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28歲,大齡剩女,婚姻該怎麼選擇?”

作者:凱紫
“我28歲,大齡剩女,婚姻該怎麼選擇?”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18字)

01.

讀者來信:您好!凱紫老師。關注了你好多年,非常喜歡您,也信任您。

我是28歲的剩女,現在遇到感情問題,麻煩您給些建議,非常感謝!

我在大學畢業後,我有過二段感情。

第一段是網戀,相處三年多,一直都處于同省異地狀态,一個月見面一次的頻率。

我認為感情不錯,過節會給我買禮物,平日溝通也還好,沒有大毛病。

雙方父母都同意婚事,可是我爸特地來見他父母的時候,他卻各種理由推遲。

我爸非常生氣,強硬勸我和他分手,我問其原因,他告訴我他是因為“恐婚”,并且不論我等多久他都不想結婚。

最後我是不甘心的分手了。

分手四個月,我遇到現在的男朋友。

他家境一般,買了房子沒裝修,人品可以,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挺好的,會給我做飯。

我和他在一起三個月的時候,他被公司派到外地,去了一年多,期間二個月回來一次,對我不是特别在意和珍惜。

一下子陷入這種異地戀,讓我措手不及,況且他外派期間他對我不冷不熱,我更對這份感情不抱有大希望。

而且他離開後就不那麼經常哄我,也不會不多給我打電話,幾乎都是我打電話給他。

有的時候說話他比較實在,不太會滑頭,經常一句二句說的我不喜歡,我還會吵他幾句。

我希望他能盡早調回來,他覺得回來掙錢就少,為了生活,他也是無能為力的堅持。

我自己這兩年的工作也很不順利,加上遇到他這樣的情況有點心灰意冷,于是回老家發展。

這時候他打電話讓我回來,承認自己過去不夠珍惜我,說會和我結婚。

我是覺得有點心動,有想和他在一起的念頭,但這時候他還是在外地沒有回來,而且雙方父母都沒有見過面。

我自己現在工作不穩定,我情緒也不太好,我不知道将來會怎樣。

而且就算我和他結婚,他可能也未必會回來,還是會常駐外地,他答應我會申請調回來,但結果誰也不能保證。

現在我家裡也逼我早點結婚,我不知道我要不要和現在的這個男朋友繼續。

其實我心裡還是放不下前面那個男朋友,我希望結婚對象是他,但我也知道回不去了。

希望凱紫老師看到我的信,可以給我答複。非常感謝您。

“我28歲,大齡剩女,婚姻該怎麼選擇?”

凱紫回答:姑娘你好,看到你把剩女這個标簽貼在自己身上,讓我覺得很心疼。

女孩一旦為自己貼上了這個标簽,就意味着你在面對婚姻這件事情上開始不淡定了。

你身邊開始有一些催婚的聲音,讓你變得焦慮。

我相信,任何一個姑娘一旦有了這樣的情緒,心态多少都會開始變得糟糕,多少會有點患得患失。

每個人都知道,隻有當心态從容的時候,才能冷靜的面對選擇,當你焦慮的時候你就會放棄一些自己的堅持和原則,會在選擇面前開始妥協。

我一直覺得剩女是社會對女性不夠包容的一個稱呼,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貶義詞,每個年輕的女孩都不應該被這種外界的聲音影響自己的判斷,更況且你才28歲,并不算是年齡很大。

你要清楚的意識到,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和上一代人已經有本質的差別,不能用過去對大齡的判斷标準放在現在。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女性進入婚育階段的年齡也越拉越高。

按照封建社會的标準,十幾歲的女孩就要嫁人,二十幾歲的女孩已經是大齡。但現在社會和過去社會有一個根本的變化,就是女性角色的轉變。

過去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甚至是被限制受教育的機會,在我們父母那一輩裡,還會有很多農村地區要把受教育機會留給男孩。

想想看,那當一個女孩沒有受到過教育的時候她的人生要如何發展?自然就是順應自然,她要進入家庭開啟生兒育女的繁衍模式。

講白了,過去為什麼女性會早早的進入婚姻,因為她其實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她必須要依附男人存在。

甚至有可能在那個家庭裡,她的定位隻是一個工具,生育孩子、照顧家庭、滿足男性生理需求的工具。

但現代社會的女孩不僅受過教育,還有通過工作擷取社會資源,能夠滿足自己的經濟需求,這也就意味着女性不再需要依附男人。

既然不再需要依附男人,這不也就意味着婚姻對女性已經失去了過去的意義和目的。

簡單的說,過去婚姻對于女性而言是保障,是必需品。而現在婚姻對于女性是讓生活圓滿幸福的工具,是可選品。

你看,婚姻的意義和性質對女性而言都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那年輕的女孩為什麼還要早早進入婚姻,為什麼還要受制于父母的指令而妥協呢?

更況且,兩代人對婚姻的了解都未必相同,婚姻對于兩代人本來就賦予不同的意義,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做為年輕人還試圖配合過去的思想,那是不是不進而退呢?

是以,在我看來,做為一個28歲還沒結婚的女孩,你現在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你的思想會受限于父母的觀念和态度,而不是你是一個大齡剩女,要不要趕緊結婚。

“我28歲,大齡剩女,婚姻該怎麼選擇?”

那麼接下來再來說一說你要不要和這個男生結婚。

我們先要知道,結婚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1、足夠的了解;

2、足夠的親密;

3、足夠的信任;

4、共同的目标和規劃;

至少目前從你的留言裡,似乎并你們的關系并無法實作以上這幾點,畢竟你們在戀愛三個月之後就開始了聚少離多的日子。

而你還說了一句更重要的話,你說:你希望結婚對象是前面一個男友。

這不就更說明了,你心裡并沒有做好要和這個男生在一起的準備嗎?更況且他是在你離開之後才提出挽留,你才開始動搖。

但即便他提出挽留,實際上也沒有給出一個你可以接受的方案,你們還是要繼續維持異地戀情。

那這樣的組合,究竟是為了愛,還是為了湊合呢?這個答案,我相信你心裡不會沒有。

你說的這句話,還讓我想起一句話:

“當一個女人錯過了她最想嫁的人,那麼,在以後選擇伴侶這件事上,她就會變得越來越挑剔;

一個人體會過愛的感覺時,于是對“不愛”、“不夠愛”就會有足夠的敏感。

我記得之前看李銀河老師關于怎樣的人可以結婚,她有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什麼樣的兩個人才适合進入婚姻呢?

就是那個一開始你就愛上了的人,然後就完全心無旁骛了。

這兩人都不願意再看别人一眼,就是想終身厮守了,這樣的人适合結婚。”

我想很多人都會認可這一點,隻是最後因為身邊的各種聲音,而不得不選擇妥協。

妥協的結果就是她不是在适合的時候選擇适合的人進入婚姻,而不是在一個别人覺得你應該結婚的時候,找一個你覺得差不多可以結婚的人進入婚姻。

是以這樣的婚姻不是成全自己,而是為了成全他人。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能不能給其他标榜自己“大齡剩女”的姑娘們一些啟發,希望你們都能勇敢的突破自己,能勇敢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幸福。

如果你也遇到和她一樣的困境,一樣受感情和催婚的困擾不知道如何處理,可以私信我,我來教你如何處理,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斷和選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