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撒哈拉的故事》二:動蕩和無知,留下凄涼的故事

作者:smileyimiao
《撒哈拉的故事》二:動蕩和無知,留下凄涼的故事

沙漠是美的,土著居民是無知的,天然的景和無知的人,形成夢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注定發生凄涼的故事。

土著撒哈拉威人,因為沒有受過教育,而無知,他們常常憑着本性和世代流傳的陋習做事,傷人又殘忍。

他們會将不滿十歲的女兒嫁出去,換取一筆豐厚的彩禮;他們實行盲婚啞嫁,新郎和新娘在婚前居然從未見面;他們将新婚之夜,暴力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視為新郎的勳章。

盡管不懂文化,但本性已經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得寸進尺。

三毛住在經濟條件并不算太差的小鎮阿雍,她教會了鄰居用拖把拖地,于是拖把、水桶和肥皂粉成了公共用具;鄰居們利用了三毛的和氣,讓小孩用千奇百怪的理由來借東西,總是有借無還;女孩們随意用着三毛的化妝品、穿她的衣裙和涼鞋,弄到髒兮兮的再丢回來。

動蕩的局勢也為撒哈拉,添了一筆不安的色彩。

三毛的家在西撒哈拉地區,西班牙已在這塊地界殖民許多年了;北邊摩洛哥虎視眈眈想分一杯羹;一些走出沙漠、受過高等教育的撒哈拉威人組建了遊擊隊,希望實作民族自決。

局勢愈發緊張,當地人卻仍舊繪聲繪色地談論着香豔的故事。

沙伊達是鎮上數一數二的助産士,也是一位美麗優雅的女人。當她摘下面紗時,不同于大多撒哈拉威人的瘦削臉龐,和漆黑深邃的雙眼,就像神像一般攝人心魄。

可這樣獨樹一幟的美,引來了肮髒醜惡的人的觊觎,也引來了又妒又恨的人的造謠謾罵。可笑的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女性,卻是在自己的家鄉,被污蔑、重傷成混迹于男人之間,挑撥是非的不堪女人。

撒哈拉威人不知道,沙伊達的丈夫就是遊擊隊神秘莫測的首領巴西裡,也隻有這樣舉止和氣度的男人才配得上那輪天邊的明月。

因為宗教和局勢的原因,他們的關系無法公開。在暮色中,巴西裡将妻子托給三毛照顧,眼中浸滿了柔情蜜意和深深的傷感。

局勢愈發緊張,西班牙才撤出了西撒哈拉的争奪,摩洛哥國王就率兵打了過來,七萬多的遊擊隊又怎麼抵擋得住幾十幾百萬的摩洛哥人呢,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在摩洛哥人侵入阿雍小鎮的前夜,巴西裡從前線奔赴回來,帶着沙伊達來找三毛,求她第二日帶沙伊達乘飛機離開,而自己則去戰友那借宿。

精明睿智的巴西裡,錯估了撒哈拉威人求生的本能,也錯估了他們的民族氣節,不久前還瘋狂簇擁巴西裡的撒哈拉威人,轉瞬就可以為了活命而出賣他。就在那個晚上,他沒有回到戰場戰死,而是在這個偏僻的小鎮,被自己的同伴殺害。

沙伊達第二天堅持去醫院上班,隻為看一眼将要和嬷嬷一起離開的孩子,然後,便再也沒有回來。抓走她的,就是曾經想對她不軌的那群醜惡的人。

他們将沙伊達拖到屠宰房,撕扯着她的前襟、衣裙,他們想踐踏她的肉體,還想侮辱她的尊嚴。

圍觀的,都是同一個民族的撒哈拉威人,可他們隻是指指點點地看熱鬧,冷漠的可怕。

最終,是巴西裡的兄弟魯阿趕來解救。雙拳難敵四手,他隻得在沙伊達的哀求下,将這個生機早已随夫妻逝去的女人,用一顆子彈送走,自己也死在了這場亂戰中。

駱駝的嘶鳴聲響徹天地,是為這個生在沙漠的種族哀鳴。有多少女人、孩子、和家庭葬送在了這動蕩和無知中?這黃沙下還要埋葬多少個凄涼的故事?#愛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