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作者: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晉厲公在晉國曆史上是一位“功烈多,服者衆”的傑出君主。鄢陵之戰正是其牢固确立晉國中原霸權的一個标志。

公元前578年,晉國在取得對秦麻隧之戰勝利後,已使自己處于争霸的最有利的戰略地位和曆史時期。這時,長期以來威脅晉國西部、牽制晉國力量的秦國已被打敗,實力大損,無力東顧;齊、晉同盟正處于相對鞏固階段;公元前576年戚地(今河南濮陽北)會盟後,魯、衛、鄭、曹、宋、等大多數中原中小諸侯國皆臣服于晉;南方的吳國日趨興盛,它和晉國攜手,與楚為敵,對楚的側後構成嚴重的威脅。所謂“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晉國隻需待有利時機出現,即可與楚一戰,以進一步鞏固自己在中原地區的霸權。鄢陵之戰就是這一曆史背景下的必然産物。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圍繞着對鄭國的争奪,晉打擊楚國,再振霸業的時機終于來臨了。

公元前577年夏秋之交,鄭成公派公子喜率兵伐許,被許軍擊敗,鄭成公又親自帥師征伐,攻入許都外城,許被迫割地求和。

許為楚國的附庸,鄭國的行動自然要引起楚的幹涉。于是楚共王采納主戰派子反“敵利則進,何盟之有”的意見,遂于次年發兵攻打鄭國,直抵暴隧(今河南原陽西);接着又侵入衛國,進占首止。後來楚雖從鄭國撤走軍隊,但鄭國又開始采取騎牆态度,到了次年,鄭在接受了楚割讓的汝陰之田後,叛晉附楚,使公子驷與楚共王盟于武城(今河南南陽)。

鄭國利用晉楚對峙的機會,倚仗有楚國作後盾,進而在公元前575年興師攻伐宋國。鄭國的所作所為,直接違反了一年前諸侯在鐘離(今安徽鳳陽附近)之會上的盟約,且為楚國勢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條件,作為諸侯盟主的晉國,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肯定要有所表示。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然而當時晉内部争權奪利鬥争正愈演愈烈,是以其對是否立即出兵伐鄭存在着很大的意見分歧。範文子認為:

晉國之患在内不在外,“我僞逃楚,可以纾憂……我若群臣輯睦以事君,多矣”。

指出不如保留楚國這個外患以穩定晉國内部:

“唯聖人能外内無患,自非聖人,外甯必有内憂。盍釋楚以為外懼乎?”

是以主張避免和楚軍正面交鋒。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但是中軍帥栾書反對範文子的看法,斬釘截鐵地表示:“不可以當吾世而失諸侯,必伐鄭”。晉厲公贊同栾書的意見,遂下決心讨伐鄭國,以栾書為統帥,并聯合齊、魯、宋、衛等國一道出兵殺向鄭國,時在周簡王十一年(前575年)四月。

五月,晉軍自南河(今河南汲縣)渡過黃河,然後向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南)方向開進,至鄢陵城北20裡處駐營,以待齊、魯、宋、衛諸軍前來會師。

鄭成公聞報晉國大舉來犯,急遣使者向楚國告急。楚共王召叢集臣商議對策,令尹子重不贊成出兵救鄭,但司馬子反則認為鄭國危急中向楚求救,如不出兵相救,就會使得其他諸侯國不再信任楚國,對楚争霸中原不利,力主出兵馳援。楚共王采納子反的意見,乃親自統率楚軍,以司馬子反為中軍帥,迅速北上援救鄭國。

楚軍由申邑(今河南南陽)出方城(今河南方城)、過葉(今河南葉縣),渡過汜水、颍水(均在今河南襄城附近),在與鄭軍會合後,即迅速開赴鄢陵。同年六月下旬,楚、晉雙方主力在鄢陵相遭遇。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當時晉國的盟軍齊、魯、衛、宋軍尚在開赴鄢陵的途中,針對這一情況,楚軍統帥部作出決策:乘齊、魯等國軍隊未到達戰場之前,先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晉軍,掌握軍事上的主動權。為此,楚軍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趁晉軍不備,利用晨霧作為掩護,突然迫近晉軍營壘布列,以期同晉軍速戰速決。

晉軍此時未見盟軍援兵抵達,兵力上略處劣勢,加之營壘前方有泥沼,楚軍逼近而陣,己方兵車無法出營列陣,處于不利的地位。鑒于這種形勢,晉軍主帥栾書主張固守待援,伺機破敵,

“楚軍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

針對楚軍“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的情況,年輕的士匄建議晉軍“塞井夷竈,陳于軍中,而疏行首”,以作戰術上的部署。然而新軍佐郤至則反對“固壘而待之”的做法。

他認為楚軍有諸多弱點具體地說:

1、楚軍中軍帥子反和左軍帥子重關系不好,“二卿相惡”;2、楚王的親兵老舊不精良,“王卒以舊”;3、鄭軍列陣不整,“鄭陣而不整”;4、随楚出征的蠻軍不懂得陣法,“蠻軍而不陳”;5、楚軍布陣于無月光之夜,實不吉利,“陳不違晦”;6、楚軍布陣後,陣中士卒喧嘩不靜,秩序混亂,“在陳而嚣,合而加嚣”。

指出如此雜亂無章的軍隊一旦投入戰鬥,必然是互相觀望,沒有鬥志。我軍若乘此機會發動進攻,一定能夠把楚軍擊敗。是以主張利用楚軍的弱點,先發制人,主動進攻楚軍。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晉厲公和栾書認為郤至所言完全在理,于是改變先前固守待援、後發制人的作戰計劃,決心趨利避害,立即與楚軍展開決戰。

随即在營壘中填平井竈,擴大列陣的空間,調動上、中、下軍及新軍布列攻戰陣勢。

雙方在決戰前夕都進行了戰場偵察活動。楚軍方面,楚共王在晉國叛臣伯州犁(伯宗之子)陪同下,登上巢車,觀察晉軍在陣營内的動靜。伯州犁向楚共王逐一解釋晉軍活動的性質和目的介紹晉軍的臨戰準備情況,如“召軍吏”、“合謀”、“虔蔔于先君”、“将發命”、“将塞井夷竈而為行”、“聽哲”、“戰禱”等等。然而,楚軍并未能由此而判明晉軍的作戰意圖,并做出相應的準備。

晉軍方面,晉厲公也在楚舊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觀察楚軍的陣勢。苗贲皇熟悉楚軍内情,這時便向晉厲公提出建議:“楚之良,在其中軍王族而已,請分良以擊其左右,而三軍萃于王卒,必大敗之”。意謂楚軍的精銳是在中軍的王族部隊,晉軍據此應該先以精銳部隊分擊楚的左右軍,得手後,再合軍集中攻擊楚中軍,這樣一定能大敗楚軍。

晉厲公和栾書欣然采納這一建議,及時改變原有陣勢,即由中軍将、佐各率精銳一部加強左右兩翼。确定了首先擊破楚軍中較為薄弱的左、右軍,爾後圍殲其中軍的作戰方案。部署既定,晉軍遂在營内開辟通道,迅速出營,繞營前泥沼兩側向楚軍發起進攻。

楚共王望見晉厲公所在的晉中軍兵力薄弱,且厲公所乘兵車陷于泥淖之中,即率中軍攻打,企圖先擊敗晉中軍,結果遭到晉軍的頑強抗擊,晉将魏锜(即呂锜)用箭射傷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軍後退,未及支援兩翼,幸虧楚軍善射者養由基及時發箭射殺魏锜,楚共王才得以脫險。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楚共王中箭負傷的消息很快傳遍楚軍,造成人心浮動。晉軍乘勢猛攻楚左、右軍,楚軍以及協助其作戰的蠻軍、鄭軍抵擋不住,被逼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被動、陣勢大亂,紛紛向颍水南岸方向敗退。雙方從中午一直打到夜幕降臨,楚軍損失很大,公子茂也成了晉軍的俘虜。楚共王隻得鳴金收兵,而晉軍見天色已黑,也暫時中止了戰鬥。

當天夜裡,楚中軍帥子反指令軍吏檢查救護傷兵,補充兵卒戰車,修理甲胄兵器,整頓部隊,準備明天再戰。晉軍探得楚軍準備再戰的消息後,覺得再戰并無必勝的把握,于是苗贲皇借巡視晉軍之際,故意宣布:

“蒐乘、補卒、襪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明日複戰。”

然後故意讓楚俘逃走,回到楚軍中傳播晉軍備戰的消息。楚共王聞知後,心裡不安,急忙召見子反商量對策。但這時子反卻因多飲了幾盅酒,大醉卧帳,不能應召。楚共王見元帥如此,不禁心灰意懶,認為這是“天敗楚也夫”,自料再戰也占不到什麼便宜,于是率軍宵遁。撤退到瑕地時,楚中軍帥子反引咎自殺身死。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次日,晉軍勝利進占楚軍營地,食用楚軍留下的糧食,在那裡休整三天後凱旋回師。鄢陵之戰,至此以晉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1)猛士栾鍼

在晉國陣地前有個大泥坑,于是晉軍都或左或右繞開泥坑前進。步毅為晉厲公駕馭戰車,栾鍼任車右。彭名為楚共王駕馭戰車,潘黨任車右。石首為鄭成公駕馭戰車,唐苟為車右。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栾、範帶着他們部族的隊伍左右擁簇着晉厲公前進,晉厲公的車陷入了泥坑裡。栾書打算讓晉厲公乘自己的戰車,栾鍼說:

“栾書退後去!國家有大事,你怎能一人獨斷專行?再說侵犯别人的職權,這是冒犯;丢棄了自己的職責,這是渎職;離開自己的崗位,這是不忠。有三件罪名,不能夠胡來。”

他于是擡起厲公乘的戰車拖出了泥坑。

(2)最炫貴族風

郤至三次遇上楚共王的親兵,他見到楚共王,總要跳下戰車,脫去頭盔而快步走過。楚共王派工尹裹用弓為禮物去問候他,說:“正當戰鬥激烈的時候,有個穿紅色熟皮軍服的人,他是個君子。則才見到鄙人而快步跑開,莫不是受傷了嗎?”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卻至接見了工尹襄,脫下頭盔,聽他傳達楚共王的話,說:“君王的外臣郤至,跟随寡君參加作戰,托君王的福,參加了披甲的行列,不敢拜謝寵命。謹向君王報告沒有受傷,感謝君王惠賜問候,實不敢當。因為在戰鬥中,隻好謹此向使者肅拜。”對工尹裹肅拜三次後退走。

晉韓厥追趕鄭成公,他的禦者杜溷羅說:“快追上去!他的禦者多次回頭張望,不專心駕駛,可以趕上。”韓厥說:“我不能夠再次做羞辱國君的事。”于是停止了追趕。郤至追趕鄭成公,他的車右弗翰胡說:“派輕車繞道從正面攔截,我追上他的戰車去把他俘虜下車。”郤至說:“傷害國君要受到刑罰。”也停止追趕。

鄭成公的禦者石首說:“衛懿公因為沒有收掉他的旗子,是以在熒地敗得很慘。”于是把旌旗藏進弓袋中。唐苟對石首說:“你在國君身邊,戰敗了更應一心保護君主。我不如你,你帶着國君逃走,我請求留下擋一陣。”于是留下抵禦晉軍戰死。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楚軍被晉軍逼迫到險阻地方,叔山冉對養由基說:“雖然君王有禁令,但為了國家,你一定要射箭。”養由基于是向晉軍射箭,射二箭,死二人。叔山冉抓住晉軍投擲過去,投中戰車,折斷了車轼。晉軍于是停了下來。囚禁了楚公子茂。

栾鍼見到子重的旌旗,向晉厲公請求說:“楚國人說這旌旗,是子重的旗号。他恐怕就在旗下了。往日臣子出使到楚國去,子重曾問起晉國軍隊的勇敢表現在哪裡。臣回答說:“喜歡人多而有紀律。'他說:還有什麼?'臣子回答說:喜歡臨事從容不迫。'如今兩國交戰,連一個使者也不派,不能說有紀律。臨到事情卻說話不算,不能說是從容不迫。請讓我派人送杯酒去。”晉厲公同意了。栾鍼派使者拿着酒榼裝滿酒,到子重那兒,說:“寡君缺少人手,派栾鍼拿矛當侍衛,是以不能來犒勞您的左右,特派我送酒來。”子重說:“這位先生曾經在楚國對我說過這番話,一定是為了這個,他的記性真是太好了!”接過酒來喝了,讓使者回去,才又擂起了戰鼓。

鄢陵之戰,是晉、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兩國軍隊主力會戰,此後雖仍有湛阪之戰等戰事,但其規模與影響均不能與城濮、邲、鄢陵諸戰相比,故鄢陵之役在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标志着楚國對中原的争奪從此走向頹勢;晉國方面雖然借此得以重振霸業(即所謂的晉悼公複霸),但其對中原諸侯的控制力也逐漸減弱了。

鄢陵之戰:超級大國的終極對決,仗居然能這樣打?簡直最炫貴族風

在鄢陵之戰中,晉方謀定而動,先計後戰,善察戰機,巧妙指揮,擊敗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對手-楚國,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優勢地位,使其軍事勢力發展到鼎盛。

這場戰争後,晉、楚兩國都因各自的内外條件變化,而逐漸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強大勢頭,中原戰場開始相對沉寂下來。從這層意義上說,鄢陵之戰也可以稱作為當時晉楚争霸的最後一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