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走到人生邊上》摘記

作者:淡泊老w

先生是一種性别的稱呼,所有的男性都可以稱為先生,就像所有的女性都可以被稱為女士一樣。先生的字面意思了解在古代是指的老師,是一種尊稱。在文壇被稱為先生,是一種尊稱,與性别無關。

先生這個詞,不僅僅是造詣上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親切、低調、正直、謙遜等等讓人在成名之後難能可貴的的品性。稱楊绛為先生,是一種對她的文學成就的瞻仰和認可,在那個時代有特殊貢獻和成就的女性才能被稱為先生,無關乎性别,更是對她的品性的贊賞。

——來源百度搜尋

讀《走到人生邊上》摘記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绛先生2oo7年96歲時,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完成的一篇巨著。對于一位9o多歲高齡的老人,能這麼勤奮筆耕,難怪後人稱她為先生!按照楊先生“年紀不饒人。我又老又病又忙。”的說法。真正讓人見識了“忙”學問的學者之風範。

翻開楊老先生的書籍,在書中,先生坦陳自己對于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問題的思考,文筆優美,内蘊激情。

“誰也不能證明人世間沒有鬼。但是我相信,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而斷為不存在”。“人有兩部分,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食色性也不是指人的本性嗎?色字就顯然指人而不指禽獸。因為禽獸稱發情,不稱好色,禽獸發情有季節,人類好色是不分季節的。”“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靈與肉各有各的本性,具有雙重性。”“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讀《走到人生邊上》摘記

品讀名家著作,總感覺她們的文風,字句是随手拈來。我們平時在一起時,侃侃而談,對自己有時獲得的一點皮毛知識,還大吹大擂。當你走進圖書館,站在書架中央,面對四壁林立的巨著時,才感覺什麼叫孤陋寡聞。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那才叫以前“讀夜校”,進“掃盲班”認識的幾個方塊字。進圖書館還不能進借閱式,也許到幼兒閱讀式都不配的幾滴“墨水”。

讀《走到人生邊上》摘記

  《走到人生邊上》先生将走到人生盡頭時對生命的感悟作詳盡述說,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老先生認為這本書的定位是給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

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後看看,幾十年都走過來了,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向前看看,就是走了,去了,沒有了……但站在原地的我們,每天依然可以看到日出日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