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作者:北風呼呼向天笑

在人類曆史上,作為最高統帥發動遠征,且戰力爆表,并能夠在短時間内建立真正的龐大帝國,成吉思汗可謂繼亞曆山大大帝之後的另一代表人物,甚至在疆域面積等方面亞曆山大都得望其項背、自愧不如。

那麼問題來了,成吉思汗,拿破侖,亞曆山大,秦始皇,希特勒,伊麗莎白女王……誰曾經是曆史上統治疆域最廣的人?相信很多人馬上拿起世界地圖,左算右算,但即便是算的再準确,結果基本上也是錯誤的。

因為,曆史上統治疆域最廣的,是蒙古帝國大汗“蒙哥”,沒錯,并不是大家如雷貫耳的成吉思汗,而是鐵木真的孫子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在中國曆史上,蒙哥相比于其爺成吉思汗及其弟忽必烈,隻能算是知名度不高,用現在的話說,粉絲量一般。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那麼,他統治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3000-4000萬平方公裡!如果不是中國西南深山裡的小城——釣魚城之戰的阻擊,那完全不敢想象。當時蒙哥麾下業已攻占的版圖:西抵西亞、逼近中歐,東到大海,北邊已将西伯利亞收入囊中,南抵南亞半島。

而且釣魚城之戰的當時,正是蒙古帝國快速擴張的時候,西路軍準備占領伊斯蘭教最後的堡壘叙利亞,并以此作為踏闆攻擊埃及進入非洲。東面正在進攻南宋,北側,蒙古的勢力很快就要填滿帝國北部所有的空白,三十年後忽必烈還兩度跨海伐日。

要知道,蘇聯不過2000多萬平方公裡,所謂的日不落帝國也不過3000多萬平方公裡。而蒙古的鐵騎幾乎征服了當時的文明已知的大半個人類世界。

釣魚城之戰前後持續整整30多年,這直接導緻了蒙古建立一個超級大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權的徹底失去,之後,蒙古持續的内戰、分裂、拆分,歐洲就再沒有遭到蒙古旋風般的進攻(之前,蒙古軍隊越過高加索山脈,輕松擊敗突厥與俄羅斯的龐大聯軍,此戰後,俄羅斯貴族一蹶不振,也震動整個歐洲),否則的話,基督教世界将被滅,成為大汗的附庸,即便能苟延殘喘,也将被嚴重打殘,更遑論什麼文藝複興、大航海及歐洲的複興了……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在這個意義上講,說釣魚城一個點,撬動了當時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動一點都不為過。

那麼,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戰役到底真相如何?

所有曆史時間的解讀分析,都應放在當時特殊的曆史背景下進行,否則毫無意義。是以,在開始将釣魚城戰役之前,先講一下釣魚城之戰的曆史背景,當時,應該繼承大汗頭銜的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但托雷孔融讓梨讓給了哥哥窩闊台,窩闊台死後,托雷的後代争奪大汗位置,蒙古帝國發生了激烈内讧,之後,托雷的長子蒙哥登上汗位,成為了蒙古大汗。内部穩定後,就開始向外擴張……

公元1256年,蒙哥大汗親自率領主力進攻四川,計劃由重慶順江而下直搗臨安,其弟忽必烈從正北方向進攻鄂州,還有一路竟然實行了恐怖的大迂回戰術,從雲貴方向進攻湖南,計劃三路大軍在華中區域彙合,一舉滅宋。

而當時的南宋政權,已是風雨飄搖、四面漏風,不過鑒于之前已經和蒙古人作戰多年,對這個對手也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即将到來的戰争,南宋也着手準備。

南宋大将餘玠持續經營四川十幾年。餘玠深知己方的不足及蒙軍存在的弱點,他避開了平原作戰,在四川的山區修築了十幾座城堡,并且連成一片,準備在居高臨下下給予蒙古人最大殺傷。不過可惜的是,餘玠遭到奸臣陷害和宋理宗猜忌,諸多不順,在釣魚城戰役開戰之前就暴病身亡。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開戰之初,餘玠建築的城堡确實給蒙古軍隊帶來了一定的麻煩,蒙古軍隊以南宋的成都府為基地漸次推進,并艱難的攻下了南宋在成都地區的防守中心雲頂山城。雲頂山城陷落後,南宋的将領們就開始了成建制的投降,這也完全符合南宋的軟弱氣質。

公元1258年底,整肅四川各州郡之後,蒙哥親率四萬蒙古軍隊,兵臨釣魚城下,隻要攻下釣魚城,蒙古大軍就可以直沖重慶,順江而下,一舉滅宋。蒙哥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釣魚小城不過是又一座即将被征服的城市而已。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蒙軍來之前,經過四次大規模修築,釣魚城早已被鑄造成一座天險石頭城,城牆周長四十裡,設有八座城門,城内設有部隊營房、運輸馬道等配套設施,駐軍數萬人,當時的縣政府——石照縣衙也搬到了釣魚城内。

釣魚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對于不擅水戰的蒙古軍隊來說,他們的主力隻能從陸路進攻。然而釣魚城城牆依山而建,在巨大的高度落差面前,蒙古軍隊之前幾乎所有的攻城殺器都毫無作用。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據史書記載,釣魚城“日夜不懈”,囤積大量糧食武器,鞏固城牆,還把釣魚城的兩道城牆延伸到江裡,命名為“一字城”,沿江修築水師碼頭防止蒙古水軍偷襲。

“一字城”從釣魚城山頂一直延伸至嘉陵江邊,像兩隻手臂般,連接配接起南北水軍碼頭,同時又阻隔了東西交通,将宋軍的水軍優勢最大化,進而有效壓制擅長陸路作戰的蒙古騎兵,也保障了釣魚城的水上後勤補給線。

在蒙哥到達之前,川中難民和殘兵退攏到釣魚城的有數十萬,釣魚城的守将王堅将他們全部收編,充實守城力量。地形居高臨下,工事極為堅固,糧草豐沛,兵員充足……這塊硬骨頭正靜靜等待蒙哥的到來。

然而,這些在蒙哥大汗的眼裡毫無意義,他像對付其他宋朝城堡一樣,派一名投降的宋人去勸降,他認為裡面很快就會打開大門投降。但王堅把勸降者當衆斬首,這徹底激怒了蒙哥大汗。

1259年正月,伴随着凜冽的寒風,釣魚城之戰開始了。開始攻城後,蒙古軍隊進展就極為不順,普通的雲梯、石炮等慣用的攻城工具根本沒用。戰鬥從正月打到了三月,即便蒙哥親自督戰,也毫無進展,整個滅宋計劃,在一座不起眼的彈丸小城耽誤了兩月有餘。進入四月,大雨不斷,四月下旬,蒙軍再次攻城,兩天後一度攻上了“一字城”,但很快就被守将王堅親自奪回。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轉眼進入五月,重慶的夏天猶如火烤,悶熱難受。蒙古士兵很快受不了,軍中開始流行瘟疫。

而另一方面,王堅改變政策,主動出擊,五月份,王堅開始率隊伺機夜襲蒙古大營,本來就嚴重水土不服的蒙古軍隊,疲于奔命,戰力大為削弱。同時,宋理宗嚴令四川制置副使呂文德,增援釣魚城,宋蒙雙方在長江上展開激戰,蒙軍不占優勢,雙方進入相持拉鋸戰。

此時,蒙軍大将術速忽裡建議:留下小部隊制衡釣魚城即可,而蒙軍主力繞過釣魚城直下江南。可是蒙哥已經被徹底激怒,再說大汗親征,攻不下小小的釣魚城,威望盡失,此時的蒙哥已經聽不進任何意見,堅持攻城。

六月,戰争已然僵持半年,蒙宋軍隊相持不下,蒙軍瘟疫愈重。

此時蒙軍改變政策,圍而不攻,意圖困死釣魚城。然而,王堅令人從城牆上扔下了大魚、大餅等食物,并留言蒙哥“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事實确實如此,為了解決糧食和水源問題,釣魚城裡早就挖了衆多池塘養魚,還挖了相對多的飲用水井,再加上城裡有大片的耕地,可以說吃喝不缺,是以如果想困死宋軍,短時間内可能性不大。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圍困無果後,蒙哥又生一計,命人修建高台,他要憑高而眺,觀察釣魚城内的真實情況。七月,蒙軍高台修成。七月二十一日,蒙哥大汗親自登上高台瞭望釣魚城,而這時候,早已埋伏好的宋軍各種炮石齊發,蒙哥被飛石擊中,七月二十七,兩個七的日子,蒙哥客死釣魚城外。

此時,三路蒙古軍隊,除了蒙哥這一路以外,另外兩路都勢如破竹,忽必烈如秋風掃落葉般一路南下,馬上就要攻下鄂州,南路大迂回蒙軍也已經兵臨長沙城,蒙哥一死,兩路軍隊不約而同迅速撤走。

曆史上真實的釣魚城之戰,毫不誇張地說,拯救了歐洲、西亞、北非

由于蒙哥軍前突亡,繼承人未定,他的兩個兄弟忽必烈和阿裡不哥立即回軍,開始了之後數年的汗位之争,直接導緻整個蒙古向外擴張腳步停滞。汗位之争後,元朝雖然與四大汗國還有名義上的宗主關系,卻再也不是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統一政權了,蒙古帝國走向了分崩離析。

釣魚城之戰,使得羸弱的南宋王朝勉強延續了幾十年。對當時的世界格局而言,釣魚城之戰也拯救了伊斯蘭和基督文明。

之前蒙哥的兩條擴張路線,除了攻擊中原王朝這一路以外,他的弟弟旭烈兀向西,率軍攻入了阿拉伯地區,占領伊拉克以後,旭烈兀開始進攻叙利亞。此時,聞聽蒙哥大汗駕崩的時候,旭烈兀正在圍攻大馬士革,他迅速帶領主力東返争奪汗位,但是,距離實在太過遙遠,走了一半不到,忽必烈就宣布繼任大汗,于是旭烈兀轉為支援忽必烈。伊斯蘭文明在旭烈兀走後轉危為安,蒙古留下的少量軍隊不足以繼續進攻叙利亞,埃及軍團伺機反撲收複大馬士革,蒙古人最終沒有進入非洲,但這也已達人類之極限,功過千秋留後人慢慢述說。

對基督教文明來說,蒙古人已經打到東歐的波蘭和匈牙利,甚至已經在窺視城堡林立的德意志;而擋得住拿破侖、滅得了希特勒的俄羅斯帝國,在蒙古兵團面前幾乎團滅,曆史上,能讓整個俄羅斯貴族俯首貼地認栽,甘做附庸國的也隻有蒙古人。

如果蒙古人拿出滅宋的決心和兵力,諸如:三面合圍、大縱深大迂回,秋風落葉直搗黃龍等等戰術并嚴格執行,估計整個歐洲都懸了,那曆史就将徹底改寫。

随着蒙哥的離去,蒙古人的西征也走向了終結,否則基督文明将在劫難逃。13世紀可能會出現一個統一全世界的超級政權

這一切,隻因在遙遠的東方,一場偉大的“釣魚城戰役”,而徹底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