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作者:司馬觀史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清朝末年,是一個盛産少年英雄的年代,年齡相差一歲的蔡锷與汪精衛,有着幾乎相同的人生經曆。

兩人皆出身貧苦,将希望寄托于讀書考取功名實作人生價值,兩個人都曾高中秀才,同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當兩人認識到衰落的封建統治已經不符合世界潮流時,毅然加入了反抗滿清政權的行動中。

兩人之間的差異,在功成名就之後開始顯現。汪精衛抱上孫中山這棵大樹後,開始了追逐權力的道路,最後走上了賣國求榮的道路。而蔡锷的心思,依舊停留在推翻反動勢力上。在“不忘初心”這件事上,蔡锷顯然要強于汪精衛。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汪精衛

近代史上能與蔡锷達到同高度者,恐怕隻有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為的是找到中國人身上的頑疾并加以根治。蔡锷兩次東渡日本,目的也隻有一個:推翻阻礙中國進步的反動勢力。

蔡锷第一次東渡日本學習,為的是尋找救國之道。當他學成歸來付諸行動的時候,卻發現一個事實,手中沒有軍事力量,幻想隻能是空談。

蔡锷再次東渡日本,學習起日本人的軍事。他與同學蔣方震、張孝準,同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

武昌首義打響後,天下響應者雲集,真正奠定辛亥革命勝局者,卻是蔡锷上司的新軍起義。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武昌起義

慶祝革命成功的禮炮還未停止,革命黨人一轉身就尴尬地發現,勝利的果實被人竊取了。

袁世凱是推翻滿清政權的大功臣,如果不是這位手握滿清重兵的湖廣總督的臨陣倒戈,向滿清政權逼宮,滿清政權不會如此快速地土崩瓦解,中國之革命,必然充滿更多的腥風血雨。

袁世凱如願成為總統後,并未意識到封建王朝已經不适宜中國,他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重新當起了皇帝。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權力是春藥,能讓棺材裡的人死而複生。袁世凱敢于這麼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手中握有兵權。

全國人民的怒罵,革命黨人的頓足捶胸,能奈他如何?無非不是找幾個文化人,寫幾篇“共和制”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文章,就能堵上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近代著名人物嚴複,是首次提出“信達雅”翻譯标準的知名人士,就曾充當過籌安會的發起人,鼓吹中國人知識程度太低,無研究政治之能力,隻适合于君主制,支援袁世凱複辟帝制。

由此,看來,輿論是非常容易操控的,真正能讓袁世凱忌憚的,隻有兵權。對此,偉人早有論斷:槍杆子裡出政權。

武昌起義爆發時,遠在雲南的蔡锷揭竿響應,在昆明發動“重九起義”,成為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力量。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著名影星劉德華扮演的袁蔡锷

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那年,袁世凱就已經開始為自己複辟帝制做起了準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将蔡锷調到北京,加以籠絡與監視。

蔡锷被調到北京,還在向袁世凱積極建言獻策,希望建設一支強大武裝力量。這顯然是袁世凱最為忌憚的東西,袁世凱索性将他軟禁了起來。

在認清了袁世凱的真實面目後,無計可施的蔡锷,為求自保,隻好假裝要融入袁世凱的圈子。怎麼融入呢?就要結交袁世凱身邊的紅人楊度。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楊度

楊度,是積極鼓吹複辟帝制的頭号選手,因為袁世凱曾許諾讓他當宰相,楊度同時也是一位醉心犬馬的大名士,經常出入于風月場所八大胡同。

這天,八大胡同的名妓小鳳仙,迎來了一位特殊客人,隻見他一表人才,談吐不凡,并不像其它登徒浪子那樣“急索登床”,而是獨自坐在一旁,喝起了悶酒。

小鳳仙是杭州人士,江南水鄉賦予了她氤氲靈氣,自小熟讀的詩書教給她家國大義。她的父親是一位落魄的八旗武官,家道雖然貧窮,但顯然小鳳仙的見識要高于一般的風塵女子。

兩人細談後,越談越投機,成為了紅顔知己。從此後,八大胡同内小鳳仙的閨房,成為了蔡锷的常留之地,為了寵幸小鳳仙,蔡锷耽擱了公務,冷落了發妻。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小鳳仙

楊度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将蔡锷的轉變告訴袁世凱後。袁世凱表面埋怨道:“我道蔡锷是個幹練之才,可參與國家大事,誰知道治家都還不妥貼。”,從此後對蔡锷放松了警惕,因為他有更加重要的事務要辦。

老奸計滑的袁世凱,終究低估了少年英雄蔡锷。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動作之後,袁世凱稱帝的條件成熟了。在複辟前夕,為永絕後患,袁世凱決定對蔡锷斬草除根。

1915年11月的一天,袁世凱派軍警察前往蔡锷家中捉拿蔡锷,早已經察覺出袁賊野心的蔡锷逃到了天津,袁世凱派人尾随而至。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自知兇多吉少的蔡锷,想到了自己的紅顔知己小鳳仙,他說要帶小鳳仙前往日本遊玩幾天,小鳳仙絲毫沒有猶豫,立即跑來與蔡锷會合,兩人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袁世凱見蔡锷已經淪為花花公子,對自己已經沒有了威脅,剛好自己忙于複辟的事情,逐漸對蔡锷放松了警惕,讓蔡锷成功逃過了抓捕。

蔡锷決定要傳回雲南了,陸路自然是不能走了,隻能借助海,繞道大半個中國,傳回雲南,那裡才是他的地盤,隻有在遠離京師之地的雲南,才能與袁世凱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臨行前,小鳳仙執意要與蔡锷同行,蔡锷既擔心她一個久在北方生活的弱女子,過不慣西南地區艱苦的生活,也擔心此行跋山涉水,困難重重,危機四伏,要她繼續留在原地。

蔡锷臨行前的一夜,蔡锷淚别紅顔知己小鳳仙,雖然蔡锷接近小鳳仙的目的并不單純,但出于民族國家大義的需要,也無可厚非,要說他對小鳳仙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兩人之間,更多的是巾帼愛英雄的惺惺相惜。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義薄雲天的小鳳仙,面對着極有可能是兩人最後的一面,表現得非常勇敢堅強,她揮手一别,給予了蔡锷莫大的勇氣:女子皆如此,何愁革命事業不成功?

那時舟馬慢,要從水路繞行大半個中國,極為不易,有了小鳳仙的鼓舞,蔡锷恨不能身上插上翅膀,趕回雲南,失敗袁賊的皇帝夢。

經過一個月的颠簸,蔡锷終于抵達昆明,當地的護國軍将領早已經摩拳擦掌,蔡锷的回歸,更讓革命隊伍如虎添翼。

1915年12月25日,此時,袁世凱接受皇帝稱号,做好了建立君主立憲制,打算成立中華帝國,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蔡锷以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的職務,率領8000滇軍入川,攻占成都,奪取重慶之後,再東進河北,占領了武漢。

在蔡锷護國軍勝利的鼓舞下,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這個土皇帝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眼看大勢已去,袁世凱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滾下了龍椅,爾後又一命嗚呼了。

能享受國葬之人,必然是對國家對民族立下大功之人,蔡锷能成為國葬第一人,實為實至名歸。

還在護國戰争期間,蔡锷就已經感覺身體不适,但他還是強忍劇痛,身先士卒,戰鬥在最前線。護國戰争勝利後,蔡锷再也堅持不住了,立即前往日本看病,診斷的結果是喉癌,已經是晚期。1916年11月8日,蔡锷在日本福崗與世長辭,年僅34歲。

1917年4月12日這天,蔡锷魂歸老家湖南,國民政府在長沙為其舉行國葬,蔡锷也成為了享受國葬的第一人。

蔡锷與汪精衛,年齡相差一歲,都是英雄少年,身份卻千差萬别

蔡锷的葬禮現場

如果說導緻大清王朝覆滅的事件是辛亥革命,那麼,中國封建王朝的掘墓人當推蔡锷,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足以彪炳史冊,他的一生,仿佛隻有一個目的,推翻封建王朝的統治。他是少年英雄,以有限的生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程序。

小他一歲,同樣以少年英雄面目登上曆史舞台的汪精衛,卻成了國恥第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