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然閱讀
這是近期讀到的非常有收獲的一大學普書籍。
端粒這一概念,對普通讀者來說是有些陌生的。而其實,早在30年代,美國遺傳學家缪勒、美國科學家麥克林托克就已發現了端粒結構的存在。在《端粒:年輕、健康、長壽的新科學》一書中,作者借鞋帶末端的“帶箍”象征端粒,生動形象地普及了端粒以及與端粒相關的科學知識。

本書的兩位作者分别是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博士,和研究壓力、衰老與肥胖方面的領軍心理學家艾麗莎·伊帕爾博士。兩位博士從思緒、情緒、外部環境對細胞、對端粒的影響,從保護細胞、訓練端粒等多方面帶領讀者展開了健康新科學的探讨。
開篇引用的一對姐妹花執行個體快速拉近了本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其實,這樣的對話幾乎曾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久未碰面的朋友,見面的第一句話常常是:哎,你看起來年輕了!你怎麼沒精打采的?!
為何明明是同齡人,但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其中一位卻如同老了10歲?這是本書開篇就對讀者提出的疑問,帶着這個疑問,兩位作者為引領讀者開啟了一場解謎之旅行。
有人說,雖然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不公平,但是面對衰老和死亡這件事卻是一緻的。永生,是曆朝曆代帝王千方百計索求的。煉制丹藥、覓仙草,遍求天下奇門異士,他們期待着能有一劑靈丹妙藥讓自己長生不老,卻未曾想過從自已身體内部尋找健康長壽的秘碼。
随着時代遷移,生命科學逐漸成為科學家們的關注對象;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體秘密被發現,端粒就是其中的一個。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端粒與人體細胞的關系,那就是——端粒影響細胞老化的速率,端粒磨損殆盡,細胞也就壽終正寝。
不少人感覺到自己正要衰老都是從記憶力下降開始的。有句戲語說,記不起剛剛發生的事,而對小時候的事情記憶猶新的就是老了。這句話是不是有科學依據不得而知,不過記憶力下降的确令許多人非常苦惱。
書中提到,大腦裡幫助記憶形成、組織和儲存的地方是海馬體,如果希望擁有良好的記憶力,身體就得不斷更新“海馬”的細胞,而端粒更短的人“海馬”更小。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為端粒的長度間接影響着我們的記憶力。
認識端粒、解讀端粒、塑造端粒,讓我們每個人身體裡的端粒更加健康,進而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是這本書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整本書分四部分從人體内部到人體外部,從人體細胞到人際關系,全方位多角度解讀了年輕、健康的新科學。大量執行個體的引用拉近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這大學普讀物更加生動有趣味。
比如筆者伊麗莎白的朋友瑪麗珍。80多歲的瑪麗珍精力矍铄,容光煥發,她始終充沛的精力令許多朋友豔羨不已。如何才能同瑪麗珍一樣實作健康衰老是每個人都需要去認識,去了解的新科學,《端粒》一書給我們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走進新科學的途徑。
年輕、健康、長壽的新科學 ¥40.8 購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