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作者:汾水濤聲

元朝修史時,命宋、遼、金各為一史,也就是承認遼宋金都是正統王朝,這和唐朝承認南北朝都是正統有異曲同工之妙。金國之是以能夠成為正統,除了金國占據了中原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國推行了唐宋的典章制度,推行漢化政策,最終融入了中華的大家庭之中。當然,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艱辛和曲折的。

一,入主中原,必須學習漢制

1127年,金國滅北宋,俘虜了徽欽二宗。這時候的北宋早已病入膏肓,腐敗到了極點,而徽欽二宗也昏庸至極。原本北宋滅亡、二帝被俘沒有什麼好可惜的,這隻是每一個王朝到了末期都會出現了現象罷了。但因為滅北宋的不是内地的勢力,而是來自于白山黑水的女真族,這就讓當時的人們難以接受,于是被冠以“靖康之恥”。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對于當時的士大夫來說,這就是“亡國”。于是,大量的舊宋官員圍繞在趙構周圍,建立了偏安的南宋;許多仁人志士,如嶽飛、韓世忠等組建軍隊,北望中原,心有不平;一些北方的百姓也發動了起義,進行了抗金鬥争。這是一個讓中原人士倍感屈辱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英雄輩出的時代。

金國方面最初也認為自己不屬于中原,不打算長期在中原呆下去。滅北宋之後,金國立馬就扶持了僞楚政權,然而就把軍隊撤走了。金兵一撤,僞楚立即垮台。于是,金兵再次出馬,扶持了僞齊政權。在金國的幫助下,僞齊政權存在了7年。僞齊政權也沒有多大能耐,無法自主抵抗南宋的北伐。最終金國失望了,直接廢僞齊,設定行尚書省來直接管理中原大地。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短暫存在的僞齊

1138年,金國推行了新政策,讓南宋取代僞齊的地位做傀儡,将陝西和河南等地劃給南宋。很快,南宋就和金國達成了協定。第二年,南宋方面派遣官員到開封辦理了土地交接儀式,金國在中原的最高長官兀術交接了土地就傳回了燕京。

當然,金國并非是不想統治中原,而是當時還沒有這個能力。金國建立之初,其政治體制主要還是延續了部落聯盟的體制,中央集權尚未建立起來。随着金國占據了漢地,一些強宗大族就崛起了,他們鎮守一方,尾大不掉。目前金國主要的任務還是加強集權,對中原的土地要求也就先放一放。

金國要推行集權,那麼必然就要學習中原的制度。早在金太宗時期,就已經學習遼國推行漢官制度。1135年,金熙宗即位,他決定将漢制推行到底。和金太宗推行的漢制主要是仿照遼國制度,而金熙宗決定直接采取唐朝制度,并兼采宋制。而他要推行漢制,就必須要除掉那些尾大不掉的權臣。經過艱苦的鬥争,金熙宗鏟除了宗翰、宗盤、撻賴等勢力,中央集權得到了初步的确立。

1140年,金熙宗就背棄了自己的承諾,出兵攻占了河南。第二年,宋金達成了紹興和議,南宋對金稱臣納币,确立秦嶺淮河為兩國疆界線。至此,金國才真正實作了入主中原,通過武力讓南宋稱臣後,金國也成為了當時的正統王朝。

二,定鼎燕京:推行漢化的同時,保留自己的傳統

金國廢僞齊後,以行台尚書省來管理中原,這是金國的第二大朝廷。擔任行台尚書省的長官往往擁兵自重,權傾朝野。紹興和議後,兀術為行台尚書省長官,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也就重用原宋漢官,使得行台尚書省幾乎成為了一個漢人朝廷。1148年,兀術去世,而金國其他貴族卻想填補此真空,必然遭到金熙宗的反對。

金熙宗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殘忍起來,他動不動就拿刀殺人,搞得人心惶惶。金熙宗是金國曆史上偉大的皇帝,他全面推行漢制,但是得罪的人太多了,最終隻能成為漢化道路上的墊腳石了。

1149年,野心勃勃的完顔亮殺金熙宗,成為了金國第四任皇帝。然而各貴族發現完顔亮就是第二個金熙宗,因為完顔亮為了加強集權,不斷鏟除異己,那他的下場必然和金熙宗一樣。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當然,完顔亮在漢化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了,他稱帝後就遷都燕京,和上京的保守勢力劃清了界限。後來,他更是将首都遷到開封。首都已經遷到漢地,那麼過去的行台尚書省也就沒必要存在了,于是中原就全面推行了宋的路制。

他甚至将女真族的猛安謀克制也廢除了,這明顯是有些激進。一個民族必須要學習其他民族先進的文化、制度等,但是絕不能喪失自己最本質的特征。女真族是通過猛安謀克制組織起來的,如果沒有猛安謀克制,女真族必然又是一盤散沙,一擊即潰。曆史上,孝文帝的全面漢化,導緻北魏很快就滅亡了,這就是曆史的教訓。

1160年,他以60萬大軍南征,企圖滅南宋,實作“萬裡車書盍混同”的偉業。可是,他忘記了女真保守貴族正在背後磨刀霍霍。在戰争進行到最艱苦的時候,完顔雍在稱帝了,完顔亮不久也被部下所殺,一代枭雄就這樣結束了一生。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但是完顔亮的政策又被繼承了下來。金世宗(完顔雍)即位後,依然将燕京作為首都,這裡可以同時控制大漠、東北和中原,是農耕、遊牧文明的過渡地帶,是二進制帝國不二的選擇。對于金國來說,定都會甯,那就代表固守女真傳統;如果遷都開封,那就意味着全面接受漢化,如同北魏;而定都燕京,則意味着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也保留自己民族的特點,這才是長久治安的。

三,全面漢化最終到來:金國的盛世和危機

金世宗即位後,立即對完顔亮的激進政策做了調整。他和南宋進行了隆興和議,提高了南宋的地位,恢複了兩國的和平。隆興和議後,兩國幾十年沒有戰争,雙方經濟都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狀态,北有大定之治,南有乾淳之治。當然,宋孝宗、虞允文、陸遊、辛棄疾還念念不忘收複中原,但是中原已經安定了,中原父老還會“淚盡胡塵裡”,期待王師北伐嗎?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金朝盛世的開創者,金世宗可以說勵精圖治了。他勤政節儉,不穿絲織龍袍,可謂風塵仆仆;他重視治吏,緩和社會沖突;重視經濟恢複,輕傜薄賦;他還擴大科舉制的錄取規模,曆史證明,金世宗的确是一位比較完美的帝王,是以被世人稱為“小堯舜”,這是當時百姓對他的評價,說明他得到了民心。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繼承金世宗的是金章宗,他已經和宋朝那些皇帝沒有多大的差別了,是一位文藝範皇帝。他在前期非常具有作為,他廢除了奴隸制,限制女真特權,實行蕃漢通婚,在文化上大修孔廟,完善科舉,健全法制。一般認為,金國的漢化最終到金章宗這一代完成。的确,你看金章宗前後圍繞的沙龍集團,他們一起創造書法、繪畫、詩詞等作品,要不是看名字,誰能知道金章宗是一個女真人。

人們将金世宗和金章宗創造的這個盛世,合稱為“大定明昌之治”。然而,盛世的背後都潛伏着危機,金國的全面危機也即将到來。金世宗雖然力圖在漢化的同時保持女真族的傳統,但是女真族已經被豐富的物質世界腐化了,金世宗一直對女真的優良傳統被腐化感到擔心。金章宗到了後期,自己也腐化了,金國的盛世走入了尾聲。1206年,金章宗擊敗了南宋的“開禧北伐”,這或許就是金國最後的輝煌。

金國漫長的漢化之路:全面漢化還是堅守傳統

早期女真族

此後,蒙古不斷入侵,金國防線一觸即潰。當年創造冷兵器戰争史上奇迹的女真族,他們的戰鬥力去哪裡了?戰鬥力早已在太平的日子中腐化了,他們和過去的宋軍沒有多大的差別了。1214年,北方領土不斷淪陷,金國被迫遷都開封。完顔亮遷都是為了征服南宋,而這次遷都是為了保命。遷都開封後,金國東北已經全部淪陷,金國的土地隻剩下了中原。20年後,也就是1234年,金國滅亡,一個更加野蠻、更加落後的民族,開始在中原統治。

金國在曆史上存在了近120年,不長也不短。那一幫從白山黑水走出的女真人,他們風塵仆仆,但是紀律嚴明,最終擁有了中原。金國建立之初,就是阿骨打也隻是居住在村寨之中,皇帝居住的寨子就叫“皇帝寨”。然而,這一幫從村寨走出的人,改變了中國的曆史。在120年的時間裡,他們謹慎地管理着北方,但同時也被中原的花花世界逐漸迷醉。這或許就是每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都避免不了的過程吧。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