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2017年,威海的水下考古隊員在進行着一項十分重要的考古任務,那就是打撈定遠艦的殘骸,這項任務十分艱巨,定遠艦曾是世界第一等裝甲艦,集合了那個時代中英國與德國的衆多設計,并且由德國制造傳遞,這麼巨量的工程打撈起來确實十分有難度。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此時已經距離定遠艦沉沒的時間太久了,定遠艦于1881年開工,年底就下了水,1885年傳遞中國并且正式開始服役,1894年,甲午中日戰争爆發,次年,清軍将領丁汝昌下令将定遠艦自爆沉入海底,以防被日軍使用。到2017年計劃打撈時,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丁汝昌

但經過隊員們的不懈努力,2017年時就成功找到了定遠艦沉在海底的遺骸,考古隊員喜出望外,向岸上的從業人員報告了這一情況,這艘曾經被譽為是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艦隊旗艦終于能夠重見天日了,這艘戰艦曾經承載的曆史與故事也能再展現給世人。

中日的數次戰争

在中日兩國的曆史上爆發過五次戰争,從6世紀就有了記載,但更加為人所知的是近代以來的中日甲午戰争和抗日戰争,除了這些大戰争,日本蓄意制造的摩擦也不在少數,而這些曆史的見證者,就是這些在戰場上披荊斬棘的戰艦。

1874年,日本就向台灣出兵,理由竟然是荒謬地為琉球群島的船民伸張正義,當時的清政府根本無力反抗日本侵略者,隻好被迫與日本簽訂了《中日台事專條》,由清政府向日本賠償白銀50萬兩,日本從台灣撤軍。

這次海戰或許深深地刺激到了清政府的自尊心,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将天朝打敗了,還強迫天朝簽訂了屈辱的不平等條約,如果說,英國取得鴉片戰争勝利還能讓清政府找到了英國船堅炮利的借口,那日本的勝利則是扯下來了清政府的一塊遮羞布。

清政府是以召開了一場海防會議,開始讨論起了組建艦隊的事情,這件事情可謂是從未有過的大事,并且持續了7個多月,最終讨論出來的結果就是每年花費400萬兩銀子來組建兩支現代化艦隊,分屬北洋與南洋。

清政府向英國與德國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大手一揮,就買下了包括炮艇、巡洋艦在内的種類十分豐富的艦艇,清政府還一個一個給他們取了名字,此後訂的戰艦也都保持了這樣的傳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的名字常常有重要的意味,艦艇也同樣如此,清政府給這些艦艇取了“定遠”、“鎮遠”、“緻遠”、“靖遠”這樣的名字,這些現代化的艦艇給了清政府的一些心理安慰。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定遠艦

但這樣的心理安慰是脆弱且虛妄的,1884年8月23日,法國的入侵擊碎了清政府的幻夢,發動偷襲的法國軍艦以極小的代價,極短的時間内就讓清政府馬尾港内的福州船政水師幾近全軍覆沒,港内的11艘艦船有九艘被擊沉,兩艘被擊傷,還有七百多名官民犧牲。

這次的失敗再一次刺痛了清政府,李鴻章開始在北洋組織精練水師,同時戰艦的訂單也發到了英德兩國,不久之後,北洋水師就組建完成,這時候的北洋水師擁有排水量共計4萬噸的25艘戰艦,水師将領315名,資料上排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為了提高戰鬥力,清政府還從英國聘請了海軍教官,一改北洋水師曾經紀律渙散、戰鬥力低下的風貌,并且逐漸擁有了戰鬥力。

這樣的北洋水師還給當時的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波動,清政府的速度有些過于快了,日本也将此時北洋水師的定遠艦當成了假想敵來發展訓練,日本也踏上了發展海上實力的道路。

這樣的情形自然是讓清政府有些洋洋自得,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還組織了一次海軍檢閱,李鴻章親自主持,這場檢閱讓清政府的心态有了變化,海軍上下都充滿了信心,海防已經成為了清政府這個龐大帝國的一條鋼鐵防線,于是在1891年,停止了對外訂購軍艦。

一場十餘年的幻夢

日本對于清政府定遠艦的假想敵設定是基于1886年定遠艦前往長崎補給維護時,此後的數年間,日本不斷發展海上軍事實力,而清政府卻在1891年之後,又走上了固步自封的老路,到了1894年時,中日兩方的實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清政府做了十幾年的幻夢在1894年這一年被徹底擊碎了。

1894年,北韓國内東學黨起義,北韓政府軍不得已向當時還是北韓宗主國的清朝請求援助,日本也趁亂登陸了北韓半島,想要趁機攫取一些利益,由于日軍先下了手,等清政府海軍趕到之時,卻遭到了日本軍艦的猛烈攻擊,清政府水軍毫無準備,倉皇迎戰,一艘巡洋艦也在這場遭遇戰中被毀。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北韓東學黨起義

為了一雪前恥,北洋軍師積極備戰,全軍上下戰意高昂,日軍在9月17日上午開始了行動,這也被北洋水師發現了,在提督丁汝昌的指揮下,北洋水師展開陣型開始迎敵,北洋水師先行擺出了雁形陣以便各艦隊的火力發揮,定遠艦率先開火,黃海海戰拉開了序幕。

日軍也不甘示弱,先鋒艦隊先行沖鋒,但在轉舵時,卻被北洋海軍抓住了機會,鎮遠艦一發炮彈,打到了日艦的甲闆上,暫時撲滅了日軍的進攻,處于下風的日軍開始了更為猛烈的反撲,先行攻擊右翼,在北洋水師的艦隊中,右翼艦隊的艦齡較老,各方面都有些落後,但艦艇上的将士們不畏強敵,英勇作戰,最終敗于火力不足,速度緩慢而中彈起火。

打開了優勢的日軍繼續攻擊,但日軍艦艇中速度較慢的幾艘也被北洋水軍攔截了下來,定遠鎮遠一同發力,将這幾艘日艦打得無力還手,但日軍的其餘艦艇航速較快,經過行動,營救出來了這幾艘艦艇,并且在此時,還利用速度優勢總體夾擊了北洋艦隊,腹背受敵的北洋艦隊也從優勢轉為了劣勢。

在激烈的戰鬥中,指揮官丁汝昌負傷,但他仍舊堅持在指揮崗位上,無法站着指揮,就坐在甲闆上,最後在定遠艦艦長劉步蟾的請求下,将指揮任務交給了他,劉步蟾也沒有辜負丁汝昌的信任,他指揮北洋艦隊英勇奮戰,但還是囿于軍事裝備硬實力的不足,敗給了日軍艦隊。

落于下風的北洋艦隊一直堅持戰鬥,到了最後時刻,緻遠艦打光了炮彈,還遭到了重創,在艦長鄧世昌的指揮下,開足馬力撞向了日軍的松島艦,但受到阻擊,這次想要與敵人同歸于盡的行動也失敗了,全艦246名官兵每一名都慷慨赴死以身殉國,舉國潸然,名句“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就是高邕寫下以頌揚艦長鄧世昌。

緻遠艦沉沒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兵都這麼勇敢,濟遠艦的艦長就當了逃兵,他害怕自己也像緻遠艦那樣,于是下令轉舵逃跑了,逃跑的途中遇到了還在頑強抵抗的揚威艦,還因為慌亂把已經在下沉的揚威艦撞翻了,最終這艘濟遠艦因為逃跑慌不擇路,觸礁擱淺了,這讓本來就處在下風的北洋艦隊更加不敵了。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海戰

這場戰役讓北洋艦隊損失慘重,但好在定遠、鎮遠兩大主力戰艦并沒有受到緻命打擊,回到了港口。日本人很明顯不滿足這樣的結果,于是趁着夜色,在1895年的2月4号派出魚雷艇偷襲了停在港口的定遠艦,定遠艦遭到重創,幾十人在這場偷襲中喪生,定遠艦經過搶修卻也無力回天,最終在劉公島東部的港口擱淺。

幾天之後,日軍又發起了新一輪的進攻,在巨大的優勢面前,主客作戰的優勢也根本展現不出來,北洋艦隊在這場戰鬥中一敗塗地,為了不将定遠艦落入敵手,丁汝昌下達了将定遠艦沉入海底的指令,定遠艦自此消失在了海面上。

最終這場中日之間的第四次戰争,以清政府的慘敗結束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馬關條約簽訂

在這場戰争之後,日本人就下潛進入過定遠艦,還将能夠帶走的物品拆下來運回國内公開出售,有很多還是被當做廢舊建材變賣,日本的一處“定遠館”就用到了很多定遠艦的物資,還作為日本海軍的戰利品展覽。

漫長的打撈過程

我國也曾經前後嘗試過三次打撈,但還是囿于各種原因,最終都沒能成功,直到2017年,技術才漸漸成熟,在威海灣平靜的海面下,考古人員熱火朝天的考察,最終在泥沙中找到了一艘隻剩下殘骸的戰艦,并且在發現的各種痕迹與緻遠艦、靖遠艦對比之後,基本能夠判斷出來這是一艘甲午時期的重要戰艦。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考古任務

最終又經過多方查證與對比,才确定了這就是定遠艦,考古人員喜出望外,遺骸清洗工作随即展開,随着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件件曾經的東西被帶出了水下,有很多武器裝備,還有很多那個年代裡的生活用品,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他們本應該平靜的生活,卻被無端打破。

我國早已在2014年就開始了還原定遠艦的真實樣貌,一比一地複原了定遠艦,在同年的9月13日就建造完成并且成功下水,2005年4月16日駛入了威海港,在一系列儀式之後成為了水上博物館,以紀念北洋水師以及在戰争中英勇作戰的将士們。

打撈工作也一步一步進行,到2020年時,一塊重達18.7噸的鐵甲被成功吊出,這也有利地佐證了這艘殘骸就是定遠艦,這也是國内出土的唯一一塊裝備在北洋海軍鐵甲艦上的防護裝甲。在未來的某一天,塵封在定遠艦上的故事一定能夠再次重見天日。

在那段被英國人的堅船利炮打開的黑暗歲月裡,無數中國人被欺壓,過着苦難的生活,腐朽落後的清政府隻想着過好高高在上的日子,不思進取,結果被列強強迫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的洋務運動也一步一步變了味,後來幹脆就變成了統治者和侵略者勾結,受壓迫的隻有最底層的人民。

本來想要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搞了幾十年,花費了巨額的财富,剛剛有了一點起色,就又開始狂妄自大,最後還是在日本的崛起面前一敗塗地,幾艘花重金買來的戰艦有的毀了,有的直接變成了日本人的,幾十年的辛苦變成了一場幻夢。

但好在中華大地上的無數英雄兒女沒有被這樣的重壓打垮,而是奮勇而起,為民族獨立、國家振興而努力,有人辦實業、有的搞軍事、有的出國留學、有的将國外的成功經驗傳播到國内,無數人前赴後繼,一代接着一代的為這樣的事業奮鬥。

在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探索下,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曙光,并且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等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帶領下,徹底擺脫了從前的命運,并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昂首闊步的前進。

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了124年終被找到,艦上遺物令人淚目

強大的中國

中國也早已不是以前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中國,已經成為了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傲然挺立的強國,我們也用和平安定的環境來告慰了為這片大地與海洋奮戰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