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作者:族譜網國學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的這句話,可以說為世人所熟知。老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曹操這樣的說辭,确實是将自利擺在了明面上。

那麼,為什麼他會說出這句話呢?董卓入京之後,又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這句話其實是曹操在出逃過程中說的。

當武夫董卓入京之後,武力統治,不少人屈服于他的權勢暴虐,但也有很多世家子弟如袁紹曹操等不願與之為伍,是以逃出洛陽。

而這句為後世萬人所知的俗語,正是曹操出逃時有感而發。這句話也成為他後來很多行為的準則。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當時他路過成臯故人——呂伯奢家,奔逃一路,又饑又渴。呂伯奢又正好不在家,他的五個兒子見了曹操來,非常熱情地邀請曹操下榻休息,自己一家在外面殺雞宰羊,準備好好款待曹操。

但殺雞宰羊免不了磨刀霍霍,正在房内休息的曹操聽到磨刀聲,心中生疑。

再想想,殺雞宰羊,幾個人肯定得商量商量,怎麼捆起來,怎麼好處理。

本來曹操就是個多疑之人。先是聽了磨刀聲,又是聽到他們幾個這樣說話,誤以為這一家五人要害自己,于是趁機殺了呂伯奢一家。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就在殺完之後,曹操馬上醒轉過來自己殺錯了。因為廚房裡雞鴨豬羊都被處置得妥妥當當,隻等下鍋上桌款待他了。

後悔之下,曹操便說出了這句話——“甯我負人,毋人負我”即“甯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算是後悔,算是凄怆,也算是開解自己。

曾刻畫曹操生性多疑,因為這種性格誤殺了不少人,這也隻是他因多疑将人置于死地的諸多事件中的一次。也把他這句人生信條貫徹得淋漓盡緻,讓人不禁想起被孔明空城計勸退的司馬懿來。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演義中的另一個版本】

關于這段逃跑和滅門經曆,《三國演義》中情節更加豐滿。其中描述,曹操殺完人之後心中迷亂,一路狂奔。結果在路上,又遇上出行歸來的呂伯奢,思索之下,他擔心呂伯奢回家之後發現家人被自己殺死的事實,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呂伯奢也刺死當場。

甚至在新版《三國》劇中,殺完呂伯奢全家後,他還折回呂家中,将雞鴨豬羊烹熟後飽食一頓,而後才匆匆離開,繼續踏上逃亡之路。

從呂家出來,曹操一路奔逃。到了中牟縣,被中牟縣亭長認出,一聲令下十多人将曹操控制住,就押回了縣裡。

其實董卓此時追緝曹操的指令已經下到了中牟縣,但在一個功曹的勸說下,中牟縣将曹操放走了。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為什麼一個小功曹都知道曹操威名呢?其實還是得益于當時曹操在洛陽打死宦官,以及當時與大将軍何進交好,更是身為西園八校尉之一,有掌兵實權。

在《演義》之中,曹操出逃是因為刺董,而被天下人所敬重也是因為刺董義舉。但真實曆史上是否有刺董一事,還是有待考證的。而中牟縣被放走,《演義》中是陳宮加以勸說,其實并不屬實。

這一段逃跑經曆,還沒搬上了戲劇舞台,改為《捉放曹》,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經過史書、演義記載,和後代人的口口相傳再到翻拍成各種作品,自然也就傳開了。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為何殺了呂伯奢一家?又說出這樣的話?

再後來,曹操回到老家,散盡家财征兵。僞造聖旨,釋出天下,讓諸侯到酸棗會盟,組成了讨賊聯軍。

《演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閱讀體驗肯定比正史類更好,但還是要注意區分哦~

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收藏】【 評論】【分享】 哦

關注→【族譜網國學】←,檢視更多曆史|古籍|傳說|傳統文化文章,

更多圖文閱讀,免費視訊課程,微信或頭條搜尋【族譜網小程式】,認準我們的頭像标志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