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作者:枕夢子

說到本拉登,他的名字伴着震驚世界的美國9·11恐怖事件,成為令美國人聞風喪膽,在全球臭名昭著的“标志”。

9·11事件後,美國大肆搜查抓捕本拉登,這位“恐怖大亨”藏匿十年之久,最終在一座偏僻的三層小院中被擊斃。

他藏匿期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美國“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紐約街頭一如往日熱鬧繁華,人們行色匆匆,在偌大的城市中奔向各自的目的地。突然,天際間出現一架飛機,它的飛行軌迹似乎有些怪異。

很快,人們察覺到異常,開始呼喊、奔跑,但已經來不及了,飛機徑直撞向高聳的世界貿易中心一号樓。隆隆黑煙升向高空,摩天高樓開始塌陷,尖叫聲和呼救聲此起彼伏,宛如人間煉獄。

不久,第二架被劫持的飛機撞向貿易中心二号樓,兩幢高樓在劇烈的撞擊下相繼倒塌。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導緻近3000名美國人喪生,全美經濟損失接近2000億美元。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事件發生後。全美各地的軍隊進入最高戒備,美國情報部門很快鎖定基地組織上司人本拉登,認定他就是9·11襲擊事件幕後主謀。

很快,本拉登成為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要犯,搜捕本拉登的賞金從2500萬美元提高到5000萬美元。

自此,本拉登開始他的亡命生涯。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美國方将“911”事件和本拉登聯系在一起

9·11事件發生後,全世界對這位聲名狼藉的恐怖分子的關注驟然增加,本拉登的生平經曆和個人生活慢慢曝光在世界的目光下,裹在本拉登身上的神秘面紗,正被揭開。

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一個富商家庭,在家中52個孩子中排行第17。據本拉登兒時玩伴巴塔菲依回憶:少年本拉登天賦異禀,數學能力尤其突出,喜愛足球,愛看功夫片,擅長騎術、汽車等。

他喜歡開着美國汽車到清真寺禱告,也喜歡購買跑車和遊艇,與朋友飙車取樂。這樣一位看似正常的少年,是如何成長為家喻戶曉的“恐怖惡魔”的呢?

據說,本拉登雖然家纏萬貫,但一直沉迷于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教義和聖戰論,對宗教表現出極度狂熱,每天過着教士般刻苦的生活。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改寫了本拉登的一生,為了支援伊斯蘭國家,本拉登耗盡家資,出錢出力援助阿富汗遊擊隊,抵抗蘇聯。

1990年海灣戰争期間,本拉登不滿美軍進入科威特,因而發表公開演講要求所有歐美人士離開他的國境。或許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本拉登将他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偏執的認識轉化為極端的宗教行為。

在本拉登的上司下,“基地”組織規模不斷擴大,規制嚴格,不斷在世界各地發動所謂的“聖戰”。

而本拉登以一身迷彩服,包着頭巾,身背步槍的形象出現在大衆視野中,不斷發展自己的武裝勢力與美國抗争。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身材瘦削,留着濃密的胡子,像個文弱書生,講起話來輕聲輕語。”

這是本拉登身邊的人對他的評價。如果不是真正了解本拉登,很難把他的形象和恐怖分子聯系起來。

但正是這樣一個看似文弱的人,卻策劃了恐怖慘劇,成為美國頭号敵人。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9·11事件讓本拉登成為美國政府心中的一顆圖釘,不拔不快。但自從2001年以後,本拉登就像人間蒸發一樣下落不明。他的家人反複宣稱他已經死亡,但本拉登的聲音卻在網際網路上不斷出現。

為了調查本拉登的下落,美國中央情報局專門組成了一個專家小組,但小組無法追蹤到本拉登的郵件、電話等資訊。

2009年,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對搜捕本拉登的行動做出指揮,要求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找到本拉登,抓住或擊斃他”。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奧巴馬

為了讓不使用任何電子通訊裝置的本拉登現行,專家小組審訊了關押在阿富汗監獄中的所有犯人,雖然沒有一位犯人說出确切的資訊,但不少犯人都提到一個人物——阿布阿買德。

憑借極大的敏銳性,專家小組将阿布阿買德作為尋找本拉登的突破口。他們很快發現,阿布阿買德居住在巴基斯坦的郊區一個名為阿布塔巴的偏僻村莊。

在對阿布阿買德的日常生活進行跟蹤調查後,專家小組發現他隻在固定的地方使用手機,并且經常進出一幢防備森嚴的三層建築。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美軍情報小組成員循着線索順藤摸瓜,發現了更多隐藏在這座神秘樓房裡的秘密。從衛星圖像看,這幢建築好像一座堡壘,房屋四周被圍牆包圍,圍牆上密布鐵絲網。建築内部用牆體分成幾個區域,還設定了兩扇安全門。

為了掩人耳目,建築面向街道的一側幾乎沒有窗戶,是以房屋内的一舉一動,外界很難察覺。

建築物的三樓,有一個平台,四周圍着高達2.1米的牆,用來防止其他人看到内部。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最後的藏身所衛星圖

雖然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幢建築距繁華的城市中心隻有兩小時車程,而且建築對面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有一所巴基斯坦陸軍軍官學校。但由于院主人從不出門,每天的生活垃圾也全部焚燒。

即使在建築内散步,也會貼着牆走。是以數年來,從來沒有人注意到這幢建築,也沒有人想到,這裡面居住着的,就是策劃了震驚全球的9·11事件的本拉登。

本拉登和他最年輕的妻子,一個兒子,兩個兄弟和一隊追随他的随從生活在這幢建築中。

為了安全,本拉登沒有在房屋内安裝任何聯絡裝置,也不與外界有任何接觸,還安排士兵24小時輪班守衛。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最後所在的建築

雖然本拉登和其家人們從來沒有出過藏匿住所,他的信使和保镖也嚴格遵循低調缜密的原則實行安保措施,但美軍專家小組還是從中發現了建築中可能住着本拉登的線索。

為了确認戶主的身份,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建築旁邊建造了“安全屋”,每天派人觀察戶主的生活方式。

他們發現房屋内晾衣繩上總會同時出現多套女性衣物,在收集充分的證據後,調查人員判斷建築内居住着多名成年女性和一位成年男性,符合本拉登“一夫多妻制”身份特點。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為了消滅本拉登,美國特種部隊成立了一支小分隊來制訂行動計劃。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團隊在阿富汗建造了一個本拉登隐居建築的實體模型,以此來模拟行動中可能出現的情況。

最後,美軍确立了兩套行動方案,第一套是使用B-2轟炸機直接轟炸本拉登藏身的住所,確定擊斃藏身在其中的所有居民。第二套是派出特種兵精英潛入住所開展行動。

第一套方案雖然見效快,對美軍的風險較小,但同時會摧毀證明本拉登潛藏在這幢建築裡的證據,而且可能危害周邊平民的安危。

最終,美國政府和軍方選擇了第二套行動方案。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的位置

2011年4月29日早上,奧巴馬在白宮外事接待室授權了行動。兩天後的夜幕降臨,幾架載着24名美國特種部隊成員的飛機從阿富汗賈拉拉巴德空軍基地悄然起飛。另有三架飛機和25名特種兵在阿富汗邊境待命。

行動剛開始,美軍就遭遇了難題。由于建築的高牆産生氣旋,一架直升機在降落過程中撞向地面,機身嚴重受損,突擊隊員隻能放棄直升機,一面開火,一面步行靠近建築。

突擊隊員遭到了本拉登随從們的激烈抵抗,一番激烈的槍戰後,突擊隊員進入建築主樓,在二樓和三樓找到了本拉登及其家人。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據美國官員說,本拉登被擊斃前試圖用槍自衛,而突擊隊員打出的子彈擊中了本拉登的左眼,另有數枚子彈擊中了本拉登。

本拉登的一個兒子和兩個親信也在這場行動中被擊斃,另有三名婦女在行動中死傷。

為了确認擊斃的就是本拉登,美軍用親友指認、面部識别、DNA譜系比較等方法對屍體進行身份鑒定。

從資料分析來看,突擊隊員擊斃的疑是本拉登的屍體面部特征有95%以上與公開的本拉登照片相符,而且屍體DNA序列也有與多名本拉登家庭成員符合。最後,美國确認本拉登在本次突擊行動中被擊斃。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死後24小時内,美國根據伊斯蘭葬禮傳統,将他的屍體裝在一個負重的袋子内,在等待軍事官員宣讀宗教緻辭後,袋子從卡爾文森号航空母艦的甲闆上緩緩滑入海洋中。

從此,這位讓美國為之顫抖的“恐怖大亨”,正式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行動結束後,為了防止本拉登的狂熱追随者們将他藏匿的住所當做聖地,美軍将建築夷為平地。

雖然本拉登已經徹底消失,但關于他如何被發現以及神秘藏匿的十年,目前仍然衆說紛纭。

本拉登神秘藏身地:住3層小樓,從不出門,連散步也會貼着牆走

本拉登死亡地被夷為平地

有人說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前,實際已經處于巴基斯坦政府的控制下;有人說本拉登會被發現,是因為他的貼身醫生告密;有人說美軍其實早就可以消除本拉登,但為了借助反恐名義對中東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才讓本拉登藏匿十年之久。

真相到底如何?或許真相已經随着本拉登的死亡而被掩蓋。但不管怎樣,這位背負着幾千條無辜平民生命的恐怖分子,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本拉登消失了,恐怖組織并沒有消失,恐怖活動依然在全世界肆虐,威脅着人們的生命。

任何國家,都在反恐的路途上任重而道遠,在人類共同體基礎上的和平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