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網絡規劃和設計方案

企業網絡規劃和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況

公司有一棟獨立大樓,高4層,每層面積2000平方米。由研發技術部(成員60人,分成硬體(25)和軟體(35)2大部門)、生産部(主要産品是手持電子産品,110人,管理人員10人)和市場部(30個銷售,10個工程師)組成。還有一般企業都有的後勤部門和财務部門等。公司管理層組成:董事會,1個總經理,3個副總經理。3個總監。

二.需求分析

1. 使用者需求

公司網絡需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層為市場部和後勤部;

2層為生産部;

3層為研發技術部;

4層為公司内部管理人員辦公室和财務部。

(2). 各部門都有各自獨立的檔案伺服器,且檔案伺服器通常不允許跨部門通路。.但管理層辦公室可以通路四個部門的檔案伺服器。

(3). 公司内部的計算機間采用公司内部的電子郵件系統和IM(即時通訊)系統聯系。

(4). 公司内部網絡與Interner之間采用10M光纖接入。

(5). 公司内部架設Web伺服器,對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電子商務服務。

(6). 财務部可以通路财務資料伺服器,其他部門不能通路财務資料伺服器。

(7). 為保證安全,Internet與公司内部網絡間應該采用防護措施,防止外界對内部網絡未經授權的通路。

(8). 具體要求:

nWWW服務

nE-mail、FTP服務

n集團内行政管理

n撥号上網服務

n檔案服務管理系統

n資料庫服務

n防火牆系統

n郵件服務

n視訊會議系統

2.穩定可靠需求

現代企業的網絡應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設計,以實作網絡通信的實時暢通,保障企業生産營運的正常進行。随着企業各種業務應用逐漸轉移到計算機網絡上來,網絡通信的無中斷運作已經成為保證企業正常生産營運的關鍵。現代大型企業網絡在可靠性設計方面主要應從以下3個方面考慮。

(1)、裝置的可靠性設計:不僅要考察網絡裝置是否實作了關鍵部件的備援備份,還要從網絡裝置整體設計架構、處理引擎種類等多方面去考察。

(2)、業務的可靠性設計:網絡裝置在故障倒換過程中,是否對業務的正常運作有影響。

(3)、鍊路的可靠性設計:以太網的鍊路安全來自于多路徑選擇,是以在企業網絡建設時,要考慮網絡裝置是否能夠提供有效的鍊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協定的支援。

三.網絡系統設計規劃

1. 網絡設計總體要求

靈活性:系統具有較高的适應變化的能力。當使用者的實體位置發生變化時可以在非常簡便的調整下重新連接配接;布線系統且具有一定的擴充能力。

實用性:系統具有低成本、使用友善、簡單、易擴充的特點。布線系統應在滿足各種需求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線系統具有操作簡單、使用友善、易于擴充的特點。

可擴充性:網絡結構和系統結構子產品化,易于擴充,适應未來發展。

高可靠性:網絡建設應立足于現有成熟的技術,具有高可靠性,并考慮主幹裝置的備份

2. 網絡IP位址規劃及VLAN劃分

企業網計劃使用私有的C類IP位址。IP位址配置設定原則如下:集團使用IPv4位址方案。

VLAN 号

VLAN 名稱

IP 網段

預設網關

說明

VLAN 2

SCB

192.168.1.0/24

192.168.1.254

市場部

VLAN 3

HQB

192.168.2.0/24

192.168.2.254

後勤部

VLAN 4

SCB1

192.168.3.0/24

192.168.3.254

生産部1

VLAN 5

SCB2

192.168.4.0/24

192.168.4.254

生産部2

VLAN 6

YFBYJ

192.168.5.0/24

192.168.5.254

研發部(硬體)

VLAN 7

YFBRJ

192.168.6.0/24

192.168.6.254

研發部(軟體)

VLAN 8

GLC

192.168.70/24

192.168.7.254

管理層

VLAN 9

CWB

192.168.8.0/24

192.168.8.254

财務部

3. 網絡方案設計拓撲圖

4. 網絡方案設計平面圖

5.網絡應用方案

郵件伺服器

郵件伺服器構成了電子郵件系統的核心。每個收信人都有一個位于某個郵件伺服器上的郵箱(mailbox)。Bob的郵箱用于管理和維護已經發送給他的郵件消息。一個郵件消息的典型旅程是從發信人的使用者代理開始,遊經發信人的郵件伺服器,中轉到收信人的郵件伺服器,然後投遞到收信人的郵箱中。當Bob想檢視自己的郵箱中的郵件消息時,存放該郵箱的郵件伺服器将以他提供的使用者名和密碼認證他。Alice的郵件伺服器還得處理Bob的郵件伺服器出故障的情況。如果Alice的郵件伺服器無法把郵件消息立即遞送到Bob的郵件伺服器,A1ice的伺服器就把它們存放在消息隊列(messagequeue)中,以後再嘗試遞送。這種嘗試通常每30分鐘左右執行一次:要是過了若幹天仍未嘗試成功,該伺服器就把這個消息從消息隊列中去除掉,同時以另一個郵件消息通知發信人(即Alice)。

6. 裝置選擇

(1)彙聚層采用三層交換機,選擇CISCOWS-C3560G-24TS-S,功能較全面,穩定可靠,接口豐富。可以在其上配置ACL,控制各部門通路的權利。實作流量的彙聚。

(2)核心層的路由器選擇CISCO2911/K9 ,内置了防火牆,但防火牆主要還是應用華為賽門鐵克USG5320(4GE/AC),支援×××。優點是業務多重,智能管理,安全性高,內建多業務路由器均提供嵌入式硬體加密加速、支援語音和視訊的數字信号處理器插槽、可選防火牆、入侵預防、呼叫處理、語音信箱以及應用程式服務。

(3)防火牆選擇華為賽門鐵克USG5320(4GE/AC),網絡吞吐量為2000Mbps,支援×××,可以抵禦大流量的DDOS攻擊,甚至達到每秒數百萬包以上的DDOS攻擊,還能提供病毒流量的識别和防範能力。防火牆應連在核心層的路由器上,作為病毒進入企業網絡的第一層抵禦,保護企業的網絡不被破壞,資料不丢失。

7. 網絡安全系統設計

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資料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洩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作,網絡服務不中斷。本項目用采用華為賽門鐵克USG5320(4GE/AC)型号的防火牆,其系列安全網關采用多核并行處理技術,最大可支援數十條線程并行處理,要性能名額在業界處于領先位置,其作為防火牆最關鍵的性能名額“每秒建立連接配接數”,達到了驚人的每秒15萬條,能在短時間内為使用者的網絡通路建立大量的連接配接,提供網絡的高速轉發和低延遲,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應對網絡中産生的大量突發流量和網絡攻擊流量。還可以為使用者提供超高的×××性能和多達20000條的×××并發隧道數。

四.網絡布線系統設計

1.布線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總體四層,從總部機房用十二芯單模光纖與其他四層建築的裝置間|BD|相連,每個裝置間也設用十二芯多模光纖與每層的電信間|FD|,并用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從電信間與工作站相連接配接,集團園區網采用10M的光纖以太網接入到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網絡,然後接入到網際網路中,使集團實作與外界的資訊交換和網絡通信。集團統一由總部機房的一個出口通路Internet,集團能夠控制網絡的安全。在伺服器和核心交換機間:使用UTP電纜來将伺服器連接配接到核心交換機。

五.主要代碼

交換機:

Swithch#vlan database //劃分VLAN

Switch(vlan) #vlan 2 name VLAN SCB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tich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trunk

三層交換機: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0.1  //單臂路由

Switch(config-subif)#encap dot1q 1

Switch(config-subif)#ip address192.168.1.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router rip  //RIP協定

Switch(config-rip)#network 192.189.1.0

Switch(config-rip)#network 192.189.2.0

Switch(config-rip)#network 10.10.10.0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host192.168.8.0 //ACL

Switch(config)# access-list 1 deny any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out

六.總結

通過這次的課程設計,讓我了解到了如何完成一個網絡系統的建構策劃,其中包括項目的需求分析,網絡拓撲圖的制作以及網絡裝置的選擇。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知識積累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你對這些知識有些或多或少的了解,這樣才能完成一個項目的策劃。

另外,在本次撰寫中,要了解文本的基本格式,讓實驗報告整潔,不至于淩亂,要檢視資料,了解内容,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不要寫些太概括的内容,應要詳細的描述出各技術的應用。

對于這次課程設計,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不能在課本中學到,隻能由自己在實踐中慢慢地了解。

上一篇: 注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