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潛艦的首戰與首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之死(上)

作者:世界史大觀

核潛艦帶給世界的改變不亞于潛艦這一概念本身。核潛艦幾乎不受人員心理與生理承受極限以外因素制約續航力,且航速允許逃脫追擊或主動向任何敵軍追擊強迫交戰的發生,其破壞力足以重創甚至摧毀最大型且昂貴的主力艦。

然而核潛艦誕生以來僅有一次在實戰中展現其破壞力,就是1982年福克蘭戰争中,由英國皇家海軍征服者号(HMS Conqueror)擊沉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将軍号巡洋艦(ARA General Belgrano)。

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是1939年開工的前美國海軍布魯克林級鳳凰城号(USS USS Phoenix)。在日本對珍珠港空襲的那天,鳳凰城号就在珍珠港見證了美日戰争的爆發,并幸運得毫發無損。此後鳳凰城号多次執行巡邏、護航與對岸炮擊任務,亦和自珍珠港空襲中幸存與修複完畢的老式戰鬥艦一同在蘇裡高海峽戰役中向日本帝國海軍戰艦噴灑複仇的鋼鐵之雨。

核潛艦的首戰與首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之死(上)

鳳凰城号是一艘相當幸運的戰艦,它多次從岸炮、空襲、神風特攻與潛艦攻擊中幸免于難,在整個二戰期間艦上僅有一人因作戰死亡。1946年,鳳凰城号被降為預備役。

和大量狀态良好的二戰過剩武器一樣,鳳凰城号引起了阿根廷的興趣。1951年,鳳凰城号和姊妹艦博伊西号(USS Boise)一同以780萬美金價格售予阿根廷。

其中鳳凰城号被重新命名為10月17日号(ARA 17 du Octubre,該日為阿根廷人民忠誠日),1955年胡安・庇隆總統被軍事政變推翻後新政權将該艦改名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而博伊西号被命名為7月9日号(ARA Nueve de Julio,該日為阿根廷獨立日)。

7月9日号在1956年和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發生擦撞,此後返港不再出航且缺乏最低限度的保養維護,在70年代被用作軍政府關押異議人士的海上浮動監獄,最後于1981年銷售拆解。

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滿載排水量13470噸,在其服役初期擁有高達32.5節的最高航速。然而當時間推移到了80年代,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的機械裝置已經嚴重老化,蒸氣鍋爐出力大約隻有最佳狀态的7成,最大航速驟減到約18節。

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繼承了艦炮決戰時代必有的堅實防禦能力。船體由16毫米STS結構鋼組成,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127毫米,并在往下削減到76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為165毫米,頂部為51毫米,甲闆為2英寸,指揮塔則厚127毫米,彈藥庫裝甲也有120毫米。然而受噸位限制布魯克林級有兩大缺點,其一是防禦裝甲覆寫面不足,其二是沒有設定魚雷防護系統。

火力方面,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擁有5座3連裝155毫米47倍徑火炮組成,每門持續射速每分鐘8-10發,最大射程接近24公裡,其使用的HC彈(即高爆彈)每發内部裝填有6公斤炸藥,單次齊射即可投射90公斤高爆炸藥。副炮是8門127毫米單管高平兩用炮,射速為每分鐘15-20發,發射高爆彈時最大射程達到13259米。

防空方面則有兩門雙管40毫米波佛斯機炮,以及在67-68年現代化改裝期間增加的2組4連裝海貓短程艦對空飛彈。此外該艦擁有直升機甲闆與一個能容納兩架直升機的機庫,但通常隻攜帶一架雲雀型(Alouette)輕型直升機。

該級艦在美軍服役期間評價甚高,成為日後一系列火炮巡洋艦的設計基礎。其适航性相當優秀,即便是惡劣海況下甲闆上浪也相當輕微,火力與防禦在當時也算是不錯的水準。

核潛艦的首戰與首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之死(上)

不過也有一些為人诟病的缺陷,首先是為了符合海軍條約而必須控制排水量,然而在艦體結構上的過度減重導緻艦體強度不足,這問題嚴重到薩凡納号在1939年9月因為飓風而撞擊錨鍊後,錨鍊居然輕易撞破船頭,損害嚴重到需要在幹船塢維修。

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一開始并沒有加入攻占福克蘭島的作戰,因為它的鍋爐和渦輪機正在例行檢查大修。當阿根廷政府于4月5日得知英國政府是真心想以舉國之力奪回島嶼後,維修工作被加快和簡化以免錯過戰争。最終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搭載着56名軍官、692名志願役水手和408名正好在服法定12個月兵役的義務役水手,于4月16日出航。

在确定與英國的戰争無可避免後,阿根廷海軍組成三支特遣艦隊。第一支79.1特遣隊以航母5月25日号(ARA Veinticinco de Mayo,這一天是拉普拉塔總督轄區自西班牙脫離的日子,而該轄區就包含日後的阿根廷)為核心,伴随一艘42型驅逐艦和三艘德拉蒙德級(Drummond class)巡防艦,而艦載機則包含八架A-4、六架S-2和四架海王。

第二支79.2特遣隊由一艘42型驅逐艦、三艘薩姆納級和一艘基靈級驅逐艦組成。這兩支特遣隊的主要任務是警戒阿根廷認為英軍最可能發動攻勢的福克蘭島北端。

而最後一支則是僅有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的79.3特遣隊,它擔負的任務是在艾斯塔多島附近巡邏,警戒重點是南美洲最北端的合恩角,主要目标是防範和英國關系良好的智力介入戰争,并阻斷英軍可能從太平洋出發的增援。雖然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的防禦力面對配備有反艦飛彈的敵艦仍不夠保險,但它仍能與任何僅配備口徑不超過114毫米艦炮的敵艦對抗。

由于英國政府警告阿根廷他們将在4月12日到13日午夜将福克蘭島外圍200海裡範圍劃定為禁航區,阿根廷一開始決定先暫時從禁航區撤出作戰艦艇,但很快又認為英軍不大可能無視在無事先警告的情況下擊沉民用船隻帶來的輿論和外交壓力,仍繼續派遣征用商船前往福克蘭島進行補給。

4月23日,英國政府聲明他們不僅将擊毀任何進入禁航區的阿根廷作戰機關,且任何被認為以任何形式構成妨礙和威脅的阿根廷作戰力量也将遭到攻擊。

由于對英軍動向難以掌握和預判,同時有情報宣稱一艘被認為可能是埃克塞特号的42型驅逐艦自巴拿馬運河駛向太平洋(很可能是已經賣給智利的郡級驅逐艦諾福克号的誤報),阿根廷軍方擔心更多英軍從繞過合恩角自南端威脅勢單力薄的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于是在4月26日決定将79.2特遣隊解散。

79.2特遣隊原有的兩艘薩姆納級驅逐艦希波利特・布查德号(ARA Hipólito Bouchard)和彼德拉武埃納号(ARA Piedrabuena)号與一艘油輪抽調到79.3特遣隊,4艦會合後便遊走于禁航區南部邊緣;而79.2特遣隊其餘軍艦被補充到79.1特遣隊,79.1特遣隊原有的三艘德拉蒙德級護衛艦因為艦齡較輕且配備有飛魚飛彈,因而獨立出來組成79.4特遣隊。

核潛艦的首戰與首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之死(上)

阿根廷海軍所展開的布局無疑是能讓任何一位敵軍指揮官血壓爆表的形式,英軍特遣艦隊将遭到三面的夾擊,北面有5月25日号航母的艦載機與攜帶飛魚飛彈的79.4特遣隊,西面有來自本土的空軍(特别是攜帶飛魚的超級軍旗攻擊機)空襲,南面則有攜帶飛魚反艦飛彈與155毫米重炮的79.3特遣艦隊。

這樣的攻勢有很大機會壓垮英軍防守能量,英軍通常同時隻能維持4架海鹞滞空巡邏,且海鹞缺乏全天候作戰能力;而三艘42型驅逐艦能構成的警戒線也存在很大的死角,上述兩者還要防備從本土起飛的阿根廷軍機,進一步分散英軍對付南北兩頭攻勢的能力。

雖然英軍大部分艦艇是可以補充的,但無敵号和大力神号航母不行。如果隻是缺乏目辨別别能力的反艦飛彈,那英軍外圍大量艦艇可以起到吸引注意承擔打擊的作用,但攻擊機的臨空轟炸或艦炮的水面交戰則為針對航母的攻擊提供可能,隻要阿根廷成功将兩艘航母中的任何一艘毀傷,英軍很可能就會失去後續作戰的能力與決心。

在這樣的場合中,将放大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的價值——作為一艘生于裝甲火炮決勝時代的軍艦,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擁有與同時期巡洋艦火炮抗衡的能力相較之下英軍水面艦艇普遍裝備的最大口徑艦炮為114毫米炮,分成馬克八型和馬克六型;其中馬克八型沒有穿甲彈,馬克六型的穿甲彈最大穿深也隻有76毫米,對這些重點防禦部位完全無能為力,射程自然也遠遠不如。

雖然英軍巡防艦已經裝備大量飛魚反艦飛彈,然而飛魚的彈頭和戰鬥部都不是為了穿透重裝甲設計的,強度不足的彈頭很可能在撞擊裝甲時碎裂導緻飛彈隻能在艦體外部引爆,而單純的高爆破片戰鬥部也沒有穿透重裝甲的能力。

至于海鹞,其攜帶的1000磅炸彈倒是足以對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構成威脅,而且薩姆納級驅逐艦隻有傳統二戰水準對空武器可用,貝爾格拉諾将軍号的海貓飛彈最大射程隻有5000m,飛行速度更隻有0.8馬赫,還是采用手動搖杆控制的過時設計,防空能力有限。然而英軍海鹞數量和出勤能量有限,要同時對抗79.1特遣隊的天鷹和本土的空襲都顯得捉襟見肘,未必有馀力抽手對付79.3特遣隊。

核潛艦的首戰與首殺: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之死(上)

當然這也不會那麼容易,對阿根廷而言他們主要面對的障礙有三個:

第一

各打擊力量之間相距甚遠,要可靠地協調保證攻勢能同步發起相當困難,特别是還要兼顧電磁排放管制與無線電靜默需求時。而布魯克林級作為一型排水量相受限的條約巡洋艦,雖然關鍵的彈藥、動力與指揮艙室都有重裝甲保護且除了指揮室以外都在水線之下,但裝甲覆寫面相當有限,如果沒有其他方向的配合攻勢吸引英軍注意力與火力,單靠單一部隊突入是相當危險的。

哪怕是貝爾格拉諾将軍号也是如此,它的裝甲帶雖然基本不可能被英軍現有傳統手段擊穿,但飛魚反艦飛彈、海賊歐反艦飛彈或114毫米艦炮仍可能通過大量命中非主要防禦部位制造足以癱瘓戰鬥力的破壞與傷亡,或者通過在水線附近缺乏裝甲覆寫的部位制造足夠多破口使其耗盡儲備浮力。

第二

作為攻勢核心的貝爾格拉諾将軍号和5月25日号都是機械狀态不佳的舊艦。貝爾格拉諾将軍号此時航速隻剩18.5節,雖然英軍特遣艦隊受限有大量更慢的後勤艦艇拖累航速也不快,但航速差距不夠大的話将導緻貝爾格拉諾将軍号難以迅速拉近距離發揮火炮優勢,而英軍也有更多時間累積打擊量。

5月25日号号同樣有鍋爐老化的問題,雖然已經用Steam 4 Series 9型蒸氣彈射器取代原有的BH III液壓彈射器,使其能夠彈射三萬磅重的艦載機(攜帶4枚500磅炸彈的A-4B則略超過1.9萬磅),然而老化的鍋爐難以提供足夠蒸氣給渦輪機和彈射器,是以對環境風要求更高。而這問題又反過來增加前述的協調風險。

第三

除了5月25日号以外的船隻要發動打擊都必須進入世界第三核動力潛艦戰力所設下的禁航區。阿根廷海軍在主要作戰軍艦因老化航速降低,使其更易于遭到潛艦追上和攻擊的同時,反潛力量卻十分不足。

阿根廷大部分軍艦沒有直升機或僅有體積不足裝置老舊的雲雀直升機,僅在5月25日号上有相對先進的S-2反潛巡邏機和海王式反潛直升機,然而最先進的反潛武器也隻有50年代中旬水準的MK 44反潛魚雷。這款魚雷盡管已經有主動搜尋能力,但僅有30節的最大航速和5.5公裡的最大射程,要對抗28-30節速度的英軍核動力潛艦實在太過勉強。不僅武器不理想,聲納與射控裝置的水準還要更糟。

攻擊的一大前提就是定位英軍位置。5月25日号的S-2艦載反潛巡邏機在5月1日下午時成功探測到英軍航母戰鬥群,然而由于做為主力攻擊機的A-4不具備夜間出勤能力,是以空襲必須等到隔日才能執行。

S-2最後一次定位到英軍特遣艦隊是5月1日2300時,照阿根廷海軍計劃,5月2日計劃如下:0528時,S-2首先出動對英軍特遣艦隊進行定位,幾小時後将有另一架S-2接替并保持持續追蹤,以便引導A-4發動空襲,而5月25日号将出動全部可出勤的6架A-4,各攜帶4枚炸彈。

然而英軍很快就意識到他們被發現了,并迅速派出海鹞應對,并追蹤到79.1特遣隊的位置。

等到隔日清晨時,阿根廷運氣也用完了。不僅S-2沒有定位到英軍位置,且當日早晨風力迅速減弱,老化又缺乏大幅度整修的5月25日号航母彈射器與鍋爐出力都不足,無法合成足夠甲闆風讓滿載炸彈和燃料的艦載機起飛。

如果要當下出擊,那5月25日号唯有主動踏入禁航區接近到離目标隻有70-80英裡左右距離才能允許A-4滿載炸彈空襲的同時有足夠燃料返航,然而英軍核潛艦的威脅讓這一選項近乎不可接受。

随後空襲計劃最初調整,預計下午進行新的偵查飛行;同時考慮到79.1特遣隊位置很可能已經暴露,阿根廷決定将空襲的A-4減少到四架以便預留力量防備英軍的空襲。很可能由于原計劃的空襲被推遲,79.3特遣隊也收到轉向遠離禁航區的指令。然而整支阿根廷軍都沒意識到的是,79.3特遣隊被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艦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