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IC設計業看中國企業之發展

從IC設計業看中國企業之發展

在半導體領域,國際平均毛利潤水準為40%。去年IC設計年會中,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指出,中國IC設計業平均毛利潤水準比國際平均水準低了12.39%,中國前十大設計企業平均毛利潤為31.3%。

跟随戰略是主因

大量的IC設計企業由于缺乏産品定義的能力,而不得不采用跟随戰略。

在內建電路進入高成本時代的今天,沒有足夠的規模和毛利空間,就意味着企業的再投入能力不足。

淩力爾特專注于對産品創新和性能要求較高的工業、通信基礎設施和汽車市場,避開了消費類電子産品領域,這一市場政策為其保持高利潤率提供了保障。另一個因素是,在高性能市場區段中,淩力爾特的大部分産品是專有的,沒有可以直接替代的産品。此外,在客戶溝通環節,淩力爾特安排最資深的設計工程師與客戶進行溝通,進而獲得客戶設計難題的第一手資料。在團隊建設方面,比較注重團隊的穩定和團結,不刻意追求規模。

淩力爾特在市場、産品、客戶和團隊等方面下足了工夫,進而成就了今天的高利潤,并連續30年實作持續發展。

魏少軍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我國IC設計業之是以利潤率較低有着多個原因。

首先,産品的創新程度不夠,市場銷售價格不高。大量的IC設計企業由于缺乏産品定義的能力,而不得不采用跟随戰略。是以,産品的創新性不多,自然賣不出好價錢。

其次,由于采取跟随戰略,産品面市的時間比較晚。先行者往往通過降價來打壓後來者,是以為了将産品賣出去,後來者隻好采取低價政策。而先行者在壓價出售這一代産品的時候,已經準備好新一代産品。通過加大銷售新一代産品,仍然可以維持較好的價格。

再次,無序競争也導緻産品價格下跌。由于大家的水準差不多,又都采取跟随戰略,是以往往有多個企業的同類産品同時面市。這樣就加劇競争,于是采取競相壓價,導緻産品價格進一步降低。

最後,盡管中國企業的綜合成本與歐美日相比要低,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毛利潤的占用。但是,由于本土企業技術功底不夠,往往要使用比歐美産品更高的制造技術,這樣導緻産品硬成本上升。前後的一降一升,自身的優勢往往就被抵消掉。

提升自身能力是關鍵

積極的做法是開源,提升産品銷售價格。要實作該目标,關鍵是自身能力要足夠強。

過去10年間,我國設計企業更多的是依靠工藝和EDA工具實作自身産品的進步,使用的工藝節點遠遠超前于開發的晶片的性能需求。有些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由于基礎能力方面的欠缺,導緻産品核心競争力下降,企業利潤也随之下滑。

魏少軍指出,提升IC設計業的利潤率,在企業層面上隻有兩條路:開源和節流。不過,節流的做法是一種被動的應對,企業發展空間将受到很大的限制。積極的做法是開源,提升産品銷售價格。要實作該目标,關鍵是自身的能力要足夠強。這包括産品定義的能力和産品研發的能力。

記者采訪了中國十大設計企業之一的深圳海思半導體公司,了解到目前海思對外銷售平均毛利率已達到50%以上。在數字IC領域,該利潤已是行業的較高水準。

海思半導體常務副總裁何庭波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實作高利潤一是産品推出時間要快,二是産品性能要好。另外,海思不會采取跟随行為。隻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産品在市場上成為數一數二,或具備不可替代性,這樣才有可能保持高利潤。

在開源與節流方面,北京君正內建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生雷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由于國内晶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産品,銷售價格不易提高,提升利潤率隻能在晶片成本上想辦法。君正主要從兩點着手:一是不斷優化電路設計,盡量減小Die面積;二是加強自主設計能力,盡量使用自己設計的IP核。随着技術的演進,在40/28納米工藝下第三方IP核的采購成本将大大超過流片成本。 在把握使用者需求上,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設計企業也有一些積極的做法。模拟IC企業上海艾為電子提出“全員營銷”的概念,艾為營運總監馬雲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其研發人員拜訪客戶的次數甚至比銷售人員還要多。除了走近客戶之外,還提倡“走近客戶的客戶”,這對挖掘真正的客戶需求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大環境是助推力

IC設計公司要實作兩個結合,一個是設計與工藝的結合,另一個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

魏少軍對《中國電子報》記者強調,以模拟電路為主的IC設計公司,經驗的積累至關重要,一是要設法邀請高手加盟,二是要和工藝廠商密切合作。是以,IC設計公司要實作兩個結合,一個是設計與工藝的結合,另一個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

同時,本土企業必須抛棄“跟着走”的發展思路,勇于創新,敢為人先。這就要求企業能夠準确把握市場脈搏和使用者需求。在本土市場上,充分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采取貼身服務、專項服務等政策,這樣有可能獲得一些先機。

魏少軍指出,本土企業要培養企業家精神,變本土競争對手為合作夥伴。大家聯合起來,實作各個層面的整合,從根本上避免市場惡性競争,這一點操作難度較大。不過,這兩年開始出現整合趨勢,隻要堅持下去,通過整合形成一些大企業,競争就會然提升,利潤率也會提高。

在大環境建設上,政府應該有所作為。整頓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争是政府的職責;促進企業整合,政府更是可以有重大作為。如果建立若幹面向IC設計企業的整合基金,通過并購、股權置換等手段,則可以有效促進和加快産業整合。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基金的介入要适時退出,不要因為國有資本的介入,弱化企業的市場屬性。

IC觀察

高利潤背後的啟示

慕容素娟

淩力爾特,這家美國模拟IC廠商,實作了平均利潤高出蘋果和微軟的成績。雖然淩力爾特的規模及名氣不如其他半導體巨頭,雖然模拟IC領域的利潤相對比較容易保證,但是能夠實作75%的高利潤,并且在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和目前經濟低迷的大環境考驗下,仍能平穩發展,并非易事。從成立至今的30年間,淩力爾特一直保持持續發展。這一連串的事實,表明淩力爾特有一套過硬的功夫。

首先,淩力爾特的基本功比較紮實。它避開了消費類電子産品領域,專注于對産品創新和性能要求較高的工業電子産品。而且,大部分産品是專有的,不可替代。當産品能夠在市場中成為不可替代的角色時,企業就能把握住市場話語權和主動性。紮實的基本功,使得淩力爾特在工業電子領域馳騁三十載。

在客戶溝通方面,淩力爾特沒有流于表層。安排最資深的設計工程師與客戶進行溝通,進而獲得客戶設計難題的第一手資料。在這個環節上,最資深的設計工程師是關鍵。因為他們更能敏銳地感覺市場方向和設計重點;同時這也彰顯企業對客戶的用心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擷取客戶的認可和信任,溝通效果自然會更加到位、深入和高效。準确地把握客戶心聲,就能夠把握市場的脈搏,設計出客戶認可和市場接納的新産品。

在團隊建設上,不盲目追求規模大小。淩力爾特全球員工總數達4400名,但在中國的員工不到40名。他們更注重團隊的素質,并盡力保持團隊的穩定與團結。員工靠企業生存,企業靠員工發展,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企業元氣的最大保障。

在變幻莫測的商界,專注力也格外重要。淩力爾特始終保持既定方向,注重長期目标,避免頻繁調整。淩力爾特CEO在2012展望報告中指出,過去30年中,淩力爾特始終堅持戰略的恒定性,未來将繼續采用這一方法。

華為企業文化中有這樣一句話:闆凳要做十年冷。這句話強調的就是一種專注力,華為能夠經受住市場風雲變遷、不斷追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與這股專注力分不開。

可以看出,當企業各個環節下到工夫後,利潤就是順勢而為的結果。如果把利潤當成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标,則容易忽略形成利潤的條件——客戶、産品、市場以及企業自身建設,這樣就可能導緻事倍功半。

目前,我國IC業平均毛利潤還低于國際水準,淩力爾特的這套硬功夫應該能夠給予一些啟示。

在前行的道路中,影響前進的最大阻礙不是崎岖的道路,而是自己鞋子裡的沙子。對于我國IC業來說,雖然目前經濟環境不容樂觀,但練就一身硬功夫則顯得更為重要。

          (轉載)

作者:柒月

出處:javascript:void(0)

開源:https://github.com/iqiy/

站點:https://qiy.net/

Q群 :2122210(嵌入式/機器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