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作者:無以了了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周六的時候終于去看了心心念的《揚名立萬》,越到後面劇情越精彩,看完以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是以就在回家路上琢磨了下劇情,花了一個多小時整理好了思路,搶先在豆瓣發了。這幾天太懶了沒有再看其他的片,是以...

好的,先進入主題,以下為本人的腦洞和推理。

首先,整個電影我們知道的絕對真實資訊:1.夜莺是個歌女,後來晉升為歌魁。 2.齊樂山是個馬弁。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然後電影的暗線有:1.軍閥和财閥之間的鬥争:第一是早期中央銀行放出大量的銀币,銀價跌了三層。第二是軍閥内部已經出現了A錢現象,這與财閥之間密切相關。

2. 齊樂山和夜莺一起看電影的片段,其中一句台詞是:看我們雙劍合璧。

疑點也很明顯:為什麼善後的人最後才來善後?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善後的人應該是軍閥的人。

對于這件案子,平民知道的資訊:1.三老被兇手殺了。

現場的編劇演員們知道的資訊:1.三老被兇手殺了,為了一個被玷污的歌女(齊樂山編的)。

三老是财閥的人,如果隻是因為玷污歌女怕被人知道,财閥肯定會在一開始就派人就把現場處理掉,但是并沒有,而且仿佛銷聲匿迹一般,根本沒有任何的下一步動作。

那為什麼偏偏是軍閥要在齊樂山與編劇在一起的時候來處理?而且表明上頭的人是南京的?

隻有可能是因為害怕齊樂山說出背後刺殺的真相。那麼什麼真相會讓南京軍閥頭領出手呢?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那就是背後其實是軍閥對财閥的制裁。軍閥與财閥沖突已久,财閥在各行都有勢力,如果謀反,那麼對于軍閥是一個隐形的炸彈,對于炸彈最好的方式就是拆除炸彈。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齊樂山和夜莺就是鏟除炸彈的最好武器。齊樂山說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他在影片裡隻說了夜莺長大了想跑了,但是原版的故事是這樣的。

“夜莺美麗的歌聲打動了皇帝,它成為皇帝的寵兒。但不久之後,一隻的人造小鳥獲得了更多贊美,于是,夜莺飛走了。然而,當皇帝的生命面臨死神的威脅時,人造小鳥卻唱不出一個音符,還是真正的夜莺用婉轉的歌聲驅走了死亡的陰霾。”

結合這個原版故事來看,皇帝應該指的是軍閥,夜莺指的是齊樂山,人造小鳥指的是歌女(有技術、長得很漂亮,死神的威脅指的是财閥。

整理下應該是這樣的:

“夜莺美麗的歌聲打動了皇帝,它成為皇帝的寵兒。但不久之後,一隻的人造小鳥獲得了更多贊美,于是,夜莺飛走了。”

齊樂山精湛的技術赢得了軍閥的認可,也成了軍閥的心腹。随着财閥勢力的增長,為了打擊财閥勢力,是以中央銀行放出大量的銀币來降低銀價,由此打擊财閥,但是軍隊内部已經出現了A錢軍饷的現象,這與财閥脫不了幹系。

這時候,技術精湛且外表美麗的歌女出現了,成為了軍閥着力培養的另一個心腹。

“然而,當皇帝的生命面臨死神的威脅時,人造小鳥卻唱不出一個音符,還是真正的夜莺用婉轉的歌聲驅走了死亡的陰霾。”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因為财閥日漸增長的勢力,軍閥開始忌憚,感覺自己受到了地位威脅,是以便決定除掉财閥。因為得知三老的“特殊愛好”,是以這次的暗殺任務由歌女行動。她混入夜總會,從歌女走上了花魁,得到了三老的認可,順利接見三老。

但是在關鍵時候,歌女一個人的力量卻不能對抗,這時候齊樂山來了,兩人合手除掉了三老。

為什麼齊樂山和軍閥一夥的,最後卻要被一起殺掉呢?

因為那個人說:“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嗎?是記憶,記憶就像火苗,隻要有一點兒,便有變成燎原之勢的可能。”

因為擔心齊樂山說出真相,同時要給這次謀殺一個完美的解釋,是以連同他一起殺掉。

齊樂山最開始被手铐铐住的時候望向了天空,顯然是在看時間。為什麼這個時候還要看時間?

說明他從監獄出來,上頭的人是知道的,上頭和他說的應該是,軍閥到時候會派人借此解救他,但是他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殺人滅口。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為什麼會這麼判斷呢?因為影片片尾,歌女出現在越南。大衆并不知道歌女與這件案子的關系,那她為什麼會躲在越南呢?

顯然是遭到了國内強大勢力的追殺。财閥那邊知道的消息應該是齊樂山殺了三老,如果要殺人,肯定找的是齊樂山,而不會是歌女,為什麼歌女要藏起來?說明追殺她的就是知道真相的軍閥,同樣也是為了殺人滅口。

《揚名立萬》:夜莺的故事,齊樂山隻說了一半

最後的集體沉船和報紙更能輔助這一點。

集體沉船是因為當時齊樂山和軍閥同歸于盡,在這種玉石俱焚的情況下,上頭不确定齊樂山是否說出真相,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趕盡殺絕。

報紙上登出的三老的“腌髒事”其實是轉移大衆的視線,讓大衆以為三老是因為這些腌髒事是以才被齊樂山殺害的,借此掩蓋軍閥對财閥的制裁。

以上都是本人的猜測哈,敬請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