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Qt核心剖析:資訊隐藏(1)

如果你閱讀了 Qt 的源代碼,你會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宏,例如 Q_D,Q_Q。我們的Qt源碼之旅就從了解這些宏說起。

下面先看一個C++的例子。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 C++ 類 Person,他有兩個屬性 name 和 age。我們試想一下,這個類要怎麼去使用呢?如果你不想給我源代碼,那麼至少也要給我一個 dll 或者其他類似的東西,并且你要把這個頭檔案給我,這樣我才能把它 include 到我的代碼中使用。我隻能使用你暴露給我的 public 的接口。按理說,private 的東西我是不應該知道的,但是現在我知道了!為什麼呢?因為我會去讀這個頭檔案,我知道了,原來在 Person 中,age 就是一個 int,name 就是一個 string。這是你不希望看到的,因為既然你把它聲明成了 private 的,就是不想讓我知道這些東西。那麼怎麼辦呢?嗯,我有一個解決方案。來看下面的代碼:

person.h

persondata.cpp

怎麼樣?在 person.h 中看不到我是怎麼存儲的資料了吧?嗯嗯,也許你很聰明:我還可以在 persondata.cpp 中找到那些聲明啊!當然,這是C++文法規定的,我們已經左右不了——但是,我為什麼非要把 cpp 檔案一并給你呢?因為你使用我的類庫的話完全不需要使用 cpp 檔案啊。

這就是一種資訊隐藏的方法。看上去很麻煩,原本很簡單的對 name 和 age 的通路都不得不通過一個指針去通路它,何必呢?其實這樣做是有好處的:

減少頭檔案的依賴。像這樣我們把資料成員都寫在 cpp 檔案中,當我們需要修改資料成員的時候就隻需要修改 cpp 檔案。雖然都是修改,但這和修改 .h 檔案是不一樣的!原因在于,如果 .h 檔案發生改變,編譯器會重新編譯所有 include 了這個 .h 檔案的檔案。如果你這個類相當底層,那就會花費很長時間。

增加類的資訊封裝。這意味着你根本看不到具體資料類型,必須使用 getter 和 setter 去通路。我們知道 C++ 有一個 typedef 語句,我定義一個資料類型 ABC,如果你看不到具體檔案,你會知道這個 ABC 是 string 還是  int 麼?

這就是 C++ 的一種設計方法,被稱為 Private Class,大約就是私有類吧!更确切地說應該是私有資料類。據說,這也是 Qt 2.x  的實作方式。但是如果你去看你的 Qt SDK 代碼,你是看不到這樣的語句的,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我們開頭所說的 Q_D 這些宏。或許你已經隐隐約約地猜到了,這些宏就是實作這個的:Private Dat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