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提到隋文帝楊堅,大家都豎起大拇指。因為這位老兄結束了魏晉南北朝370年的戰亂,再一次完成了天下大一統。

那麼楊堅是怎麼起家的呢?很多人說,他是北周皇帝宇文赟的嶽父,是以具備先天條件。其實真正決定楊堅高度的,絕對不是國丈這個頭銜,而是楊堅有一個好父親!

沒錯,楊堅也是個正兒八經的官N代,曆代祖先,基本全都是達官顯貴。

尤其是他老爹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将軍之一,風雲南北朝的大英雄。

可是楊忠的仕途,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那是一個亂世:

先有北魏和南朝的對弈,後有東魏、西魏、南朝的三足鼎立,再往後又有北齊、北周、南朝的三國紛争。

要想在亂世謀得一份穩定的差事,基本是不可能的。舉幾個例子大家就知道有多艱險了:

第一,如果你在北魏做官,拿着穩定的收入,結果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

将洛陽2000多名達官顯貴都給扔進了黃河,你說你能想得到不?

第二,如果你在西魏做官,結果宇文護拉着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篡位登基

,你要是認死理非要為老元家效忠,你覺得你還能活得長嗎?

第三,就算你跟着宇文家混,成了北周的達官顯貴。可你要是一直跟着掌權的宇文護混,等到宇文邕滅掉宇文護的時候,你又得倒黴了。

如果你不跟着宇文護混,可能等不到宇文邕滅掉宇文護,宇文護就先得把你給滅了。

是以,适逢亂世,必出英雄。可英雄們能否生存下去,卻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楊忠,曆經

北魏、南梁、西魏、北周四朝

,依舊混得風生水起,實在是令人歎服。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一、楊忠早年跟着南梁混。

楊忠他們祖上幾代人,全都是北朝的臣子,已經完全習慣了鮮卑人的生活。可是在18歲那一年,楊忠想着爬泰山衆覽天下,結果一不小心就被人給抓了。

原來他跑到泰山旅遊的時候,恰好這地方被南梁的軍隊給打下來了。

上山的時候這裡還是北魏的地盤,下山的時候,這裡已經成了南梁的地盤了,真的是瞬息萬變。

連個護照都沒帶,楊忠是怎麼在南梁活下來的呢?當然是靠混了。楊堅長得俊美,身材高大,最關鍵的是,他還有一身好武功。

這一看就知道不是一個普通奴隸,是以楊忠在南梁這5年時間裡,不僅沒有遭受虐待,反而得到了重用。

他出走的這幾年,恰逢爾朱榮亂政,發動河陰之變,滅了老元嘉一大堆宗室。

吓得元颢南逃,是以5年後,楊忠便以直閣将軍的身份,跟着元颢北伐北魏,一路殺進了洛陽。

這背後當然是有梁武帝的支援,一個世代都在北朝為官的人,第一履曆居然是給南梁打工5年之久,這不免有些令人意外。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二、投靠爾朱度律,楊忠明白,這家夥靠不住。

元颢這家夥,在陳慶之的幫助下,一路過關斬将,拿下了大片江山,甚至奪取了洛陽。結果元颢反倒是對陳慶之心存戒備了。

還沒拿下北魏全境,他們内部就先有了沖突,是以元颢壓根就不是什麼成大事的人。楊忠實際上就是希望靠這次北伐,回到北方,為北魏效力。

因為楊忠的家族都在北朝,他的人脈資源也都在這裡,隻有在這裡他才能真正大展宏圖。是以說在元颢被爾朱榮擊潰以後,楊忠順理成章便跑來跟着爾朱度律混了。

爾朱度律是太原王爾朱榮的堂弟,也是爾朱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很顯然,爾朱榮當時完全有稱帝的實力,要不是他迷信的話,早就滅了北魏,自己做皇帝了。

可爾朱榮多次給自己鑄造銅像,可一直都不成功,是以他懷疑天命不在自己這兒。關鍵時刻犯糊塗,也真有他的。結果北魏孝莊帝元子攸趁機将爾朱榮給宰了。

爾朱榮一死,爾朱家族的各路土豪紛紛前往洛陽,商量着接下來該咋整。其中就包括了爾朱世隆、爾朱度律和爾朱兆。

在爾朱兆的主導下,元子攸被廢殺,爾朱度律和爾朱世隆将長廣王元晔立為皇帝。楊忠在這場政變中,立下大功,是以被授予昌縣伯的爵位。

可爾朱家族沒了爾朱榮,表面一派和氣,内部卻争鬥不休。大家都想做老大,還是那個道理,内部沖突先爆發了起來,外敵自然就有機可乘了。

楊忠清楚,跟着爾朱家族混下去,是不可能有結果的。是以楊忠在給爾朱家族打工的同時,也在物色新靠山。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三、跟着孝武帝元修,真的有前途嗎?

爾朱家族果然輕而易舉就被高歡給擊敗了,北魏朝中大權都落在了高歡手裡。那麼楊忠會跟着高歡混嗎?當然不會,他這會子正跟着獨孤信一起,打算效忠孝武帝元修呢!

元修是高歡所立的北魏皇帝,可事兒辦完以後高歡就後悔了,因為在元修的腦子裡,壓根就沒有“傀儡”這兩個字,他完全把自己當成實權皇帝了,各種發号施令。

高歡推薦上來的官員,元修基本都不用,這可把高歡氣炸了。雙方的沖突一觸即發,這個時候站隊的時間又到了,楊忠該怎麼選呢?

這回楊忠選擇相信自己的老上級獨孤信,跟着元修混。為啥?我認為有這麼兩點原因:

第一,獨孤信支援的元修,好歹是北魏正統皇帝。

從法理上來說,跟着元修混,絕對是忠臣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師出有名。

第二,獨孤信和關中的宇文泰是發小,關系别提多好了。

就算元修靠不住,将來跟着獨孤信還能前往關中,投靠宇文泰,這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是以楊忠義無反顧地跟着孝武帝元修混,結果元修被高歡逼得走投無路,隻好帶隊逃到了關中,楊忠也就跟着進入關中。由于有從龍之功,是以被封為安西将軍。

可跟着孝武帝元修,真的能混得下去嗎?我認為獨孤信和楊忠,更看重的,其實是宇文泰在關中的資源,投靠元修,隻是個幌子罷了。純粹是為了促成宇文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願望。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四、再投南梁,也得虧梁武帝脾氣好。

元修跑了,這可把高歡給氣炸了,二話不說便派遣荊州刺史辛纂攻占穰城。這回是獨孤信帶着楊忠前來征讨辛纂,雙方打了一陣子以後,辛纂壓根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獨孤信和楊忠将辛纂斬殺,在穰城住了小半年時間,可高歡卻沒有放棄該地,大軍壓境之下,獨孤信和楊忠無法抵擋,前往西魏的路也被堵死了,無奈之下,他們隻好選擇投靠南梁。我認為這事兒還是楊忠介紹的。事情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獨孤信整天煩悶:

哎呀,高歡這家夥太雞賊了,斷了我們的歸路,你們說該咋整呢?

有人打算投降,有人打算死守,可楊忠卻表示:

要不咱們投靠南梁吧!

獨孤信眉頭一皺:

南下倒也是個辦法,可沒有介紹人,人家肯接收咱們嗎?别把咱們打包送給高歡的!

楊忠拍着胸脯表示:

大哥,你放心好了,這方面我有經驗梁武帝那個老家夥,心善得很,。你隻需要在他面前念一句“阿彌陀佛”,他立馬就會感動得稀裡嘩啦。

是以獨孤信便跟楊忠一起,投靠了南梁。這已經是楊忠二進宮了,梁武帝喜出望外,完全忘了上次他北伐的時候,就沒再回來的事情,二話不說冊封他為文德主帥、關外侯。逃難都有這麼好的待遇,楊忠這人是真不簡單。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五、再回西魏,楊忠在與東魏曆次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

梁武帝對楊忠和獨孤信,别提多好了。他們在南梁一住就是3年時間,好吃好喝,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日子别提多爽了。

可楊忠和獨孤信卻一直有着一顆回歸北方的心,梁武帝居然被他們的這種真情給感動了,不僅放他們回去,還給了他們一堆金銀珠寶,真是個活菩薩啊!

從此以後,楊忠在沙場建功立業的時刻,就正式到來了,這一年,他已經35歲了。

第一,楊忠自此跟着宇文泰混,深得宇文泰賞識。

在小關之戰中,楊忠帶隊偷襲高歡手下大将窦泰,逼迫其自盡。

第二,在沙苑之戰中,楊忠擊敗高歡大軍,

是以被封為征西将軍、襄城縣公。

第三,河橋之戰中,宇文泰一敗塗地,可楊忠卻能帶着5位男守衛橋梁,

迫使高歡大軍不敢前進。因功被封為雲州刺史。

第四,邙山之戰中,宇文泰差點兒喪命,可楊忠卻能夠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立下大功。

是以被封為車騎大将軍,後又升任骠騎大将軍。

是以說,楊忠在西魏的地位,完全是他靠自己的戰功一點點打出來的。這世上哪有什麼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一場戰争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小命,隻不過他比較猛而已。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六、征讨南梁,這本不是楊忠願意幹的事情。

梁武帝重用侯景,結果卻導緻侯景之亂,他本人被困台城,活活餓死了。南梁一片大亂,宇文泰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從情感上來說,楊忠是絕對不願意征讨南梁的,畢竟梁武帝對他有厚恩。可如今梁武帝已死,且各為其主,南梁又遭遇大亂,楊忠隻好接受指令,讨伐南梁。

楊忠本身隻有2000人馬,可他卻耍了個計謀,在閱兵式上不斷讓部隊變換旗幟輪流上場,導緻南梁嶽陽王蕭詧誤以為楊忠帶了3萬大軍,隻好心悅誠服地歸順了楊忠。

南梁當時比較有實力的司州刺史柳仲禮,壓根不服氣西魏插手南梁政局,是以帶兵多次擊敗西魏大軍。

楊忠來了以後,一頓操作,以寡敵衆,将柳仲禮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奪取了漢東所有土地。

此後楊忠又多次南征南梁,在梁元帝蕭繹吃裡扒外的一套操作下,楊忠擊敗了邵陵王蕭綸,陸續拿下了漢水以東的所有地盤。此後梁元帝蕭繹自食其果,楊忠順帶着攻入江陵城,把這位自私到極點的人給滅了。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先後6次更換門庭:南北朝沒那麼好混的

結局:效力北周,征讨北齊時再立功勳。

楊忠實在是太猛了,在西魏屢立戰功,一路做到了西魏十二大将軍之一。此後宇文泰病逝,他兒子宇文覺在堂兄宇文護的扶持下,繼位稱帝,建立了北周王朝。

楊忠也就跟着成為了北周大臣,這次站隊壓根就不需要選,因為誰都看得出來,宇文家族是必選項。

這一年楊忠已經53歲了,被封為北周随國公。

他可沒急着退休,應該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此後的楊忠多次帶兵攻打北齊,為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亡北齊,奠定了基礎。

楊忠本人也因為戰功赫赫,成為了北周的頂梁柱。他兒子楊堅,前期隻需要吃瓜看老爹表演就夠了。等到62歲的楊忠去世了,楊堅表演的時刻這才到來。

參考資料:《隋書》、《周書》、《北史》

繼續閱讀