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作者:海峽網絡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象在30多年前,一部叫《紅高粱》的電影所引起的轟動。

那是1987年的事情了。當時1斤豬肉的價格約為1.5元,1斤大米的價格約為0.17元,1個雞蛋的價格約為0.1元,1斤散裝白酒的價格約為0.5元,1張電影票的價格約為0.2元。你猜《紅高粱》的票房有多少?

約4000萬元。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按照當時的電影票價格估算,大約有2億人(次)觀衆走進了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如果以今天動辄幾十元的電影票估算,《紅高粱》的票房能夠輕輕松松突破100億元。由于想要觀看電影的人太多,導緻一票難求,以至于出現了“黃牛”票,一張最高炒到了10元。那幾乎就是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職工半個月工資了。

在電影《紅高粱》的帶動下,大街小巷都在吼着同一首歌:“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有時候,街巷裡走過一位漂亮的女同志時,後面就會有遊手好閑的年輕人一邊吹着口哨,一邊唱着這首歌,引來女同志嬌嗔一聲“流氓”。

電影《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其實,《紅高粱》并不是莫言最好的小說,隻是他第一部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也是讓他聲名大噪的小說。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莫言是農民出身,1981年發表處女作《春夜雨霏霏》時已26歲了。1985年,30歲的莫言在《中國作家》雜志發表了他的成名作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1986年,莫言再接再厲,在《人民文學》第三期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持續引起文壇關注。

這時候,張藝謀來找他了,商量着把《紅高粱》改編成電影的事情。

當時,張藝謀已憑借在《一個和八個》《黃土地》中出色的攝影技術聲名鵲起,成為“第五代”電影人的代表人物,又因在吳天明導演的影片《老井》中質樸、準确的表演,獲得了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1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以及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張藝謀不滿足于自己的攝影師和演員身份。他想成為一名導演,拍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影作品。想拍電影,首先得有好的劇本啊。無意之中,張藝謀看到了發表在《人民文學》1986年第三期上的《紅高粱》,一下子就被這部小說擊中了心靈,産生了把它拍攝成電影的想法。

接下來,張藝謀去找莫言,談了自己的想法。

多年以後,莫言回憶了他們見面的場景:“當時,張藝謀找到我,要改編我的小說,我非常高興,我覺得我要發一筆大财了。小說《紅高粱》改編成電影的版權費是800元,800元在今天确實不算錢了,有一些作家電影版權賣幾百萬元,不過,當時這800元,讓我鎮靜得一夜未眠。”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如果是在現在,800元錢就是一頓飯錢;而放在1987年的中國,800元是一筆數目不小的“巨款”,差不多是許多雙職工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難怪莫言會激動得一夜未眠。

張藝謀花了800元錢,買走《紅高粱》的版權,隻是拍攝工作的第一步。他回去後将這件事告訴自己的恩師吳天明,吳天明很支援這件事,自告奮勇當上了這部電影的制片人,協調西安電影制片廠來投資拍攝。

當廠裡的錢還沒到位時,吳天明又與幾位工廠中的房間主任一起湊了4萬元給張藝謀,讓他種了一片高粱地,拍出了《紅高粱》裡最經典、最讓人戀戀不忘的一出戲。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最終,張藝謀花了80多萬元拍攝出《紅高粱》。電影賣給中影公司,後者最多隻肯出70萬元。如果這樣做的話,電影出品方肯定是會虧錢的。吳天明找中影公司談判,說我們也不要收購價了,隻要票房分成。中影公司欣然同意,因為這對于他們來說一點損失都沒有。

吳天明也沒有想到,這種打賭的做法竟然成功了。《紅高粱》在全國發行200多個拷貝,4000多萬的票房,西安電影制片廠按照協定獲得了票房分成400多萬元,是當初收購價格的6倍多。

張藝謀要把《紅高粱》改成電影,莫言樂了:我要發一筆大财了

張藝謀靠《紅高粱》名利雙收,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這是中國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首次獲得最高獎項,回過頭又想到了莫言。《紅高粱》裡有3個編劇,莫言是其中之一。張藝謀按照當時的規定,給3名編輯發了4000元稿費,莫言分到了1200元。

這就是說,莫言通過《紅高粱》電影獲得了2000元稿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