并未參加五五年的授銜。但按照他的資曆,就算參加了應該也不會太低。

1991年1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第五位-開國上将陳明仁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陳明仁

關于陳明仁的授銜,一直飽受大家質疑,原因無非隻有一點,雖然他後期參加了起義,但是他也曾在四平戰役時負隅頑抗,給我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那麼中央為何授予他上将軍銜呢?其中究竟又有哪些隐情呢?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下他的經曆。

陳明仁,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一個農民家庭出生的孩子,從小卻被寄予了厚望,不僅讀過私塾還上過國小,長大以後更是考入省城的兌澤中學,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陳明仁和妻子

但到了19歲那年,陳明仁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決定,棄筆從戎報考軍校。

黃埔軍校畢業後,陳明仁便跟随隊伍進行北伐 ,在戰場上,他向來是以勇猛著稱,不僅多次參加敢死隊,還經常擔任隊長。

而這一切,也讓他從百萬軍中脫穎而出,在惠州戰鬥結束時,蔣某人還指令所有人向他緻敬,并當場提拔他擔任營長。

千裡馬遇到伯樂,理應誓死效忠,但陳明仁并沒有,原因嘛大家肯定都懂,老蔣一向是陰險狡詐。在抗戰時期,陳明仁帶領部隊拼死抵抗日軍,卻隻因一口氣話惹怒了蔣某人,被明升暗降。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蔣介石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老蔣更是向陳明仁下了死指令,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北平”。而也就在這時,陳明仁遇到了他一生的宿敵,東野總司令林帥。

關于這一戰,主席曾在陳明仁投誠後這樣評價:“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啊”。雖然可能隻是一句玩笑話,但也足以看出陳明仁的實力。

四平成功守住,陳明仁一度成為了國軍中的名人,蔣某人還親自授予了青天白日勳章。但人怕出名豬怕壯,沒過多久,就有人向老蔣告狀,老蔣也是一點不留情面,也不進行調查,直接罷免了陳明仁的職務,還将他調回了南京。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青天白日勳章

從這裡開始,陳明仁對蔣介石的怨恨也越來越深了,這也為日後投誠埋下了伏筆。

1949年2月,時任華中剿總司令的陳明仁,第一次和湖南省主席程潛在長沙會面,這次會面徹底改變了陳明仁的想法。同年8月,人民軍隊進入湖南,陳明仁連同程潛在長沙宣布起義,而且沒有提出任何條件。自此,長沙和平解放。

到了建國以後,陳明仁先後擔任了湖南軍區的副司令、四野第21兵團司令員。并且還帶兵趕赴西南等地進行剿匪,據統計殲滅土匪共計三萬餘人,為西南地區百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幾十年後陳明仁孫子陳見北想要參加解放軍,但因某些原因沒有通過考核,于是找到爺爺陳明仁想走個後門,卻被當場訓斥,最後隻好進了工廠當一名普通勞工。

看完陳明仁的事迹,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反正個人來看,陳明仁完全對得起這個軍銜,畢竟戰場上兩軍相戰,各為其主,隻要能及時醒悟,站到人民中來,就是我們的英雄。

第四位-開國上将董其武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董其武

他在解放戰争關鍵時期,果斷選擇棄暗投明,率領四萬軍政人員在綏遠發動起義,同時讓數百萬綏遠百姓免于戰火,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英雄,與他的兩位好兄弟陳長捷、郭景雲選擇了不同的人生。

那麼為何同為傅作義心腹的幾位将領,隻有他選擇了起義呢?在他的身上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董其武,1899年出生于山西河津。雖然出生貧苦,但他從小有着一顆不服輸的心,20歲那年,報考了閻錫山在太原創辦的學兵團。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畢業後被編入國民黨第2軍,随着參加的戰鬥越來越多,董其武的職位也是水漲船高,先後擔任了排長、連長以及營長,可謂前途無量。

但好景不長,随着閻錫山晉綏軍逐漸分裂,董其武也被迫離開隊伍,來到了傅作義部,也正是這段機遇,為後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33年,關東軍在熱河一帶挑起戰争,身在綏遠的董其武帶兵一路急行軍,趕到懷柔、長城一帶阻擊日軍,經過連續數日的激戰,全殲敵軍主力部隊。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到了抗戰全面爆發以後,董其武更是身先士卒,帶領隊伍輾轉多地作戰,同時也因他的表現突出,被任命為了陸軍暫編第4軍長,以及第十二戰區政治部主任。

雖然董其武如此厲害,在軍中也非常出名,但他從來不驕傲自大,和其他國軍的将領顯得格格不入。

解放戰争時期,他早早就看清了局勢,當聽說傅作義準備在北平起義時,董其武積極響應,并在綏遠廣泛宣傳我黨的統一路線,堅持實行經濟民主。

當然這條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數萬大軍中總有思想頑固的人,但董其武并未放棄,針對阻礙起義的人,或者始終堅持背道而馳的人,執行嚴厲處置并打壓。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陳長捷和郭景雲相比董其武來說,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1951年,董其武被任命志願軍第23兵團司令,負責入朝修建機場,對于建設這方面,董其武相當在行,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三個機場先後完美傳遞。

1955年,在得知被授予上将軍銜後,董其武當即寫了一封信,請求中央可以降低軍銜,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貢獻比較少,授予中将足以。

但最終主席并未同意,并誇贊他是有名的起義将領,論能力和貢獻必須授予上将。

第三位-開國上将陶峙嶽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陶峙嶽

對于陶峙嶽将軍,可能大家有些陌生,因為在著名的三大戰役,和其他有名的戰役中,并沒有他的名字,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傳言說,在國民黨這些起義将領裡,陶峙嶽的名氣上不如傅作義,打仗不如陳明仁,軍銜也不抵程潛。

那麼問題來了,他為什麼能被授予上将呢?難道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陶峙嶽,湖南甯鄉市人,1892年出生,6歲那年,在家人的資助下進入了私塾讀書,幾年後因成績優秀,考進了省城國小。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陶峙嶽年輕時

随着年齡的增長,陶峙嶽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如今國家風雨飄搖,華夏兒女自當拿起武器拯救國家。于是在中學畢業後,陶峙嶽便報考了陸軍第一預備學校,并在第二年轉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26年,跟随隊伍參加北伐戰争,因表現突出被提拔為少将團長,還有後面的抗日戰争,陶峙嶽率領部下一路急行軍趕往上海支援,參加了激烈的淞滬會戰。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時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陶峙嶽,多次被蔣某人邀請入關作戰,可陶峙嶽一心隻想和平,這麼多年的戰争早已讓他心生厭倦。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國民黨士兵

于是他隻好編造理由,推脫蔣某人的指令。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才讓新疆部隊免去了戰火的幹擾。

随着國内戰局的推進,陶峙嶽漸漸看清局勢,并多次找到新疆省主席共同商議,看是否可以和平解放新疆,和平就意味着要起義,可那邊的蔣總統又接連釋出指令,勸他們拼死也要保住新疆。

拼死真的能保住嗎?老蔣真是太天真了,1949年8月,彭老總在新疆會見了陶峙嶽,并直呼:“解放大軍正在趕往新疆,是戰是和,全由你們如何抉擇。當然了,能和平解決最好,畢竟戰争一開始,受傷的不僅是戰士們,還有那數百萬的百姓啊!”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彭老總的一番話,徹底觸動了陶峙嶽的心。一個月後,陶峙嶽力排衆議力挽狂瀾,率領駐守新疆的十萬大軍,向我黨通電起義。

建國後,起義部隊接受整編,而陶峙嶽也被委任,第22兵團司令兼西北軍政治委員。雖然身居高位,但陶峙嶽并沒有停歇,立即帶領部隊在新疆多地開墾,為新疆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55年,陶峙嶽被授予上将軍銜,但他的心裡卻始終有個坎無法越過,那就是他沒有通過入黨申請。直到1982年,陶峙嶽才終于被準許入黨,而此時的他已經90歲高齡了。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其實縱觀陶峙嶽的一生我們不免發現,他似乎并不适合國民黨,因為他根本不擅長打仗,也不擅長勾心鬥角,如果他早期加入的是我黨,那麼他所做出的貢獻恐怕會更大。

而對于能被授予上将軍銜,相比大家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第二位-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長-傅作義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傅作義

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出名呢?個人感覺主要還是起義的地點,如果他當初決定開戰,那麼北京城内的古建築,可能就不會儲存得如此完好了。當然了,他也不可能開戰。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他的經曆。

傅作義,山西運城人,1895年出生。因從小聰明考入了太原陸軍國小,就學期間,因受到先進革命思想的影響,主動投身革命。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1918年9月,23歲的傅作義從保定軍校畢業, 報名參加了太原的晉軍,剛開始雖然隻是一名普通的戰士,但沒過多久,就被提拔為了少尉見習官。之後更是一馬平川,在軍中擔任了排長、營長、團長等職務。直奉大戰結束後又擔任了旅長以及師長。

而這對于傅作義來說隻是一個開始。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傅作義又被任命為了北路軍總司令,負責駐守晉西北。也就在這時,傅作義第一次和我黨産生了接觸,當時傅作義部和賀龍部隻有一河相隔,經常交換情報,共同抵抗日軍的攻擊。而且傅作義還多次拜見主席等黨中央上司,這段經曆也為他日後投誠埋下了伏筆。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1939年12月,就在長沙會戰爆發之際,傅作義主動請戰,率領部下在標頭一帶,阻擊前往支援的日軍,最後經過晝夜激戰的,傅作義部共炸毀敵軍四輛坦克,以及60多輛汽車。

後期日軍為了報仇向傅作義部進行反撲,傅作義連夜籌集兵力,向五原的日軍發起了圍攻。

三天後,五原敵軍全部被殲滅,這也就是曆史有名的五原大捷。

1946年,解放戰争爆發後,傅作義接到蔣某人指令,率領共11個整編師向張家口一帶進攻,給我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解放軍戰士

但随着我軍在其他戰場的接連勝利,傅作義進攻的腳步也慢了下來,不管蔣某人再催,傅作義都是我行我素,甚至經常在戰場上開火煮火鍋,可謂非常惬意。

到了1948年年底,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我軍勝利已經指日可待,大批将領宣布起義,但傅作義仍然不想放棄自己的地位,還試圖想要固守北平、天津以及綏遠。甚至最後還逼死了自己的兄弟郭景雲,将另外一位兄弟陳長捷也送進了功德林。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功德林陳長捷

雖然二人最後和解了,但是個人感覺陳長捷的心裡一定不舒服。畢竟就因為幫傅作義争取和談的籌碼,而成了毀滅天津城的罪人,還獲得了十年的牢獄之災,實在是不值得呀。

建國後,傅作義沒有繼續服役,也沒有參加授銜,而是加入了新中國水利建設。

1974年,傅作義在北京離世,享年79歲。

第一位-國軍進階起義将領程潛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程潛

為什麼把他放到第一位呢?因為不管是從地位還是資曆來說,程潛絕對在傅作義之上,如果二人同時參加授銜,傅作義如果被授大将,那程潛一定是元帥級别,而且還能排上前幾名。可能有人會對此提出質疑,先别着急,我們一起來回顧下程潛的經曆,再做定奪。

程潛,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縣,比毛主席大11歲,比蔣介石大5歲。這個年齡注定了他的資曆。

1891年,9歲的程潛被送到了私塾讀書,16歲就當上了秀才。而此時恰好趕上了時代巨變,受到戊戌變法的影響,程潛決定棄筆從戎。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21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湖南武備學堂,之後僅過了不到一年,就被校方保送到日本留學。在此期間,程潛結識了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革命志士,一年後加入了剛剛創辦的中國同盟會。

這段經曆也徹底改變了程潛的命運,在後面的辛亥革命以及護法鬥争中,程潛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要不然也不會30歲就坐上軍事廳長。

而程潛的這些資曆和能力,漸漸讓一個人感到了害怕,那就是蔣介石。那麼他怕什麼呢?當然是怕程潛與他競争總統,于是為了壓制程潛,蔣某人曾多次暗中微操,不僅花重金收買程潛部下,瓦解第六軍,還暗中向李宗仁使眼色。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之後,李宗仁便以開會的名義,将程潛邀請到了武漢,并強行進行了扣押。得知此事的蔣某人,立刻在軍中舉行會議,宣告撤銷程潛中央執行委員職權。

但對于蔣某人的罪惡行為,程潛雖心生怨恨,但并未記在心上。九一八事變後,為了化解沖突,全力阻擊抗日,蔣某人不得不請程潛出山。

如果換成其他人,可能早就和老蔣不相往來了,但程潛是位顧全大局的人,不僅沒有提及往事,還擔任了總參謀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程潛再次挺身而出,積極促進國共合作,但也正是以事,程潛又被蔣某人懷疑有通共的嫌疑,于是将他排擠在外,并沒有重用。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一直到解放戰争爆發,蔣某人手下無人可用,李宗仁、白崇禧又一心想要逼他下野,于是他又任命程潛為湖南省主席,希望他能壓制李宗仁等桂系的發展,但他還是想多了。

此時國内局勢早已發生變化,人民軍隊勢如破竹,渡江南下是遲早的事情,程潛向來是深謀遠慮,怎麼會看不清局勢。而這時長沙警備司司令陳明仁,又正好是他的學生,于是經過二人商談,決定通電起義。

湖南和平解放後,綏遠、雲南也順勢起義解放,可以說程潛和陳明仁的起義,直接推進了解放戰争的程序。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湖南解放

1955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授銜大會,但程潛并未參加授銜,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也隻有一點,不是他的身份不夠,而是太夠了。安排大将不合适,元帥也不合适了,上将就更不合适了,于是經過主席等中央上司商定,幹脆就不進行授銜了。

但是職位和薪水自然是不能少,那具體給多少呢?據資料記載,程潛每個月薪水是五萬斤大米,折算人民币大約5000元,在那個年代,主席的月工資才四百多元,而且這項規定還是主席特批的。職位依然是湖南省省長。

盤點解放戰争時期,國軍六大起義将領,建國後各自擔任了什麼職務?

1968年4月9日,程潛将軍突發肺炎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回顧完程潛的事迹,是不是感覺他當第一名理所應當。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動動發财的小手,幫忙點一個小紅心,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果内容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